上汽大众:40年少再出发

汽车天涯 2024-12-17 16:16:18

1984年10月12日,正在上海安亭为上汽大众奠基的中德领导人或许不会想到,这家新生的、试验性质的合资公司,将开创中国汽车工业的新局面,一步步成长为一家营收超千亿美元的汽车巨头。

2024年,面对新的形势,中德合作双方一方面坚定地将合资期延长至2040年,另一方面展开了包括全新ADP 智能数字平台和新的豪华电动品牌AUDI在内让人眼花缭乱的新举措。

站在世界汽车工业新的十字路口,面对风起云涌的合资品牌未来之路,上汽大众想要再次破局,能否如愿?

上汽大众的金钥匙

在成立后的40年的时间里,上汽大众累计创造了2800万辆的产销量数据,这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数据,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国内单一汽车品牌累计销量的最高记录。

这个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桑塔纳、帕萨特、朗逸、途观.....而在这些车型背后的,则是更关键的东西,它是上汽大众在实践中锤炼出的一把金钥匙,我称其为——将德国人的严谨和中国人的变通(或者说实事求是)以神奇的方式所进行的有机结合体。

德国人的严谨,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上汽大众所代表的德系车的良好品质,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实际上并非如此。

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二汽(后来的东风汽车)创建人之一陈祖涛老先生曾在回忆录中生动描述过八十年代初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乘坐的定制车辆曾多次半路抛锚,甚至在一次阅兵式上,小平同志坐着专门定制的保险车(防弹车)20分钟没有返回,就已经让陈老紧张的手心冒汗,还好最终虚惊一场。

举国之力定制的车辆,零部件可靠性尚且如此,更何况民间用车。

所以,当德国人按照双方的约定开始进行桑塔纳的国产化,而不仅仅是进口零部件进行组装时,问题接踵而来。

根据文献记录,当时的桑塔纳国产化率每提高1% ,国内的零部件厂家几乎就要掉一层皮,有零部件商表示,过去生产方向盘测试指标只有六个,而桑塔纳的方向盘测试指标竟有一百多个。

试制样品不断被退货,德国人“刻板,不灵活”“故意刁难”的印象则在供应商中广为流传。

最终,为了让配套零部件达到德国标准,德国人组织了不少退休专家来到中国,手把手协助解决了大量技术和管理问题,零部件企业也在不妥协的德国标准下,开展一轮又一轮的试验、攻关,终于一步步将桑塔纳的国产化率提高到了90%以上。

普通消费者对上汽大众的信任,所谓德味,所谓德系品质,或许正是从这些刻板印象和磨合中生长而来。

但是只有德国人的严谨还不足以让上汽大众成为首屈一指的汽车巨头,这种对品质的坚持与中国人的变通结合在一起才真正爆发出了上汽大众发展的潜力。

拿双方合作的第一款车桑塔纳来说,这款车之所以率先引进,是中方在80多款车型中优选的结果。

再譬如当B级车帕萨特被引进时,中方大胆地建议对这款车型进行加长,以适应国人对空间的需求,于是大众史无前例地为中国市场提供了专门的10cm加长轴距版本,由此引领了为中国市场加长版本的新潮流。

更进一步,进入新世纪后,上汽大众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自主研发了朗逸,从这款现象级的神车开始,上汽大众由单纯的“国产化”跃升为“联合开发”模式,打造了包括帕萨特领驭、途观等在内的一系列车型,成为了大家心目中最懂中国消费者的合资品牌。

可以说,正是通过这把神奇的金钥匙,上汽大众不仅以一己之力打开了中国民用汽车工业的大门,也为自己创造了现象级的销量和影响力。

合资2.0时代破局之道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对包括上汽大众在内的所有合资品牌而言,合资1.0时代正在远去,曾经的发展逻辑正在被解构和重构,以新能源和智能化为核心的新浪潮已经袭来。

这一次,上汽大众准备好了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他们手中的那把金钥匙依然熠熠生辉。

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上汽大众的品质,包括产品品质和由此延伸出的服务品质、口碑,至今依然能够打动无数新老车主。

更值得庆幸的是,对于汽车的新能源趋势,德国人与中国人英雄所见略同。

在所有的合资品牌中,上汽大众不仅是布局新能源技术、产业链最早的,也是力度最大的一个。

比如位于上海安亭的上汽大众MEB工厂,就是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首个专为MEB纯电动车型生产而全新设计建造的工厂。

这个工厂本身就是新能源汽车所代表的绿色环保理念的绝佳诠释。

根据相关资料,上汽大众MEB工厂在实现同样产能的情况下,总用地面积只需要同类型工厂的三分之一,大大减少了土地的占用。

在工厂内部,上汽大众则运用包括挥发性有机物(VOC)净化系统、中水回用、热电联供在内的几十项先进环保技术以及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的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得出最优生产方案,使能源、水、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和废弃物5项关键环境指标下降20%,单车二氧化碳排放下降60%,并实现了100%采用可再生能源。

对于那些担心新能源产品生产过程环保性的怀疑论者,上汽大众的MEB工厂就是最好的回答。

在出色的MEB平台支撑下,上汽大众同样成为了合资品牌中屈指可数的能够践行“油电同进”策略的车企。

目前,上汽大众ID.3系列累计交付量已超过20万量,帮助ID成为新能源领域的合资销冠系列。

另一方面,没人能忽视中国在这一波汽车智能化中所发挥的引领地位,上汽大众也不例外,所以,我们看到扎根于中国的上汽大众相比德国大众母公司,在智能化领域走得更远。

通过充分吸收母公司上汽集团在智能化领域的技术积累,上汽大众得以引入智驾和智能座舱,打造出“超聪明的油车”,与ID系列一起,成功贯彻“油电同智”的策略,而不必像很多合资品牌那样,在燃油车赛道和新能源领域腹背受敌。

这是新时代下德国品质与中国智慧的结合,而上汽大众更是从官方层面将其定义为“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

作为这个战略的重要部分,上汽大众在40周年庆典新闻发布会上展示了两款最新的概念车ID. Code和奥迪E,前者作为专门为中国定制车型,主打智能网联,将搭载 L4 级智驾能力、AI 智能座舱,后者则将成为全新豪华电动品牌 AUDI的首款量产车型。

按计划,从2026年起,上汽大众将推出2款基于CMP平台(大众首个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电动汽车架构)的电动汽车、3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以及2款增程版车型。到2030年,上汽大众将总共推出18款新车型,其中有15款将专为中国市场开发。

这些充分证明,在合资2.0的新时代,上汽大众依然有很大的可能性通过自己独有的那把“金钥匙”,迈上品牌发展的新阶梯。

总结

上汽大众能做的不仅是这些。

40年前,在合资企业成立之初,大众汽车曾经一口气给了上海方面16个专利,但那时,中国尚无专利保护的相关机构,以此为机缘,中国开始构建自己的专利保护系统。

在新的发展阶段,在“内卷式”恶性竞争肆虐的当下,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汽车行业同样饱受内卷的困扰,对于以品质和品牌作为安身立命之根本的上汽大众而言,这将是他们引领行业蜕变的新契机和新舞台,就像40年前一样。

0 阅读:2

汽车天涯

简介:有趣有料 轻松解读汽车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