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中游,东倚太行,西靠吕梁,中部是富饶的临汾盆地。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古称平阳,因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在历史上,临汾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所在地,如尧都平阳、韩都、西魏都以及汉国都等,见证了无数历史的沧桑巨变。
一、临汾市(古称平阳)
临汾市,别称平阳、卧牛城、花果城,是一座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帝王世纪》称:“尧都平阳”,即今临汾。这里曾是尧帝的都城,也是战国时期韩国的都城,汉时西魏王魏豹之都,十六国时期汉国君主刘渊之都。临汾作为晋南首府,在历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平阳之名,源远流长。西晋永嘉三年(309年)十月,刘渊定都平阳,始称后汉。自唐朝以后,平阳逐渐改称临汾县,并属平阳府(路)管辖。2000年,临汾地区撤地设市,改为尧都区,以纪念“尧都平阳”之历史。
临汾市历史悠久,文物众多,素有“全国文物看山西,山西文物看临汾”的称誉。这里以丁村遗址、柿子滩遗址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以陶寺遗址、尧陵、尧庙为代表的尧文化,以曲村-天马遗址、侯马晋国遗址为代表的晋国文化,以及以魏村元代舞台、广胜寺戏曲壁画为代表的戏曲文化,都颇具特色,在全国享有盛誉。
二、下辖各县古称
1. 尧都区(古称平阳城)
尧都区相传为五帝之一的文明始祖帝尧陶唐氏诞生、建都之地。春秋时期晋国置平阳县,历秦、汉、魏、晋不改。2001年设地级临汾市时,改县级临汾市为尧都区,以纪念“尧都平阳”之历史。尧都区文化底蕴深厚,是临汾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2. 侯马市(古称新田)
侯马市历史悠久,古称新田。晋景公十五年(前585年),晋国以“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且民从教,十世之利”,将都城自今翼城县境徙新田(即今市区),称为新绛,传位13世,历时216年。东汉时为绛邑县,北魏之后划属曲沃县。明朝时,因设官驿而得名侯马。侯马市素有“华夏文明看山西,山西文明源侯马”之美称,出土了“侯马盟书”、“晋侯鼎”、“空首布币”、“晋式青铜器”等众多珍贵文物。
3. 霍州市(古称霍邑、霍县)
霍州市因境内有霍太山得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霍邑县,金贞祐三年(1215年)置霍州。1912年绛州为县,始称霍县。霍州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明代时建造的娲皇庙、明万历年间的霍州鼓楼、七里峪风景区、唐代的霍州署、霍州千佛崖等名胜古迹。
4. 曲沃县(古称沃国、曲沃城)
曲沃之名,始于西周初期。原出自“沃泉”(即今景明瀑布),九曲而北入于浍,萦回盘旋,西流入汾,得名曲沃。周平王二十六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成师(桓叔)于此,号“沃国”。西汉置绛县,东汉改称绛邑县。曲沃县地处侯马断陷盆地东部,地貌主要为平原和丘陵,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晋国早期都城所在地之一。
5. 翼城县(古称翼城)
翼城县位于临汾市、运城市、晋城市三市交汇地带,名字的来历与早期辖区形状有关。县志中有“城当翔翱山下,山形如鸟舒翼,故名为翼城”的记载。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古翼城为名置翼城县。翼城县地处中条、太岳两山之间,地势东高西低,三面环山,中西部较为平坦。这里素有“晋南咽喉、平阳门户”之美誉,是临汾市的重要门户之一。
6. 襄汾县(由襄陵、汾城合并而来)
襄汾县历史悠久,建县于秦代,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原襄陵县为春秋时晋国大夫筼筜的封邑,晋襄公七年(前621年),晋襄公死后葬此,故称此地为襄陵。“襄陵”之名始见于战国时期。汾城系古晋国都,因汾河流经得名。1954年,襄陵、汾城两县合并置襄汾县。襄汾县位于临汾市南部中段,汾河中下游,土质肥沃,物产丰富,是山西省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
7. 洪洞县(古称杨县、洪崖)
洪洞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原为春秋时期晋国所置杨氏县,后改为杨县。因城南有上古传说中的仙人洪崖所居住的“洪崖古洞”而得名。洪洞县地处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东隔霍山与古县为邻,西靠吕梁与蒲县相接,北与霍州、汾西毗连,南与尧都区接壤。这里文物众多,以广胜寺、洪洞大槐树等景点最为著名。洪洞大槐树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被誉为“根祖圣地”“天下故乡、华人老家”。
8. 古县(古称岳阳、安泽)
古县位于临汾市东北部,太岳山南麓,汾河、涧河中上游。原为北魏建义元年(526年)所置的安泽县。隋大业二年改成岳阳县。1971年,割安泽县境西部7公社和浮山县北部3公社建县,因不能复“岳阳”县名(湖南已有岳阳市),遂名古县。古县是蔺相如的故里,拥有三合牡丹景区等著名景点和热留关帝庙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 安泽县(古称陭氏、猗氏、冀氏)
安泽县地处临汾市、晋城市、长治市三市交汇地带,因其居霍山太岳山之阳,故又称之“岳阳”。西汉名陭氏县,东汉改猗氏。北魏建义元年(528年)改猗氏为冀氏,于西部(今古县境)置安泽县,因当时县址位于安吉、泽泉之间,取两地之首字而得名。安泽县是全国连翘生产第一县,拥有山西安泽国家森林公园等著名景点。
10. 浮山县(古称浮山)
浮山县历史悠久,相传尧舜时,洪水横流,其山随水高低,其形若浮,因名“浮山”。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浮山县。浮山县位于临汾市东南部,地处中条、太岳两山之间,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拥有众多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11. 吉县(古称北屈、定阳、吉昌)
吉县历史悠久,春秋时为晋国之屈邑,又称北屈。秦置北居县。北魏在此置定阳县为定阳郡。隋朝杨坚恶“定阳”与“定杨”谐音,遂改定阳郡为文城郡,定阳县为吉昌县。金改吉昌县为吉州。吉县地处黄河中游东岸,吕梁山南端,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这里以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等景点最为著名,是临汾市的重要旅游胜地之一。
12. 乡宁县(古称昌宁、平昌)
乡宁县地处黄河中游东岸、吕梁山南端,是山西、陕西两省交界地带。北魏设昌宁县、平昌县,唐时并平昌入昌宁。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因避讳唐庄宗李存勖祖父李国昌,改昌宁县为乡宁县。乡宁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云丘山风景名胜区等。
13. 大宁县(古称涑水县)
大宁县历史悠久,古称涑水县。因当地府尹为避免与归化县(今永和县)因地界之争而发生械斗,望两县永远安宁和好,改涑水县为大宁县。大宁县位于临汾市西部,地处黄河东岸,吕梁山南端。这里以黄河乾坤湾等景点最为著名,是临汾市的重要旅游胜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