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之瓠》:庄子的御用对方辩友是他

毒小寨文化 2024-09-24 09:24:44

《五石之瓠》:庄子的御用对方辩友是他

惠施惠子作为纵横家和名家主要代表人物在正史中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记载,也没有什么作品传世,在《庄子》一书中出镜率颇高。

可以说,惠子是庄子的御用对方辩友,当然《庄子》一书中庄子拥有主角光环,惠子注定是那个屡辩屡败、屡败屡辩的人,辩论的最佳搭子吧!

在《五石之瓠》中,惠子得到了魏王赠送的大葫芦种子,种植了以后得到了能装下五石东西的大葫芦,放到今天大概有七八百斤吧,这么大吧,装啥都不合适,最后惠子干脆把它给击破了。

庄子一听,好辩论之心上来了,先送给对方一句话“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你确实不善于用大的东西啊,然后发挥自己的特长,讲了一个故事内涵惠子: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看吧,你就是那“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得到了眼前的百金,却错失了封地之赏,我就是那“客”,百金买了药方,却得以裂地封赏,这赚大了。同样一个大葫芦,你却把它击碎了,为啥不做成漂浮于江湖之上的船只呢?用它浪迹江湖、四海为家不香吗?

不仅狠狠敲击了惠子的智商,还趁机炫了一把自家的思想,顺应天道,无为无不为,无用实则大用。

《濠梁之辩》中,可怜的惠子也被怼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 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一段对话很出名,揭示出来的哲理也很丰富,但我们读这一段文字,竟读不出太多的火药味,反而像两个好朋友在插科打诨一样,而且在这插科打诨之中也把自己的思想给阐述出来了。

惠子说,名正言顺,不同的物种是无法相通的,庄子则说,那是你修养不够,回归大道,顺应自然,物我相融,天人合一,怎么能说不相知呢?

相对于这一则的“温情”,鹓鶵之辩就有点辛辣的味道了: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鹐,子知之乎?夫鹓鹐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鹐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惠子是魏国名相,一听说庄子来找自己,庄子有才啊,就担心自己的相位会被取代,赶紧派人去找,结果庄子自己找上了门来。

庄子同样是讲故事,你看有一种高洁的鸟叫鹓鶵,它呀除了梧桐树就不栖息,除了竹子的果实就不吃,除了甘甜的泉水就不喝,就是这种高洁的鸟被吃死老鼠的猫头鹰盯上了,猫头鹰一边抓着死老鼠,一边惊吓地“吓”了一声。

很明显,你的相位,在我心中就是一个“腐鼠”而已,我在意啊!

惠子很尴尬,不过庄子也没装,楚王曾经派人去请过庄子做官,庄子对着使者指着河泥里的乌龟说:“吾将曳尾于涂中。”

我愿意做一只河泥里脏兮兮却自由自在的乌龟,而不愿做朝堂之上干净却被摆上祭坛的神龟。

《庄子》中关于惠子的故事还有很多,两位最佳辩友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中相互争鸣,共同成长。

0 阅读:4

毒小寨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