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今年的资本圈最火的是什么,无疑是“共享”这个风口,而其中最火的当属共享单车,今年的高考作文中也出现了它的身影。目前市面上的共享单车数量众多,它们往往都采用不同的车身颜色以方便区分,ofo的小黄车、摩拜的银+橙,还有小蓝车、小绿车、小白车等,网友调侃称颜色都快被用完了。不过,昨日北京街头又有一款全身“土豪金”的共享单车现身街头,让我们来感受一下。
车身反光后金光闪闪,简直亮瞎眼!看来,再过两天,说不定玫瑰金、亮黑色的共享单车也会出现了……
从车架上的“骑乐无比”字样来看,这应该是“酷骑”单车。据悉这是酷骑跟海尔合作推出的共享单车,使用了海尔的无线充电模块。单车还自带手机充电接口,半小时1.5元。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共享单车企业至少23家。共享单车概念这么火爆,各大企业都想来分一杯羹,但其实租车的费用非常低廉,那么,共享单车是靠什么赚钱的呢?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是通过分时租赁来部分变现,通过收取押金来回收资金,实现现金流并进行扩张。从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不难看出,共享单车可能会产生的利润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押金形成的资金池
骑走一辆共享单车之前,无论是摩拜还是ofo还是其他,用户都必须把电话号码、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发送过去,同时,你还得提交一定数量(摩拜299元/ofo 99元)的押金。
虽然押金可以退,但公司不会自动退,多数人也不会主动要求退,因为下次用车还得缴,其结果就是大量资金沉淀在共享单车所属企业内,等于被无偿占用。
不去着眼解决盈利,而是解决现金流,不出售硬件而通过收取押金来弥补现金流,减少了一般互联网企业为培育用户而通过海量补贴产生的现金支出,这是相当高明的一步。
2.日常的运营收入
虽然每次骑行的费用只有五毛或者一块钱,但是它属于小额高频消费模式,大家在骑行时,几乎不会去对它服务进行比较,所以不用考虑价格敏感度的问题。
3.广告收入
当用户产生了一定的规模,其APP的装载量足以产生相应的广告效应,启动界面、内置广告都是可以创造利润的方式。
4.垄断效应
目前,共享单车的形势与当年团购初兴之时的场面何其相似,未来的单车市场,势必也会只剩巨头称霸,那时的骑行价格恐怕就掌控在他们手中。比如,现在的美团提价。
5.迎合资本市场
共享单车风靡一时,吸引了全社会的注意力,资本市场必然不会放过这一热点,就融资情况来看,共享单车的估值会继续飙升。
只要有用户规模的支撑,共享单车就可以一路前行。以美图秀秀模式作参考,用户量足够多,使用频率足够高,即便盈利能力平平,依然可以上市,这就是资本的角力大戏!
资料来源:企业家第一课团队
整理:分享一些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