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肉类食品出现安全问题,还有素食主义者可以松口气,但食用油出现安全问题,则无人可以幸免。
近期,罐车卸完煤制油未经清洗直接装运食用大豆油的事情令众人惊心。罐车司机为节省成本装运煤制油后直接装运食用油,众所周知,若罐体没有经过清洁则无法避免余液残留,大豆油会被余液污染。然而,这些“问题大豆油”将被用于各种餐食,披着美味安全的外皮,被我们吃进肚子里。若余液同样是食用油,最多影响了豆油品质,但若余液是不可食用类液体,则上升到食品安全层面。
图片来源:新京报好看视频号
有食品安全研究专家指出,煤制油属于化工类制品,含有重金属和苯等多种不可食用的化工原料,长期食用会导致人体中毒、上吐下泻,对人体脏器造成不可逆伤害等等。出人意料的是煤制油只是食用油装运之前的众多余液中的一种,污染源头和有害物质并不单一,与预期相比,对人体的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之。
有罐车司机透露,许多普货罐车并非专车专用,随着罐车数量增多,竞争激烈,司机不得不考虑运输不同种类的液体,避免空载。便造就了既要承接运输工业废水、塑化剂等非危化液体,也承接装运糖浆、食用油等可食用液体的局面。
图片来源:新京报好看视频号
然而,单次清洗罐体的成本价格昂贵,少则三五百,多则八九百,有些食用油厂家没有按规定严格验罐,给“有心人”留出了空子。清洗罐体不仅大幅提高了运输成本,也降低了服务价格的竞争力,为了节省成本,不少人便打起把关不严的主意。而且大多数罐车隶属于车队,即使司机提出进行清洗,也必须等老板点头。
小编以为可食用类液体运输专车专用是标准,也是底线。不曾设想,现实竟然与小编的潜意识大相径庭,涉事主体还涉及根正苗红的国家队,更别说其他山寨小作坊在检查环节上有所疏漏。
且不论清洗罐体的费用昂贵与否,如果与不可食用液体混装,清洗罐体后是否没有害物质的残留,能否达到装运食用液体的标准又应如何确定?检测所需时间是否影响运输效率等诸多安全问题将裂变出现。如果严格规定专车专用,上述问题全部迎刃而解,食品安全问题本就不得马虎,食用油有安全隐患更波及全体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是,罐车混装污染食用油的乱象早在2015年已经被揭露过,在湖南都市和经视的新闻节目《真相大调查》中呈现出来。可是当年的揭露只是余波寥寥,对少数涉事公司进行了处罚,没有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才致使乱象一直以“公开的秘密”留存至今。过去,我们坚信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可以选择“大品牌,正规品牌,安全放心”,而今这份信任似乎徒有虚名。
尽管乱象存在已久,但过去的事情我们无法挽回,因此,更应尽全力拨乱反正,阻止和遏制罐车混装乱象。
既然已经确定该车次运输豆油被污染,相关部门应该及时拦截和召回“问题豆油”,严防“问题豆油”上桌,把受不良影响的人群控制在最小范围。其后,应该严格教育和督促运输环节涉及的上下游企业、散户在食品运输安全中的操作规范,设计相互检举相互证明的制度,防止资本之间事前互相勾结,事后互相推诿。力求做到执法如山,有依有据,有责可追,严惩不贷。杜绝资本家因为节省成本而罔顾百姓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现象,确保食品安全不在运输环节出纰漏。
希望笨爷爷的梳理和解读可以帮你理清事情和建立自己的看法。点亮右下角心形和星形,愿财和爱向你而来。
油罐车混装消息取材网络,分析和建议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请理性冲浪。未经作者授权,禁止商业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