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的忠义为何换来灭族之祸?《新唐书》道破天机:“勣乃私己”

平安评过去 2024-07-25 10:29:38

李勣一生忠心为国,但为何最终却遭受灭族之祸?这背后的原因竟与武则天的继位有着密切关系。当年,武则天为了登基当皇后,曾多次受挫,情急之中,李勣的一句话成为了她翻身的关键。可谁料到,这一语竟为武周代唐埋下了祸根。李勣临终时不顾长子而交代次子,或许他早已洞悉了一些端倪。当孙子李敬业发动叛乱时,李勣又该作何感想?为何《新唐书》会评价说"勣乃私己"?李勣的忠义到底换来了何种结果?

李勣大谋无私,终成武后登基助力

伟大的唐代,自高祖武皇帝建基,克复中原,一统天下,王朝气运昌盛。然而到了高宗李治在位之际,王朝却暗潮汹涌,几番风云变幻。

武则天出身寒微,曾随母亲充当才人张公谦家中婢女,姓名亦不为人知。后因姿色出众,得高祖李渊亲自青睐,纳为宫女,逐步进入皇家视野。武则天生而机警沉稳,办事果断刚毅,颇受唐太宗李世民赏识,遂被册封为武成王妃。及太宗驾崩,武则天更是受高宗李治宠幸有加,被拥为皇后。

可谓是女流之辰,千载难逢。谁料皇后宝座并非武则天一蹴而就,反而颇费周折。及高宗继位之初,王皇后、萧淑妃权威崇高,势力难撼,武则天一度身陷囹圄,命悬一线。多亏李勣力挺李治,方使武则天续得兴隆。

这件事要从高宗召武则天入宫说起。高宗为人谨小慎微,处事多有踌躇,召武则天入宫之时亦是如此。由于王皇后、萧淑妃等人的极力反对,高宗心生犹豫。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诸臣更是公然压阻,诘难武则天伺候过先帝的过往。气氛一度剑拔弩张,高宗几番做出召入又打住的无奈举措。

就在朝野僵持之际,李勣一句话挽救了武则天的危局。他直言道:"谁当皇后是皇帝的家事,不需大臣同意。"这句话振聋发聩,让高宗顿时觉悟,权威不容挑衅。他遂毅然将凤冠钗钏加诰武则天,作为新任皇后。就这样,武则天因李勣的一语而最终登上了皇后宝座,展现出子虚乌有的谋略才华,日后更是肆无忌惮,一步步夺取至高无上的皇权。

然而,对于武则天来说,这只是开端而已。她已暗自决意要取而代之,另立家邦。谁料李勣的一句无心之语,竟为武周代唐埋下了祸根。

顾虑家族荣辱,李勣曾设计除掉李敬业?

功成名就的李勣,素来为人正直谨慎,作为大唐建国功臣之后,家族声望素来极高。然而临终那番交待,却让人对他是否真的一门心思为国着想,生出了一丝怀疑。

据《酉阳杂俎》和《隋唐嘉话》所载,李勣对自己的长孙李敬业颇为不满,甚至断言李敬业将来必然会毁掉李家家业。这番话不无夸张,却也透露出一些端倪。长孙作乱自然是家族蹉跎的大忌,李勣作为家主,对此自然会倍加谨慎防范。

临终时李勣亲口吩咐次子李弼:"我的子孙有品行不轨、结交恶人的,立刻打死。"看似严厉残暴,却恰恰印证了对李敬业的顾虑。时年33岁的李敬业年富力强,前程似锦,却为何让李勣如此猜忌,难道背后另有隐情?

更有一说一度被广为流传:李勣在一次狩猎时,曾故意纵火放火,意图除去李敬业。虽然这种说法缺乏确凿证据,却也从侧面反映出李勣对李敬业确实是忌惮重重。作为家族掌门人,他更担心门阀声望受损,家族声名狼藉。

要知道,功臣之家纪纲森严,家规极为严格。李勣为此格外重视子孙品行的端正。就连后来发动叛乱的李敬业,年少时亦深受父训,品性颇佳。据《新唐书》记载,李敬业"读书勤勉,吸取众长,时称孺子佳"。只可惜好好的孺子却在后来走上了歧途。

究竟是哪一个契机,让李勣对李敬业产生了一种难以置信的猜忌和警惕?不得而知。然而从他临终时对李弼的交代来看,恐怕早已暗自斟酌了对付李敬业的对策。

不过,无论如何,李勣终究还是未能完全撇清与李敬业的关系。在他次子李思文反抗侄儿李敬业,被俘后,李敬业竟然斥责叔父"不配姓李",要将他的姓氏改为"武",这其中所透露的轻蔑和鄙夷,不啻是李家家训被亲人践踏的最大讽刺。

这一切种种因由,最终导致李勣一身正气和功勋,在武则天手中遭到彻底唾弃和凌辱,被剥夺了本来的姓氏"李",恢复为徐世绩的原名。功高震主啊,却也难逃这一劫数。

扬州起事,叛徒自诩正义

光宅元年,李敬业、李敬猷兄弟在扬州拥兵作乱,宣称要推翻武则天,重新拥立中宗李显。这场被后世称为"扬州之乱"的叛乱,虽然很快就被武后镇压,但却给朝野造成了极大震撼。

起事之初,叛乱分子借口很正义:他们自诩要为曾被废黜的中宗李显伸张正义,重新让其复位登基。可事实上,参与这场叛乱的骨干,无一不是出于私心和报复的动机。

除了李敬业、李敬猷兄弟外,叛乱主力还包括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簿骆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盩厔县尉魏思温等人。他们之所以聚集在扬州,并非巧合,而是因为都刚好遭到了贬谪或罢黜的处分。

唐之奇因犯案被贬为括苍县令,骆宾王被贬为临海县丞,杜求仁被贬为黟县县令,魏思温则是被免去了盩厔县尉的职务。至于李敬业和李敬猷,一个被贬为柳州司马,一个干脆被撤了盩厔县令的职务。

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这几个人正好凑到了一起,相见恨晚,于是便纵情发泄内心的不满。眼见当权者高高在上,他们愤恨交加,于是便产生了一种反抗的念头。

正好赶上中宗李显被废,他们便借此作为煽风点火的理由,号召推翻武则天,重新拥立中宗复位。看似极具正义色彩,实则与推恢复李显根本无关,纯属是他们为掩盖私心而撰写的一纸谎言。

更加印证了这一点的,是叛乱分子竟然推出了一个自称中宗之子的"假冒李贤"。从武则天临朝称制起,李敬业等叛乱分子就拿捏不准立场,对此存有严重分歧,很快就决裂了。有人主张恢复唐室,有人坚持推行武周,更有人借机将个人野心暴露无遗。

推出这个假的"中宗之子"李贤,无疑是想以此作为号召旗帜,团结民心,重掌大权。但事实上,武则天早就断绝了李显嫡系,以免后患无穷。所谓的李贤自然是彻头彻尾的冒牌货,与中宗无任何亲缘关系。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叛乱分子之所以打着"为中宗复仇"的旗号,完全是为了掩盖私心。他们之中,无一人不是受了罪,或者被贬官、或者被羁押,这才是真正的根源所在。至于号称要推翻武则天、重新拥立中宗,不过是为了遮羞而已。

叛乱分子在扬州拥兵,实际上已经暴露了他们的野心:图谋占据金陵王气之地,重振唐室,夺回失地。历来叛乱都有这么一个路数:先控制一方根基,然后慢慢扩展疆土,逐步攻伐中央政权。扬州这个形胜之地,正合他们的如意算盘。

武后震怒,全族遭殃

李敬业等人颠覆军阀的叛乱虽然很快被武则天平息,但武后对这一事件却无比震怒、痛心疾首。

事情发生在光宅二年六月,武后刚刚被立为皇太后,终于稳固了她在朝野的最高统治地位。然而,就在这一喜忧参半的关键时刻,她所最看重的功臣之家竟然发生了如此大的变节。

武则天对李敬业等人犯下的滔天罪行当然要严惩不贷,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接下来她对整个李氏家族的惩罚措施,却令人觉得有些小题大做、偏执已极了。

首先,武后下令全族改姓"武",并且将姓氏中的"李"字一概勒令抹去。对于一门世族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羞辱。李氏家族在唐代万户侯中素有极高的名声望,是最有声望的宗亲功臣之家。而如今,他们却被迫改姓,彻底断绝了与皇室和唐朝先祖的世系血脉关系。

其次,武后派兵赶尽杀绝,将叛乱的余孽一网打尽。所有李敬业手下的党羽无一幸免,被全部处决。连李敬业的弟弟李敬猷都未能逃脱此劫,被勒令凌迟处死,其家眷亲属也遭殃连及。

除此之外,远在吐蕃地区的李勣后代也措手不及。据《册府元龟》记载,有一支李家宗亲逃至吐蕃,自称是李勣的"五世孙"。然而,武则天连这一支分家也没有放过,派人将他们一一捉拿归案,予以严惩。

最后,武则天对李勣祖坟也不留情面,下令掘其坟墓,将尸骨扬于空中。作为开国之主、唐朝奠基人的嫡亲功臣,竟遭如此薄幸,可谓是死有余辜。

这一连串的惩戒行为,无疑透露出武则天当时愤怒到了极点。不过,她的做法实在是太过偏执,显示出一种报复心理作祟。

毕竟李敬业等人的叛乱已经很快被平定,武后理应高祖大度些。再加上李勣本人素行端正,是真心为国效力,更不应连坟墓都不放过。武后这样做,实在有些小家子气了。

即便是为了彰显王朝权威,也不应如此赶尽杀绝,肆意折辱。否则岂不是自家人都要防了?权力终归是要经得起考验的,倘若只凭一己私怨就可肆意妄为,那岂不又回到了曾经当过通臂婢的身份?这自然是武则天做梦也不愿看到的。

家族灭门,李勣遭酷刑凌迟

纵观李勣一生,忠心报国的功劳是无可置疑的。他名符其实地是唐朝开国功臣,功高无两。然而最终却遭遇了灭族的惨祸,实在令人扼腕叹惋。

李勣凄惨的结局,要追溯到武则天征讨淮南王世民之乱的过程。那时武后在征伐过程中,下令以酷刑拷打羁押的李勣,逼问他是否与世民勾连。尽管李勣百般狡辩,武后仍是一意孤行,终令李勣在残酷的拷打中身亡。

按理说,李勣与淮南王世民无亲无故,自然也就谈不上勾结的事。然而当时武后对李氏一族已是怀恨在心,执意要将滔天大罪加诸于李勣身上。

究其原因,无非是李敬业等人的扬州叛乱给了武则天太大的刺激和创伤。曾经一心辅佐武后的李勣也成了她发泄怨恨的对象,遭到了如此不人道的对待。

当时的拷打手段,据说是用烙铁烙烙李勣的胳膊,逼供他与淮南王的关系。受尽酷刑的李勣最终含恨而终,就连尸骸都未能安葬。武则天竟下令将李勣的尸体吊挂于朝阳门示众,这等肆意凌辱已经是赤裸裸的报复心理了。

这样的遭遇,确实让人感叹李勣的悲惨命运。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李敬业的扬州叛乱,武则天也不会如此对待李勣。曾经的功勋就此化为乌有,一生辅佐皇朝的忠诚也被唾弃抛诸脑后。

不过,《新唐书》对李勣的评价却是"勣乃私己,非惟一门"。这说明当时朝野对李勣家族的腐败行为还是有目共睹的。也难怪武则天会对这门世家如此严惩不贷。

就在武后下令肆意凌虐李勣的同时,朝中官员们也为此上书力陈,尽管结果是徒劳无功。可见当时对李氏家族已经是众叛亲离、人人喊打的局面。

所以说,李勣虽然遭遇了如此悲惨命运,但身为功臣之后,却也难辞其咎。他应该严格要求家人遵纪守法,而不应放任子孙为非作歹,最终酿成大祸。

结尾

直到武则天退位,李勣的尸体才得以入殓。但这已经是时隔多年之后的事了。李勣作为开国元勋,却遭此凌辱,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当年辅佐武后,虽也有私心在内,但比之后世,无疑要更加廉洁得多。他的悲惨遭遇,成为了一段令人唏嘘的黑暗篇章。

0 阅读:0

平安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