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难就想到了中国?美CFR建议:中美建立太空热线以防不测

科技大白话细聊 2025-02-13 22:30:34

俗话说,只有自身强大了,才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到你,但这种关注往往是复杂的,有人佩服和羡慕,有人嫉妒和怀疑,也有人兼而有之。

比如常把中国视为竞争对手的美国就是这种兼而有之的心态,既想保持高傲的姿态,又想从中国得到好处,还想不好好说话。

据环球时报2月12日消息,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CFR发布了《确保太空安全称,美国行动计划》报告,看完所有内容后,觉得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众所周知,受美国2011年制定的臭名昭著《沃尔夫条款》限制,中美两国在太空领域一直没有实际接触。

但是,自从去年中国从月球背面挖回月壤后,美国航天局(NASA)就开始不讲规则了,先是要求中国分享月壤遭拒,然后又打算绕过“沃尔夫条款”向中国租借月壤用于研究,但同样被拒。

这一次突然又提出要与中国在太空领域建立外交关系,并建立直接沟通热线,这又是唱的哪一出呢?

报告中主要提到以下几点:

1、避免“斯普特尼克时刻”危机。

报告中提到来自中国的竞争,如果美国不采取行动,可能会面临类似于“斯普特尼克时刻”危机。

说到“斯普特尼克时刻”,我们就不得不提这个“提法”的由来。

1957年10月5日,苏联人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研制并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而这颗卫星的名字就叫“斯普特尼克一号”。

一向自以为处于世界巅峰的美国,哪里受的了苏联人拔得头筹?

可以说“斯普特尼克一号”的成功发射,瞬间击溃了美国人的自信心,就像前一段时间中国六代隐形战机问世一样让他们惊慌失措。

为了挽回颜面,美国在1958年1月31日火急火燎发射了一颗重量仅为14千克的简易卫星——探索者一号。

这就是“斯普特尼克时刻”的由来,现在美国人常用来比喻在太空领域失去领先地位的标志。

不过近十几年来,中国有些不讲武德,在太空领域进展神速,已经出现了太多的“斯普特尼克时刻”,让美国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之前怕中国科学家学了他们的技术,还专门搞了一个针对中国太空科研人员的“沃尔夫条”,该条款禁止中国与NASA有关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协调的联合科研任何活动,禁止美国航天局所有设施接待“中国官方访问者”,可以说他们把事情已经做绝了,也把后路给全堵死了。

那晓得中国是一个不服输的国家,你不让我们参与国际空间站研究,那我们就自己搞一个,当时他们也没有反对,就是想看我们的笑话,结果没想到中国空间站搞成了。

2、降低在轨道上出现误判的风险。

报告指出,中国近年来,在太空能力发展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双方向太空发射的飞行器也越来越多,比如反卫星武器、太空碎片等,所以中美之间有必要建立直接沟通热线,以降低在轨道上出现误判的风险。

这个说的还算比较靠谱,去年就有媒体报道中国太空站已多次主动实施空间碎片规避,但这些碎片又都是谁的呢?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们一声呢?

3、建议美国在太空交通管理和遇险航天员救援方面与中国进行有针对性的太空相关接触。

小编看完所有建议,觉得这一条才是他们的真实意图,毕竟现在还有几名宇航员在天上回不来呢,返程计划一推再推,这已经不是优不优先的问题了,而是搞不好会闹出人命来!

当然,就算中国有意帮也帮不了,毕竟飞船接口不一样,那他们希望中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呢?

很显然是解决方案,他们至少认为中国是有一定办法的,但问题是“沃尔夫条款”摆在那儿的,我们仍然爱莫能助!

他们会放下身段废除这一条款吗?估计比登天还难,因为这是他们最后的体面。

0 阅读:0

科技大白话细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