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西周历史绕不过的一本古书:《竹书纪年》,令不为人知的往事重见天日

骏马无缰驰骋五千年 2022-12-04 19:07:34

每当我们学习西周历史的时候,一本书的名次会一遍又一遍的出现,他既不是《史记》,也不是《春秋》,而是《竹书纪年》,那么这本书记录了什么内容,能受到史学界的如此重视,今天我们来说说它的来历。

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汉郡有一个盗墓贼,盗挖了一座战国时期的魏国大墓,根据现代史学家们的推测,这个墓的主人应该是魏国的一个身居高位的史官,因为在这座墓地里边既有青铜器、各类珍宝,还有数十车用战国古文写的竹简书和帛书,由于可见,他既富有,又有很多史籍资料。

非常幸运的事,这个盗墓贼只对财财宝感兴趣,对墓中的竹简书和帛书视而不见,甚至他为了能在漆黑的墓里看清东西,还顺手拿起竹简点燃当火把照明,因此烧掉了不少记载珍贵文献的竹简。

不久这个盗墓贼被当地官府抓了起来,可见那个时代对盗墓这种违法行为也是零容忍。当地官府的书吏一看古墓里有那么多古书,就立即把这些资料保存起来,并做好记录,然后上交朝廷。

晋武帝收到这些上古时期的资料后也非常的重视,于是就命令当时的著名学者荀勗、束皙、和峤等人去整理、翻译这些珍贵的古代文物。荀勗、束哲、和峤等人博学多才,把这些用战国古文所写的散乱残缺的竹简整理成七十五篇(卷)文章,并转写成了西晋通行的隶书。

这七十五篇文章中有易经、琐语等占卜解梦书;缴书这样教人射鸟的书;图诗这样的图画书;周食田法、论楚事等杂书;记录当时历史的相关书籍。

这些历史类书籍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其中有十二卷是属于纪年体史书,类似传世的鲁国史书《春秋》,记载了从三皇五帝到战国晚期两千多年的历史。这十二卷纪年体的史书本没有确定的名字,整理者就根据它的记载形势起名为《纪年》。又因这《纪年》是写在竹简上面的,所以后人起名为《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创作于战国晚期,比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早了两百年,而且还躲过了秦始皇焚毁各国史籍资料的灾害,令很多珍贵的中华上古史得以流传下来,它价值无法估量。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