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绝世奇功 郭崇韬)
后唐庄宗李存勖,对成功灭亡前蜀,并且目前还滞留在前蜀的大将郭崇韬,已经有些怀疑了。
宦官们总是说郭崇韬的坏话,动不动就往人家郭崇韬的头上扣屎盆子,说郭崇韬行为不尊,说郭崇韬贪污腐败,甚至说郭崇韬有割据自立之心。
李存勖和郭崇韬相知多年,可以毫不客气的说,郭崇韬就是定鼎后唐开国的第一功臣,没有郭崇韬,就没有李存勖的今天。
所以,面对宦官们的诬告,李存勖当然不会偏听偏信,可是作为皇帝,对权臣起疑心,那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李存勖当时就派了亲信宦官马彦圭,让马彦圭到蜀地去,看一看郭崇韬是否班师,如果他班师了,那疑虑打消,咱们还照旧是君臣相知,是相亲相爱,可如果郭崇韬没班师,还停在蜀地,那就说明他的确有不臣之心,那不好意思,就必须把你给除掉了。
马彦圭得到了皇帝的命令之后,没有第一时间出发,而是去见了一个人,这个人,是李存勖的皇后,刘氏。
刘皇后啊,本来是李存勖的妾室,说起来还是靠着郭崇韬的支持和帮助才扶正东宫,成了皇后。
郭崇韬本以为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和刘皇后结成政治联盟,可以在朝廷中获得这位帝后的支持,但是郭崇韬没想到,刘皇后根本就不是贤后,根本就不是那块料。
刘皇后,人品不行,道德不行,各方面都不行,当了皇后之后,是专权于后宫,大肆敛财,收受贿赂,平时也是玩乐无度,而且丝毫没有那种母仪天下的姿态,有一年后唐发洪水,粮食欠收,百姓流亡,甚至很多后唐的将士们都吃不上饭,整天饿的头发昏,刘皇后毫不在乎,仍然我行我素,疯狂敛聚。
可见,她这个人呐,没有同情心。
(手书矫诏 刘皇后)
这样一个堪称模板化公式化的佞后,她和郭崇韬就不是一类人,自然也谈不上帮助郭崇韬了。
马彦圭找到刘皇后,说谋反兵变这种事,往往在片刻之间就会发生,如果我到了蜀地,郭崇韬没有谋反,也就算了,可要是他已经谋反了,我再从蜀地回来报告给皇帝,皇帝再下令诛杀郭崇韬,一整套OA流程走完了,一切就来不及了。
刘皇后听马彦圭这么一说,认为很有道理,而且刘皇后就算不考虑别的,她也要考虑稳固自己的地位,在她的设想里,如果郭崇韬真的谋反了,谋反成功了,那么势必会威胁到李存勖的统治,李存勖要是做不成皇帝了,那自己这皇后的位置,不也就吹了么?
在这样的设想之下,刘皇后很快就和马彦圭达成了合作共识,这回刘皇后直接找到李存勖,说老公啊,郭崇韬现在对咱们的威胁太大了,咱们必须得把他给除掉。
这个时候的李存勖,说他昏庸吧,是很昏庸,但是还没有到昏庸到无药可救的地步,李存勖反问刘皇后,说事情的真相还没有调查清楚,怎么能直接就把郭崇韬给杀掉呢?
李存勖的态度很强硬,他是皇帝,对他本人来说,站在统治者的视角来看,诛杀权势过重的功臣是很有必要的,可是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李存勖曾和郭崇韬携手作战,患难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他怎么可能会和郭崇韬之间没有感情呢?
所以,李存勖一定要一个真相,如果郭崇韬没有问题,那么他就没有必要死。
可是,李存勖不想让郭崇韬死,想让郭崇韬死的人,那可太多了。
刘皇后得不到李存勖的支持,越发焦急,哪怕她和郭崇韬之间其实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出于各种客观原因,以及在宦官们的蛊惑下,这个胆大的皇后竟然自己写下了一封密旨,交给了马彦圭,让马彦圭抵达蜀地之后再呈送李继岌,要求李继岌就地处决郭崇韬。
(举棋不定 李继岌)
诚然,马彦圭到蜀地的时候,郭崇韬还是没有班师,大军没有离开蜀地,可是郭崇韬没班师的原因不是他图谋不轨,想要有什么叛乱的举动,而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来看,郭崇韬一时半会就是走不了。
李继岌年轻,没有什么政治经验,无论是治政还是掌军都不太行,那么安顿蜀地就只能靠郭崇韬一个人。
郭崇韬多日来,在蜀地已经把军民两类安排的都差不了,唯一存在的问题,就是蜀地多山,这山林中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匪盗歹徒,而且数量可观,是极为不可控的武装势力。
李继岌处理不了,而孟知祥又没来,那么郭崇韬就只能是抓紧时间对这些盗匪进行整顿,能招抚的尽量招抚,招抚不了的就出兵消灭。
可是我们知道,山间匪盗,他们神出鬼没,行踪不定,一时半会难以搞定,所以为了解决匪盗问题,郭崇韬就又花费了不少时间,以至于马彦圭都到了蜀地,郭崇韬还是没班师。
情有可原,实在是情有可原,可是,谁又能原谅郭崇韬呢?
马彦圭到了蜀地之后,一看郭崇韬还没走,知道大事已定,于是他立刻就拿出刘皇后的密旨,要求李继岌配合自己,杀掉郭崇韬。
李继岌的反应,是这样的:
军队将发,郭公无错,怎可杀之?
您看,李继岌是清醒的,你说郭崇韬没班师,其实他这马上也要出发了,他没有过错啊,怎么能就这么把他给杀掉呢?
(毒计频出 李从袭)
马彦圭,以及李继岌身边的宦官李从袭等一众宦官,他们自然不肯放弃,接着说:
圣上有口谕要诛杀尚未班师的郭崇韬,难道世子你要违抗命令吗?
宦官们拿皇帝的威势来强迫李继岌,可李继岌虽然年轻,但他不是傻子,他立刻就反驳道:
诏书呢,是皇后的手书,而不是皇帝的,那我就不太认可,其次就说皇帝有口谕,可口说无凭,我还是无法相信。
李继岌最一开始,他是拒绝和马彦圭李从袭这些宦官合作的,可是宦官的魔力就在此处,他们煽动,挑拨,蛊惑的能力实在是太强大了,年轻的李继岌拥有明辨是非的头脑,但是他没有坚如磐石的内心,几个宦官是轮番上阵,最终还是把李继岌说动了,成功把李继岌拉到了自己的阵营。
宦官们相信,李继岌毕竟是李存勖的儿子,当事情不得不闹到撕破脸出人命的地步,李继岌也只会为了保护后唐李氏的皇权而牺牲掉郭崇韬,无论郭崇韬有罪与否。
所以,在李继岌的默许下,宦官李从袭以李继岌的名义,设计,召郭崇韬到李继岌的府上议事。
皇帝世子,又是平蜀搭档,郭崇韬对李继岌毫无防备,只身前往,进到府门来,旋即被宦官们提前埋伏好的伏兵围住,几个伏兵按住郭崇韬的手脚,不容他分辨,另外几个兵士则拿着一种类似于铁棍的武器(铁楇)将郭崇韬活活打死。
铁楇如同雨点般落下,每一击都伴随着沉闷的声响和四溅的血花。
郭崇韬的身躯在铁楇的连续重击下颤抖蜷缩,最终无力地倒在了冰冷的地面上。
郭崇韬死时,李继岌兴许是心虚,他并没有在场,而是提前藏了起来,只因为他没有勇气面对郭崇韬。
乱世崛起,辅佐庄宗,灭亡后梁,定鼎天下,开国之功,出将入相,荡平前蜀,堪称五代十国前中期第一名臣郭崇韬,就这么死于妇人和阉人之手。
(置若罔闻 李存勖)
纵观郭崇韬的一生,可以说他是一个以悲剧式而收尾的人物,他对后唐李氏,对李克用李存勖父子自然是忠心无二的,他的死也是千古奇冤,可是,他这样的结局,其实早有预见性。
首先,郭崇韬有严重的偏科倾向,他生平以文武双全为人称道,文就是治政,武就是领兵打仗,可是除了治国打仗之外,他在人际交往这一块,基本上没有任何亮点,不仅没有亮点,反而全都是弱点。
数十年来,郭崇韬不屑于结交朋友,在朝野里也无门生故旧,唯一巴结下的一个刘皇后,反倒还把他给害了,身死宦官之手时,也没有一个人肯为他出来说句话。
其次,郭崇韬不懂得给自己留后路,也不懂得韬光养晦,隐藏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就比如他对宦官的反感,是毫不掩饰的,他从来没有想过先把这些阉宦稳住之后慢慢再收拾他们,反而是动辄就透露出彻底消灭他们的打算,前不久进军前蜀时,郭崇韬和李继岌闲谈,还对李继岌说,蜀地平定之后,世子有此功劳,就会成为太子,未来就会做皇帝,等到世子做了皇帝,一定要优待士大夫,而把所有的宦官全都消灭掉。
这样的话说出来,在某种程度上是逼着宦官们和自己拼命,因为宦官 们已经意识到了,不除掉郭崇韬,被除掉的就是他们自己。
善刀而藏之,才能在关键的时候发出最致命最有效的一击,所谓权术之道,郭崇韬实则一窍不通。
最后,郭崇韬生错了时代。
如果他不是生在这个人心丧乱,君王无道,天下大变,道德沉沦,信任危机愈演愈烈的时代里,他可以成为很多人,他可以成为王猛,可以成为诸葛亮,可以成为他自诩是他们郭氏一门先祖的郭子仪,他可以功成身退,但他偏偏是李存勖的开国大将,偏偏活跃在了李存勖为君王最不堪的时期。
郭崇韬有多少选择?难道他不能割据蜀地么?难道他不能自立为王么?他太有这个实力,太有这个能力了,要不然后唐众人也不会怀疑他。
可是他做不到,因为,他是忠臣。
(往事浮现 戎马岁月)
忠臣的意思就是,被君王倚重,就要为君王的一切而奉献,哪怕身首异处,身死族灭也在所不惜。
多年前,郭崇韬巍然矗立,犹如巉岩之于崇山,逼退了契丹人的入侵。
多年前,郭崇韬手持一柄寒光凛冽,雕镂蟠螭的长戟,硬生生的给后梁撕开了一道灭亡的口子。
多年前,郭崇韬劝谏庄宗,文修武备,治国辅政,殚精竭虑。
不久前,郭崇韬策马驱前,如离弦之箭,势若猛虎下山,锐不可当,为后唐开拓了蜀地。
想当年,李存勖曾经赐给郭崇韬十枚铁劵,哪怕郭崇韬真的谋逆作乱,也可免十死。
而如今,血泊之中躺倒的郭崇韬,头骨破裂,体骨尽碎,而遥远的洛阳,还在和伶人宦官开怀畅饮,排曲吟唱做长夜之欢的李存勖,又怎么能体会到郭崇韬死之前的无助和痛苦呢?
国危家乱身不存,铁铠仍受帝王恩。频思禁苑谁横剑,空叹金銮自卷旌。
苍茫岭畔今凝望,难寻旧阙月朦胧。含冤不过棍下死,犹见成都一点春。
时光流转,回到多年之前。
李克修病逝之后,郭崇韬无处栖身,还是世子的李存勖出得帐外,看到茫然无措的郭崇韬,稍一欠身,躬身施礼;
“安时有大才,何不与我同心,共讨朱逆?也好成就功名。”
郭崇韬一愣,登时下拜而抱拳:
“蒙世子不弃,犬马之劳,万死不辞,百死不悔!”
迎着夕阳,两个执手同归而去...
参考资料:
《新五代史 · 卷四十四》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二》
刘国宾.郭崇韬族灭之祸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解洪旺.管窥后唐枢密使的外朝化趋势——由郭崇韬、安重诲两案探讨.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