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0日,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向美国提交“DeepSeek”商标注册申请时,被告知在此前的36小时,一家名为Delson Group Inc.的公司已经提交了申请。
Delson Group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是Willie Lu(中文名字叫卢伟),因而网传卢伟是恶意抢注者,但今朝纪事根据公开资料研究发现,卢伟可能被冤枉了,他在2020年就在中国注册了deepseek商标。也就是说他在中国已经有“DeepSeek”商标权,而在美国申请注册“DeepSeek”商标,可能是因为deepseek大模型火了以后,出于对自己商标权的保护考虑。
一、卢伟其人卢伟与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创始人梁文锋是浙江大学校友。不过他在浙江大学校友中也不是寂寂无名之辈,经常回国内和浙江大学讲学,人称“卢伟教授”,被誉为“从无线电通信技术扩展到创新管理领域的国际复合领军人才”,是“中国知识产权的吹号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8ffab19ae698b1e8f146da5fef89ea3.jpg)
卢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45c94d64efe6933091f66d44cdfd6a2.jpg)
卢伟在讲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4115a48dca56aabff3d318d0da732ab.jpg)
卢伟的报告会很受欢迎
二、Delson Group在2020年就国内申请deepseek商标1.注册信息
根据公开的商标注册信息,Delson Group在2020年启动了“DeepSeek”商标的申请流程。具体信息如下:
申请时间:2020年9月28日
注册号:48515462
类别:第35类(广告销售)和第42类(网站服务)
法律状态:商标已于2021年8月7日完成注册。
2. 申请与使用的关系
商标申请通常意味着申请者已开始或计划使用该商标。根据中国商标法,申请人需在注册后三年内实际使用商标,否则可能面临撤销风险。
Delson Group在2020年申请后是否已实际使用“DeepSeek”商标?因无法直接获取该企业内部信息或未公开的商业数据,因此无法确认Delson Group是否在2020年后实际使用了“DeepSeek”商标。
三、深度求索公司与Delson Group关于deepseek商标之争的可能结局关于Delson Group与深度求索公司之间围绕“DeepSeek”商标的潜在争议结局,由于涉及未公开的商业细节和法律程序,无法做出确定性预测。但基于商标纠纷的常见模式和公开信息,可梳理以下可能的发展方向及关键影响因素:
1.可能的结局方向
(1) 维持Delson Group的商标权
若Delson Group能证明其自2020年起持续合法使用“DeepSeek”商标(如广告、服务合同、产品资料等),且深度求索公司的商标使用行为晚于其注册日(2021年8月),则Delson Group可能通过法律程序主张优先权,要求对方停止使用或限制其使用范围。
若Delson Group未能提供足够使用证据,可能面临“撤三”(因三年未使用被撤销)风险,削弱其权利基础。
(2)深度求索公司通过异议/无效宣告推翻商标
若深度求索能证明 Delson Group存在恶意抢注(如明知深度求索已有知名度而抢先注册), “DeepSeek”商标在争议类别中与深度求索业务构成直接冲突,且后者已通过使用建立市场识别度,Delson Group的注册违反《商标法》中“诚实信用原则”或“在先权利”条款。则商标可能被宣告无效或部分无效,深度求索重新申请注册。
(3)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商标共存:通过约定使用范围(如不同类别、地域或服务场景)避免冲突;
商标转让/许可:Delson Group将商标转让给深度求索,或授予其有偿使用权;
商业合作:以商标共享为纽带,探索技术、市场等层面的合作。
(4)长期法律拉锯战
若双方均坚持主张权利,可能经历多轮行政诉讼(商标局、法院)和民事诉讼(侵权赔偿),耗时数年,结果取决于关键证据的效力(如使用时间、知名度证明、恶意抢注证据等)。
2.关键影响因素
(1)使用证据的充分性
Delson Group需证明其在注册后三年内(2021-2024年)在核定类别(35类、42类)中真实使用“DeepSeek”商标,否则可能被撤销。
深度求索公司需证明其使用早于Delson Group申请日(2020年9月),或通过大量使用建立“未注册商标的知名权益”。
(2)业务重叠度与市场影响
若双方业务领域高度重合(如同为AI技术推广、数据服务),冲突更尖锐;若类别或服务内容差异显著,共存可能性更高。
深度求索公司的公众知名度(如媒体报道、用户规模)可能影响法院对“商标混淆可能性”的认定。
商标争议的结局往往在“法律证据”、“商业策略”与“司法裁量”之间动态平衡。若Delson Group能稳固其注册的合法性且深度求索公司无法证明“在先权益”或“恶意抢注”,前者可能占优;反之,后者可能通过法律程序重塑商标格局。
和解仍是概率最高的高效解决路径,但需双方展现灵活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1e289e5edb6e843621e36200500de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