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用兵之道?何为无敌之道?用兵之道就是寻找避实击虚的机会

人之书 2024-09-07 09:13:48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这是道德经第六十九章原文。本章主要论述了用兵之道,也叫无敌之道。用兵的关键就在于不轻敌,乃至于无敌人,乃至于无敌于天下。

什么是“不敢”?

老子说: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不敢为天下先,并不是完全不为天下先;而是指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宁愿隐于人后,而不显现于人前。

与其听天由命地抢先、着急、胡乱地选择,不如谋定而后动。

“不敢”二字在老子看来并不是真的不为、不敢为、害怕为,而是指不优先选择。当然,在需要自己为先、为主、进攻的时候,自然也可以当仁不让。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高超的军事指挥家在他们运用兵马的时候,有这样的原则: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用兵之道不可不察。然而应该怎么察呢?赵括、项羽、韩信等,谁更懂得怎么体察军情呢?

两军交战,要么为主,要么为客;要么前进,要么后退。

为主,就是做主人,就是掌握主动,就是首先行动,就是首先进攻;

为客,就是做客人,就是随机应变,就是后发制人,就是谋定而后动。

在老子看来,用兵之人应该优先选择做战场上的客人,而不是做战场上的主人。因为,喜欢做主人的人,很容易就会刚愎自用,也很容易变得急功近利,也会最快暴露自己的弱点。

以客人的心态进入战场,军情与我有利则战,与我不利则走。而主人则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在战场上,在面对进退两难的情景的时候,与其进寸不如退尺。

赵括、项羽等人,皆是在战场上喜欢进攻、喜欢当主人、喜欢掌握主动的人,最终他们都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弱点,最后都被白起、韩信等人所败。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

正所谓:一切行动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做到无迹可寻;攘臂以攻击人的最高境界,就是都不需要挥动自己的手臂;执掌天下兵马的最高境界,就是都不需要自己亲自训练一个士兵。如此便可以做到天下无敌。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意思就是说:在战场之上,最大的祸事、最大的灾祸,必然产生于自己的轻敌;轻敌、轻视敌人、不重视敌人、不了解敌人,必然会给自己带来灾祸,甚至是失败。

轻敌几乎就丧失了我所认为的最宝贵最重要的用兵原则。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假如交战双方的实力相当,各方面的实力相比都差不多,那么有哀伤之念加身的一方可胜。

其实,本章的核心思想,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不轻敌,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在战场上实现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乃至于不战而屈人之兵。

用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胜利,胜利的充分条件,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强弱,也取决于对方的强弱。以自身的强项去攻击对方的弱项,便是用兵的最高原则。

用兵之人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都只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隐藏和保护自身的弱项。

行无行,攘无臂,不轻敌,则是为了尽最大可能寻找对方的弱项。

以自身之强攻击对方之弱,并最大可能地保护自身之弱,便可无敌于天下。

古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强一弱也是道。

凡事皆有强弱两面。万事万物往往不是亡于其至强的一面,而是亡于其至弱的一面。攻其强不如攻其弱。强弱相互依存,当其弱的一面消亡,其强也难以为继。

历史上所谓的以弱胜强,其实都是以自身之强去攻击对方之弱。强弱本是一体两面,其弱亡,其强必散。强弱犹如阴阳。正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用兵之道,其实就是尽最大可能寻找避实击虚的机会罢了。

寻找避实击虚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以及不轻敌。

倘若双方势均力敌,谁都找不到避实击虚的机会,则哀兵必胜。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