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3倍?技术迭代+成本下降:空气悬挂渗透率快速提升

战略之上 2025-02-28 14:52:18

空气悬挂系统曾经作为高端车型的“标配”技术,除了贵几乎没有别的缺点,但随着国内厂商技术进步,现正在打破外资垄断格局,成本也随之下降,据最新信息,已经有20万级车型配置空气悬挂,空悬的市场空间瞬间被打开。

技术迭代+成本下降使得空气悬挂的国产化率、渗透率都在快速提升。从投资视角看,空气悬挂赛道兼具高成长性与技术壁垒属性,国内上市公司在核心部件、系统集成等环节已实现突破,新一轮国产替代浪潮下,提前做好研究就有了必要性。今天的主题就是和大家聊聊空气悬挂。

一:空气悬挂简介

空气悬挂是一种先进的汽车悬挂系统,主要由空气弹簧、电控减震器、空气供给单元(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分配阀等)、电子控制系统(ECU控制器和传感器等)以及其他配件组成。

其核心部件是空气弹簧,通过充气或放气来改变内部气压,从而调节弹簧的刚度和减震器的阻尼,可以根据路况和驾驶需求自动调整车身高度和悬挂软硬,以实现最佳的行驶性能。从介绍可以看出,贵有贵的道理,与传统悬挂相比,除了贵就没啥缺点了。

乘用车和商用车是空气悬挂的主要应用领域,占比分别为约70%(新能源车占比近50%)和20%,其他领域如特种车辆和轨道交通占10%左右。空气悬挂的下游应用分布及占比如下图:

二:空气悬挂市场规模

据各种公开资料查询到的悬挂以及空悬市场数据比较零乱,甚至相互冲突。致信度不高,下面是本人通过一些可靠的数据做推理得出的结论。

推理结论如下:

2024年,悬挂行业规模约1370.56亿,空气悬挂行业规模约49.35亿,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44亿。

推算过程如下:

根据券商数据,国内的市场格局如下:

2023年,孔辉科技份占44.5%,威巴克占21.7%,保隆科技占20.7%,大陆集团占8.3%。

2024年孔辉科技占比41.3%,拓普集团占比25.8%,保隆科技占比19.6%。

据保隆科技公司年报,2023年空气悬架业务收入7亿,据此可以推算,2023年空气悬挂行业规模约33.82亿。

2024年半年度报告,保隆科技空气悬挂业务增长约44.71%,但公司在行业中份额占比下降了一个点,可以大体推算空气悬挂行业增长率在2024年约为46%

,推算出2024年空气悬挂规模约33.8*1.46=49.348亿。

根据最新的行业数据,空气悬挂在2023年和2024年的渗透率分别如下:

2023年国内标配空气悬架的新车销量约为56.4万辆,渗透率达2.7%。可以推算新车悬挂行业规模约33.8/0.027=1251.85亿。

2024年国内标配空气悬架的新车销量约为81.6万辆,渗透率达到了3.6%。新车悬挂行业规模约49.34/0.036=1370.56亿,同比增长约9.48%。

假设2027年,空气悬挂行业渗透率达到15%,且悬挂行业的增速保持约9%的增长速度,那么则空气悬挂行业规模将达到244.25亿。

三:空气悬挂行业格局

2024年,空悬市场集中度极高,前五大供应商合计占据了近90%的市场份额,其中本土厂商占据了空悬市场八成以上的份额,呈现出国产替代与集中度提高的趋势。具体如下:

1. 孔辉科技(未上市):以335,470套的装机量稳居榜首,市场份额达到41.3%。

2. 拓普集团:装机量为209,760套,市场份额为25.8%。

3. 保隆科技:装机量为159,535套,市场份额为19.6%。

4. 威巴克:总部位于德国,装机量为63,570套,市场占比为7.8%。

5. 大陆集团:总部位于德国,装机量为40,896套,市场占比为5.0%。

四:相关上市企业

1:拓普集团(601689)

拓普集团成立于1983年,总部位于中国宁波,是一家平台型汽车零部件企业。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汽车动力底盘系统、内饰功能件、减震器等。

拓普集团与国内外多家汽车制造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成为奥迪、宝马、斯特兰蒂斯、通用、吉利、福特、奔驰、大众、理想、蔚来、小鹏等汽车制造商的全球合作伙伴。

截至2024年上半年,拓普集团的空气悬架系统业务占比约为13~15%,市场份额国内排名第二。

公司的研发费用率保持在5%左右,投入水平不高。

2:保隆科技(603197)

保隆科技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专注于汽车智能化与轻量化产品的公司,核心业务包括TPMS(胎压监测系统)、传感器、空气悬架系统等。公司全球化布局覆盖9个国家,客户涵盖比亚迪、特斯拉、大众、蔚来、理想等主流车企。

2024年上半年,保隆科技的空气悬架系统业务占比为13.31%,市场份额国内第三。公司对研发比较重视,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8.52%,主要用于空气悬架、传感器及域控制器等领域的突破。

3:中鼎股份(000887)

中鼎股份是国内非轮胎橡胶制品领域的龙头企业,业务覆盖汽车密封系统、冷却系统、智能底盘(含空气悬架系统、轻量化底盘)等核心领域。

公司通过全球化并购整合,收购了德国AMK、KACO、TFH等细分领域技术领先企业,形成“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国际化发展模式。

客户涵盖特斯拉、比亚迪、理想、蔚来、奔驰、宝马等国内外主流车企。

公司的子公司AMK为全球空气供给单元技术前三的供应商。2024年上半年空悬业务收入5.72亿,占比5.92%,核心产品为空气供给单元。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4.62%,投入也不高。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商誉24.34亿,占总资产的比例10.13%。

PS:仅为行业相关信息介绍,不构成推荐。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