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汉谋,广东肇庆人,粤军大佬,保定军校最为著名的第六期毕业。
1936年,继1933年“福建事变”后,桂系和粤系联合搞了个“两广事变”,余汉谋在最为关键的时刻背叛“南天王”陈济棠,倒戈向蒋,直接让两广事变功亏一篑,土崩瓦解。对于余汉谋在此次事件中所谓背叛的行为,很多学者持不同意见,可谓是历史评价毁誉参半。
1.两广事变是指1936年发生的一场地方对抗中央的政治军事冲突,涉及桂系、粤系在广东和广西两地联合起来与国民政府之间的对抗。在这场事变中,余汉谋的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蒋介石当时动用了很大的力量,为了挫败两广事变,他更是煞费苦心,采取了军事和经济手段。他调遣嫡系中央军蒋鼎文从福建秘密南下;又将原本就在贵州的薛岳部开往桂北边境,威慑桂系;再命陈诚部集中在湘赣边境,伺机准备南下进攻两广。一边在政治上对陈济棠部进行威胁打压;另一边在经济方面对陈济棠部属进行收买策反工作。其中,余汉谋作为陈济棠手下悍将,时任第一军军长,在关键时刻居然倒戈,宣布“拥蒋倒陈”,这一行为对广东局势产生了急剧恶化的影响。这一倒戈行为直接导致了陈济棠的势力被瓦解,陈济棠于7月17日出走香港,结束了他对广东长达八年的统治,两广联盟解体,事变失败。
2.总体去看,粤军各个派系虽不团结,但对外多少和老蒋都有一些矛盾,如李济深、张发奎、陈铭枢等,即使有过合作,那也是貌合神离,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从对蒋的态度去看,余汉谋作为粤军名将应该算是一个例外,他对老蒋可谓是比较忠诚的,甚至于还对外广而告之:只要委员长一天在,余某定然为其马首是瞻,尽心尽力工作,死而后已!
不少粤军将领很是鄙视余汉谋这一倒戈行为,甚至有人认为这就是赤裸裸的叛变,因为他作为广东人,作为粤军的地方将领,在“两广事变”最为关键的时刻背离了自己的上司陈济棠,转而支持蒋介石。但也有观点认为,余汉谋的行为是出于对国家大局的考虑,他可能认为蒋介石的领导更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抗日大局。余汉谋对于当时日本侵华,而陈济棠不顾民族安危还争权夺利的行为很不耻。因此,对于余汉谋在两广事变中的行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取决于评价者所持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余汉谋的这一行为在当时是具有争议的,并且对他的历史评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到粤军内部我们再进行分析,余汉谋和陈济棠的关系并不是铁打的一块。余汉谋自1923年加入粤军后,一直在陈济棠手下任职,而余汉谋的死对头李汉魂则长期追随张发奎。在粤军内部,陈济棠“新四军”和张发奎“旧四军”两大派系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张发奎系内部常以“陈瘟猪”代称陈济棠,显示出两派之间的敌意。余汉谋作为陈济棠的下属,与张发奎系的李汉魂之间也从未融洽相处过。余汉谋和陈济棠的结合也许仅仅是因为政治利益,余汉谋对于陈济棠和张发奎之间的粤军内部派系斗争也早就很厌烦,甚至于自身时常受到张发奎“旧四军”势力的排挤和打压,他很困惑,他认为还不如投靠蒋介石,好进入中央军内部,可以免去这些地方派系的倾轧和相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