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为止,我国共有航母3艘,分别为辽宁号航空母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简称: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辽宁舰舷号为“1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隶下的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也是我国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辽宁号。山东舰是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2019年12月17日正式命名,舷号为“17”。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2022年6月17日命名,舷号为“18”。3艘航母为什么以辽宁、山东、福建命名,而不是别处?这背后是百年前我们任人宰割的血泪历史。
中国海军起源于春秋时期的舟师,距今3500年,是世界最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在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从此,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军种——人民海军。1989年2月17日,中央军委批准以1949年4月23日成立华东军区海军的日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成立日。
然而,中国海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春秋时期的舟师,这是中国史也是世界史上最早的海军。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夏朝出兵攻打山东半岛上一个叫斟寻的小国时,双方都有武士持戈驾舟迎战。这无疑是中国史也是世界史上最早的海战。到了公元前6世纪,伍子胥在太湖里帮吴国训练海军,他把战舰划分为“大翼”、“小翼”、“突冒”、“桥舡”、“楼舡”等许多种类,分担攻坚、驱逐、冲锋等任务。这说明,此时,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海军组织。
也有说,中国最早的海军是汉武帝的楼船水师。所谓楼船就是像我们今天的楼房一样的船只。汉武帝当时在皇家园林上林苑,开凿了一个面积约为16.6平方公里的巨大人工湖,称为昆明池。从北方、中原一带征招来不少水军士卒,进行专业的训练。楼船高几层史书上没有确切记载,只是说汉武帝在一些大中型戈船的船首,安装了尖锐的铁器,用以战在斗中撞击敌人的船只。
这支楼船水师的总指挥是杨仆,人们把他称为楼船将军。历史上,杨仆指挥着楼船水师在汉朝平定南越国、东越国叛乱以及讨伐朝鲜半岛时都参加了战斗,为汉代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见,汉代楼船水师已是真正意义上的水军、海军了,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海军军种。但因为有很多人不了解这段历史,一说到中国海军就首先想到的便是郑和下西洋时,率领的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也最久的海上航行舰队,以及清朝北洋水师(北洋舰队、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泪目历史,让中国海军离我们现代“近”了很多。
旅顺口和威海卫在军事地理上,和辽宁舰、山东舰的命名有某种“巧合”无论如何,北洋水师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其正式成立于1888年,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
这支海军部队的建立有这样一个历史背景:英国凭借海军优势,在广东沿海多次进行挑衅,并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清政府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英国的船坚炮利,为了加强海防和抵抗侵略,着手采购外国船炮,筹划建立一支近代海军。继林则徐之后,魏源进一步发挥了学习西方筹办海防的思想。19世纪50年代,太平军到达南京之后,江苏地方官员曾多次雇用外国轮船协助清军对太平军作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侵略者从《北京条约》中攫得种种特权和利益,极力怂恿清政府购买船炮,迅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从英国购买了“阿思本舰队”,后因英国人诸多挟制,清政府将此舰队退回变卖。太平天国失败后,闽浙总督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局,制造军舰。两江总督曾国藩、江苏巡抚李鸿章也让从事军火生产的江南制造局建造军舰。之后,便有了在洋务派的一致努力下“海防”之论压倒“塞防”,晚清政府决心加快建设海军。
海军基地是海军舰队驻泊、补给、修理的场所,优良的军港对一支海军来说相当重要。早在北洋水师筹建之时,李鸿章就已开始着手准备建设北洋水师的海军基地。在经过数次实地勘查后,他选定了在旅顺和威海卫两地建设海军基地,并认为“纵览北洋海岸,水师扼要之所,惟旅顺口、威海卫两处,进可以战,退可以守”。
旅顺就是旅顺口,旅顺口区,是辽宁省大连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大连旧市区,距离32公里。有海岸线长169.7公里。汉代时属沓氏县。东晋时名“马石津”。隋唐时谓“都里镇”。元代时称“狮子口”。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马云、叶旺二将率军从蓬莱乘船跨海在此登陆收复辽东,因海上旅途一帆风顺,遂将狮子口改名旅顺口,一直沿用至当代。1880年,李鸿章在此经营多年,建成北洋水师舰队的主要基地。
威海卫位于今山东半岛东北端威海市,是一个海防卫所,濒临太平洋黄海海域外海,距离烟台青岛都在百公里之外,西连宁海州(今牟平),距离蓬莱百公里左右,为拱卫京津海上门户(威海距离京津1千里左右)。海岸线长985.9公里。汉初时,威海叫“石落村”,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后来又称为“落柑村”。1398年,明朝为防倭寇侵扰,设立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威海之名即由此而来。1875,威海卫始建炮台,后设北洋水师提督署,驻水雷营,置制造所和水师学堂等,于海湾南北两岸和刘公岛、日岛、黄岛等地新筑炮台多座,成为海防要塞和北洋海军基地。
随着旅顺基地和威海卫基地的建成,旅顺成为了北洋水师的维护、修理基地,威海卫则成为北洋水师的永久驻泊地。旅顺、威海卫两个基地仿佛巨人的两臂,环抱渤海,形成了对京畿地区的钳形防卫网。而这在军事地理上,也和我们今天的辽宁舰、山东舰的命名有着某种“巧合”。
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的命名与中国史上的三大海战有关也有人说,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的命名与我国历史上的三大海战有关。它们是:金旅海战;威海卫海战;马尾海战。是对这三次海战的纪念。
金旅海战和威海卫海战都属于甲午海战。甲午海战是指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战场主要在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威海、黄海北部。清军总动员约500营(约合25万人)投入战场;日军总动员24万,投入战场17余万。由于日本蓄谋已久,清朝仓皇迎战,以中国战败告终。战后,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结果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而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甲午战争爆发以后,日军在黄海之战中获胜,夺取了黄海的制海权,又在1894年11月下旬攻入中国境内,金旅海战开始于1894年10月24日,金就是金州,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旅就是旅顺。从战争开始至11月6日,金州城沦陷,再到11月22日旅顺口陷落,这场战斗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的关键一战。
当时,在日本第一军进攻鸭绿江清军防线的同一天,大山岩大将指挥的第二军两万五千人在日舰掩护下,开始在旅顺后路上的花园口登陆。由于李鸿章一心要保旅顺港,清军便没有在此处设防。日军的登陆活动历时十二天,清军竟坐视不问,只有当地的农民自发抗击日本军,暂时拖住了日军的行动。11月6日,日军击溃清军连顺、徐邦道等部,进占金州。7日,日军分三路向大连湾进攻,清军守将赵怀业闻风溃逃,日军不战而得大连湾。日军在大连湾休整十天后,开始向旅顺进逼。
防守旅顺的中国军队共计1万余人,但是派系混杂,指挥不一,面对汹汹而来的日本侵略军,各部将领手足无措。11月21日,日军向旅顺口发起总攻,次日,李鸿章经营近20年,耗资达数千万两白银的战略重镇落入敌手。大规模作战结束后,很多清军爱国士兵自发在船厂、机器局、旅顺城内各处与日本军队展开艰苦卓绝的巷战。由于旅顺的中国守军防御顽强,日军损伤惨重,自11月21日至24日的4天内,日军对旅顺全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血洗全城,中国同胞近2万人遇难。
占领了旅顺,日本大本营鉴于渤海湾即将进入冰封期,不便于登陆作战,遂决定暂缓执行进攻直隶的平原作战计划,而将战略进攻方向转至山东半岛,海陆配合攻占威海卫,企图歼灭黄海海战后撤退到此地的北洋海军。这也就有了威海卫海战。
威海卫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在山东半岛抗击日本陆海军侵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本的最后一战。北洋水师在此战中全军覆没。以慈禧为首的统治集团遂向日本乞和投降,派遣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前往日本和谈。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甲午中日战争结束。
马尾海战是中法战争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884年8月23日。当年7月中旬,7月中旬,法国海军中将孤拔率舰队以“游历”为名,驶进马尾军港。闽浙总督何璟、船政大臣何如璋等,在李鸿章对外退让妥协政策的影响下,深恐得罪侵略者,影响中法“和议”和列强“调解”,不但不施防范,反而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对前来准备进攻中国海军的法国舰队以“友好的接待”。
8月22日,孤拔接到法国政府的攻击电令后,于当晚下达了次日开战的命令。福建海军被击沉击毁军舰9艘,另有一批旧式水师战船被击沉,官兵阵亡700余人。战斗持续了40余分钟。随后数日,法舰又轰击了福建船政局和闽江下游两岸炮台,使其遭受严重破坏,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
这三场战斗都是我们落后挨打、任人宰割的血泪历史的见证。也有人说,在这3场悲壮的海战中,参战的主角实际上基本都是福建人,也是我们将第3艘航母命名为福建舰的原因之一。今天这些历史已经离我们远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它忘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将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外不愧人、内不愧心,在实干奋斗的精神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一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