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经历了一次大的开胸手术,今年春季原本打算让孩子办休学,到秋天开学留个五年级,孩子不同意,医生也说可以正常上学,今天看着孩子开开心心去上学,满眼都是心疼。孩子比我想象的坚强,也比我想象的爱上学。虽然这些年没少为他的学习吵架,以至于在我的意识里,这孩子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从上幼儿园开始,我们都是最后一个去学校的,每天早上起床困难户,叫了半天还在被窝里,起床了磨蹭,不好好吃早饭。学习更不用说了,一二年级还凑合,三四年级字写得他自己都不认识,考试成绩过山车,竟然还考过不及格,老师经常告状不写作业,上课小动作多,每次给辅导,更是气得吐血,任凭我讲得天花乱坠,他依然是一脸懵逼,一做就错。去年秋天五年级,暑假复查知道他马上要做二次手术,就决定逐渐放养,不再逼他学习,心想做完手术休学半年,五年级留上一级。
孩子手术期间,在北京医院呆的一个月的时间,除了身体的原因,所见所闻也更坚定了以后不再鸡娃。
对于普通家庭,尤其是底层家庭,对孩子最好的托举不是读书,不是卷学习。在北京这家医院,接触的医生甚至包括护士,基本上第一学历都是清北的本科,医生基本上都有国外著名大学留学经历。居住在医院旁边的民宿里,开民宿的大姐是北京土著,聊天期间她说你们外地的以为我们北京的孩子考大学容易,其实北京更卷,优秀的人才太多了,各省的学霸都集中在北京,她们作为北京普通土著家庭,族上留下了的房产红利已经基本上被吃光了,资质平平的孩子考了外地的大学,以后想在北京就业买房和外地人一样难。高考绝对是高智商玩的游戏,只有不到1%之一的人能在这场游戏中脱颖而出,在现在竞争这么激烈的环境下,我深知自己的孩子不过是个普通孩子,没有过人的智商,以后走高考这条路难度极大。最简单的初中考高中,体育加试分数就会和正常孩子差下一大截。想要上一个好高中就要付出比正常孩子多几倍的努力。即使考上了大学,将来就业还是个问题,且不说别的,最直接的考公就没有资格。所以我不会把关注点不会只放在孩子的学习上,不会过分在乎孩子的具体成绩,但在乎孩子的学习习惯。孩子的成绩可以平庸,但是必须养成阅读能力、逻辑思维、流畅表达、持续进化自己的能力。最关键的是绝对不能从小就被手机、电脑和平板捆绑。孩子在正常上学这个主线外,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寻找大大小小的支点,以不同的力量撑起孩子对生活的热爱,让她获得源源不断的滋养!
1️⃣ 生活支点🔸劳动:每天晚上吃过饭做完作业带孩子出去散步,他的任务是拎垃圾,每个周末打扫卫生,刷马桶是他的任务,寒暑假期间洗碗,扫地。干家务除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意识,也让他明白干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购物:每次去超市给孩子20元零花钱,买零食买玩具他随意,一次花不完了可以累计,让他从小养成花钱有计划,不大手大脚。.2️⃣ 情感支点🔸幸福储蓄罐:每周我们两个人写一件感到幸福的小事放进储蓄罐,每个月定期拿出来看一下,互相分享喜悦。🔸角色互换:每个周日,我们两个角色互换,让孩子当妈妈安排家庭生活,体谅妈妈。3️⃣ 知识支点🔸语文:每天早餐前15分钟早读,以课本学习内容为主。🔸数学:每天限时做一页口算计算练习,保证速度和正确率,预习新课。🔸英语:目前没有好的方法,学会书本上的。.4️⃣ 兴趣支点🔸户外活动:坚持“户外”一直是我个人育儿的大思路,每天晚饭后散步一小时,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十年,周末节假日带孩子去田间地头或者农村老家,看看植物的生长,动物的习性,花草的芬芳,云朵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广泛阅读:不弃微末,久久为功!孩子特别喜欢读书,不管什么书都能看得津津有味,个人始终认为书能带给一个人精神世界的东西是其他任何东西代替不了的,尤其是这么小的孩子,经历过两次大的开胸手术,而且以后他的人生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我都希望他能在书中找到治愈自己的力量和方法。一直认为,现代社会一个人出身不好、学历低不可怕,资质平平也不可怕,工作卑微收入低也不可怕,只要他愿意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能够给予他人尊重温暖的同时,内心不滋生诡异的戾气,然后耐心雕琢进步自己,敢于不断的学习和尝试,那么,命运一定会眷顾他的,迟早。
而作为一名单亲妈妈,对于孩子的托举,就是给予他爱的滋养、源源不断的力量和终身受益的习惯!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有养活自己的本领和生生不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