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航智能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证下来了,A股公司全梳理

嘉嘉看商业 2025-03-31 03:41:12

来了!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运营合格证(OC证)下来了!

中国低空经济迎来历史性突破。

2025年3月29日,中国民航局正式向亿航智能颁发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运营合格证(OC证),标志着EH216-S完成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运营合格证(OC)“四证集齐”,成为全球首个具备完整商业运营资质的载人航空器。

此举意味着中国低空经济正式迈入规模化商用阶段,预计2025年下半年EH216-S将在广州、合肥等地开启常态化服务,推动“空中公交”从概念走向现实。

这个推进很快,想想我们还在炒着低空经济的概念,本来还是预期,想象力的存在,现在就实实在在的成为产业开始推进了!

这就是执行力,自信力,科技的进步力的体现!

一、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程

1. EH216-S核心参数与场景应用

性能指标:最大航程30公里,续航25分钟,最高时速130公里/小时,可搭载2人,采用全冗余设计保障飞行安全。

应用场景:首批服务聚焦低空观光(如广州塔航线)、城市通勤(广州至深圳短途接驳)及紧急医疗运输,未来规划扩展至物流配送领域。

定价与产能:单机售价239万元,2024年交付216架,2025年产能预计突破500架,目标覆盖全球14个国家的运营需求。

2. 商业化里程碑

基建布局:广州计划建设5个枢纽型垂直起降场及100个常态化起降点,合肥骆岗公园等景区将率先开通低空游览航线。

运营模式:用户可通过手机App预约飞行,单次观光票价预计300-500元,初期以政企合作为主,逐步向公众开放。

二、产业链协同:四大核心生态圈

1. 能源与动力系统

国轩高科:供应全球首款航空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支持-40℃极端环境运行,2025年产能1GWh,可满足亿航80%电池需求。

英搏尔/卧龙电驱:前者为EH216-S主电机核心供应商,后者提供航空级备用电机,技术适配eVTOL高功率密度需求。

2. 材料与制造

宝钛股份:采用钛合金3D打印技术制造机身框架,复杂构件良品率超95%,减重30%的同时提升结构强度。

广电计量:国内唯一CAAC/EASA双认证检测机构,主导EH216-S适航检测,缩短全球认证周期40%。

3. 场景运营与文旅融合

岭南控股:独家运营广州塔低空观光航线,2025年计划开通10条景区航线,预计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西域旅游:合资公司“天疆旅游”布局新疆5A级景区航线,探索“低空+文旅”新模式,目标客单价提升至2000元。

4. 软件与空管系统

中科创达:定制UAM(城市空中交通)操作系统,2024年完成系统联调,支撑亿航全球机队智能调度。

四川九洲:推动军用空管雷达技术民用化,参与低空航路规划,提升飞行器集群管理效率

三、行业影响与未来挑战

1. 市场机遇

政策红利:2025年《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明确支持低空经济,目标2030年建成多层次起降网络,培育万亿级市场。

经济效应:东吴证券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旅游市场规模将超60亿元,eVTOL物流运输潜在需求达120亿元。

2. 技术挑战

安全验证:载人飞行需累计超10万架次无事故记录,当前EH216-S已完成6.4万次安全飞行,仍需持续验证长期可靠性。

适航标准:国内自主研发的飞控系统、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尚未经历极端气候(如强风、暴雨)下的全场景测试。

3. 生态协同

竞争与借鉴:万丰奥威等企业加速eVTOL整机研发,技术路线多元化倒逼亿航优化成本(当前单机成本约180万元)。

资源整合:中信海直探索共享直升机运维体系,为低空运营降本30%,推动行业标准化

低空经济时代的“中国范式”

亿航智能的“四证集齐”不仅代表技术突破,更意味着中国在低空经济规则制定权争夺中占据先机。通过“技术自主+生态协同”,中国有望在2030年前形成覆盖制造、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优势,引领全球城市空中交通革命。然而,安全性验证、成本控制及国际标准接轨仍是下一阶段的关键课题。

(本文数据来源:中国民航局公告、企业公开信息及行业研报,不构成投资建议。)

0 阅读:0

嘉嘉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