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导体家族又引来了强有力的成员!

前两天,上海的半导体展览上,一家新企业出圈了!新凯来公司携刻蚀、扩散、薄膜、物理量测等六大类工艺及检测装备亮相上海国际半导体展览会。
经过这几年的国产替代大开发,很多的空白被填了!也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成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541亿美元,同比增长28%,其中光刻机相关设备占比超35%。以下从技术突破、核心企业及行业趋势三维度展开分析。
一、技术突破与产业意义
1. 新凯来六大设备矩阵
工艺设备:刻蚀、扩散、薄膜设备覆盖芯片制造前道核心环节,制程精度达7纳米。
检测设备:物理量测、X射线量测、光学量检测系统实现缺陷检测效率提升40%,打破KLA、应用材料垄断。

2. 协同效应释放
新凯来技术突破带动国产光刻机整机研发周期缩短30%,上海微电子28纳米浸没式光刻机预计2025年底量产。
产业链成本优化:关键设备国产化使晶圆厂设备采购成本降低15%-20%。
二、核心企业成长力解析
1. 精密零部件与材料供应商
富创精密(688409)
核心价值:为光刻机提供基板、腔体等结构件,7纳米工艺零部件良率提升至98%。
业绩验证: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62%,上海微电子订单占比超40%。

新莱应材(300260)
技术壁垒:真空系统满足光刻机特殊气体环境需求,7纳米制程产品通过ASML认证。
增长动能:2024年半导体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8%,带动净利润增长5.73%。
江丰电子(300666)
国产替代:超高纯金属靶材打破日美垄断,5纳米芯片用钽靶材进入中芯国际供应链。
爆发潜力: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增56.9%,靶材市占率突破25%。
2. 设备与工艺配套企业
北方华创(002371)
全链布局:刻蚀、薄膜沉积设备与新凯来形成技术互补,2024年新增订单超200亿元。
数据支撑: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32.6%-52.6%,28纳米设备交付量同比增长70%。
蓝英装备(300293)
清洗技术:为ASML、上海微电子提供光刻机精密清洗方案,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61.5%。
产能扩张:沈阳基地新增产能50%,服务国内三大存储芯片项目。
3. 系统集成与场景创新
海立股份(600619)
跨界突破:制冷技术迁移至光刻机冷却系统,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125.69%。
协同效应:与微电子装备集团合作开发浸没式光刻机温控模块,良率提升至99.5%。
同惠电子(833509)
检测赋能:功率半导体测试设备适配第三代芯片产线,2024年净利润增长30.84%。
技术延伸:开发光刻胶厚度在线监测系统,检测精度达±0.1纳米。
三、行业趋势与挑战
确定性机遇
政策红利:2025年“半导体装备专项基金”规模增至500亿元,光刻机研发补贴比例提升至50%。
技术融合:中科院193纳米深紫外激光光源突破,推动DUV光刻机自主化率提升至60%。
我们要EUV,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