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怎么办,郭海燕给你六个消除艾滋病恐惧心理的建议

恐艾干预心理 2025-02-14 23:16:48

郭海燕很多时候在中心每周在线答疑的时候说的很清楚,恐艾的核心不在于艾,而是在于恐,恐艾是一种对艾滋病过度恐惧的心理状态,而不是一个糟糕至极的结果,是心理状态没有经过有效指导和规划,才意识不到是心理出了问题,甚至反思为什么明明没有艾滋病感染风险,还觉得十分害怕了。

郭海燕想给咱们恐友们提供一些应对恐艾的模型,虽然每个恐友情况不一样,但是大体还是有一些相似之处。

恐艾要脱恐,方法永远大于说教

第一,恐友必须架构认知系统,正确认识艾滋病了解传播途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一般的日常接触,如共用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并不会传染艾滋病。只有通过专业机构或者专家系统归纳知识点,并正确掌握这些知识,才能避免因不必要的误解而产生恐惧。

第二,成长和自我认识感染风险,恐友很多时候在网上和其他人聊天,并见人就问,丧失了自己稳定的参考系统,以至于帮别人评估问题就说没事,一说到自己就是有很大的风险,丧失了客观。一定要结合客观事实评估自己的行为是否真正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如果没有与艾滋病患者发生高危性行为、没有接受过不安全的输血或使用过不洁注射器等高危行为,感染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郭海燕走进社区普及精神心理疾病知识

第三,在中心自助学习,一定要利用老师们写的有关恐艾心理方法的内容,行动的效果永远大于只想不做,积极调整心态自我调节,尝试通过一些方式来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比如进行深呼吸练习,慢慢地吸气再缓缓地呼气,让身体和精神逐渐放松。也可以培养兴趣爱好,像绘画、阅读、听音乐等,转移自己对艾滋病的过度关注,将注意力投入到更有意义和乐趣的事情上。

第四,利用和老师的一对一强化给心理暗示,可以询问老师其他人怎么脱恐的,而不是靠几个都没有彻底脱恐的恐友相互按照自己认为可能脱恐的方法去脱恐,比较典型的是,大家都是检测吧,检测就一定能脱恐,的确检测对脱恐有促进作用,但是检测不能解决心理问题。利用老师给出正向案例经常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告诉自己为什么 “我没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我很健康”,通过正面的自我激励,逐渐改变对艾滋病的恐惧认知。

第五,寻求帮助咨询专业医生,如果恐艾情绪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风险评估可以找感染科医生,恐艾引起的心理痛苦和社会功能失调建议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有经验的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这个过程沟通会花掉不少时间和精力,千万不要认为随便问句能不能排除,对方一个保证就是脱恐方法。经验丰富的老师能提供专业的建议和帮助。比如感染科医生可以从医学角度详细讲解艾滋病的知识,解答关于感染风险等方面的疑问;恐艾心理医生则可以运用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法,如精神分析和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调整对艾滋病的不合理认知和恐惧情绪。

我们愿意在现实世界给您更多的抱持

第六,可以在接受恐艾严重程度评估以后考虑是否加入互助小组,互助小组有利也有弊,可以寻找一些有专业管理有规章制度的恐艾者互助小组,与有相同经历的人交流和分享感受。在互助小组中,大家可以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启示和力量,共同克服恐艾心理。如果互动小组里有故意传播消极信息的,一定要杜绝这样的恐惧情绪进一步扩散。如果在互助小组里弊大于利的话,恐艾症状持续且严重,一定要及时离开互助小组,转而寻求老师们的一对一专业帮助,以便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心态。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