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喜欢迈巴赫,车太长不好停。当然还有别的原因,不光车贵买不起,甚至白送也养不起。
我最喜欢我的小电动,视线又好,骑行、停车都很方便,还不用保养。当然也有缺点,冬天会冷一点,夏天会热一点,刮风下雨会难受一点。
喜欢不喜欢,这种看似很主观的东西,其实也蕴藏着诸多客观因素。当客观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主观意愿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
小时候喜欢吃水果,能吃个香蕉、桔子,都能高兴到不行。甚至有的时候冰凉冰凉的,也顾不了那么许多,多吃一口是一口。
年轻的时候喜欢喝饮料,甜甜的,凉凉的,喝一口那叫一个爽。即使是捉襟见肘的时候,路过卖饮料的小摊,也会忍不住扭过头去看一眼。
后来喜欢喝茶,喜欢那种苦味过后的回甘,喜欢那种不言而喻的香气。有时候在朋友那里遇到一盏好茶,明明有很重要的事去办,也忍不住会坐下来多品鉴几口。
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随着年龄的变化、阅历的增长,也都在发生着变化。事实就是如此,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有些喜欢,直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就变得不那么喜欢了。很多喜欢,只不过是像叶公那样,只停留在口头上就好。真到那个时候,真喜欢不起来,也挺尴尬。
前几年喜欢上断舍离这个词,觉得是一种很好的境界,觉得只有开悟了的人才能做到。其实也不尽然。很多时候,所谓的断舍离,也不过是客观和主观的冲突结果。所不同的是,有些冲突我们能感受到,有些冲突感受不到。
不喜欢迈巴赫的人很多,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买得起的,一种是买不起的。买得起的人,说起这话或许会云淡风轻。买不起的人,说起来总是觉得酸溜溜的。哪怕是真心话,不免也会酸溜溜的。
喜欢不喜欢,原本不需要基础的,但现实是一定有基础的。有了基础的喜欢或不喜欢,大抵排除了一部分影响因素,相对真一些。
我也问过我自己,笃定是不喜欢迈巴赫。确实也是因为车太长,不好用,也不好停。但是如果条件允许,能有一个专职司机的话,也不是不能坐。我们很多时候不去探究事实的真相,喜欢张口就来,大概是看不到事情的本质。
断舍离的那段时间,删除了一些所谓的好友,一些在我看来不算好友的好友。朋友圈清亮了许多,也没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信息了。久了就会发现,其实没有任何影响。该是啥样还是啥样。所谓的意义,并不因为某个行为而出现。
断什么,舍什么,离什么,大概也离不开客观现实。看似主观,离开现实客观,就会变成虚无缥缈的东西。有些断,是主观上的断,还有很多断却是客观影响不得不的断。这其实是有分别的。
很多东西,来之不易就是来之不易。等到断舍离的时候,即使想到了来之不易,也未必会去珍惜。有一种断,是清心寡欲的断。有一种断,是不得不的断。至于是哪一种,还要结合客观来看待。
我不喜欢迈巴赫,有自己主观上的不喜欢,但更多的还是客观因素,确实也不允许去喜欢。喜欢也是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