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火爆一时的飞盘运动趋于理性后,又一批人手持“盾牌”“大棒”,挎着“弓箭”“标枪”,走进足球场。虽然还没有当初飞盘的群体规模,但这群人的“凶悍”程度也让踢球的人不敢“靠近”。
最近,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中出现了一群年轻的男男女女,他们任意组队,把球场当“战场”,用轻量化的“冷兵器”演绎起古代的“战场厮杀”。
这一新款户外竞技类游戏尚未统一命名,最多的叫法是“兵器格斗”,各地的规则也有些许差别,但它在年轻人群体中已颇受欢迎。
解压、社交是这款游戏最吸引参与者的地方,而该运动的创始人和组织者则希望,通过这项运动的普及,让民众爱上中国传统武术。
01 现场:“混战”后
仅剩下一名女战士
11月11日,寒风中的国家曲棍球训练中心正上演着一场“沙场秋点兵”。二十几个年轻人分成两组手持兵刃“混战”。
当然,你也可以不把它看作一场战事,而只是一场游戏。
游戏的原则很简单,就是用所持的“兵器”歼灭对方。“歼敌”的标准也不复杂,击中有效部位——头和躯干,就算赢了。
而这些年轻人手里的“兵器”,虽然长短大小都是按照古代兵器打造的,但材料都为软胶和海绵。玩家一律带着硬质头盔和面罩防护。
参与者都要戴好头盔和面罩
“兵器”有近战用的“短刀”“短剑”,也有“长剑”“长矛”,更有“弓箭”和“标枪”。玩家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分配“武器”,安排阵形、设定战术。
当天的这次活动是个新手局,一多半来参加的年轻人都是初尝试,且大多没有搏击、格斗或剑道等专业训练基础。老玩家们给新手们演示了“弓箭”试射,以及“剑盾”、“长兵器”的使用方法,随后“战争”正式开始。
红白两方各由十余人组成,每人根据规则选择自己擅长的“兵器”,双方站在球场两端,比赛开始后,浩浩荡荡地列开阵势走向对方。
当双方走到相距大约5米的地方,局势陡然紧张起来,双方的先锋队伍已“短兵相接”,各自举起“盾牌”遮挡在前胸,不停地用“刀剑”向前试探。
这时,红方各有两个“战士”从两侧包抄过来,白方马上分兵应对。
一场球场上进行的“兵器格斗”
随着一方的突然发难,一场“混战”开始。有持“双刀”的玩家连连进攻,“砍”中数人。有拿“长剑”的玩家正欲出手,反被对手从背后偷袭。有玩家被多个对手包围后退到场地边缘无路可走,有玩家仗着体能优势快速躲闪逃避被追。
“红10被击中,下。”“白色6号,下。”值场裁判会一直关注玩家们的攻守进展,随时报告局势。
到了第一局歼灭战的最后,白方只剩下一名穿灰色运动衣的女战士,而她面对的则是红方三人: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一个女战士和一名男战士。
白方的女战士手持双刀,一边后退守住门户,一边寻找“战机”。她先是利用“双刀”制住红方女战士,而后又拿下小男孩,战局随之扭转,坚持到了她和红方男战士的一对一决胜局。
红方男战士身材敦实,明显有力量优势,双方谁也不敢轻易出招,绕着圈子游走一番后,男战士突然出招,白衣女战士因体力不支而没能把对方的“长剑”架出,于是双方的“武器”绞在了一起。
裁判叫停比赛后,询问双方是否有被对方击中。白衣女战士主动举手示意,是对方先触到了自己。
虽然在一对三的情况下没有“反击”成功,但白方女战士还是赢得了一片掌声。
随后,双方又尝试了加入“长矛”和“弓箭”的攻防战。红白双方各有胜负,双方摘掉头盔时有的气喘吁吁,有的意犹未尽。
白衣女子坚持到了决胜局
02 玩家:运动解压
还能顺便社交
“根本就看不到‘弓箭’从哪里射来,自己就壮烈‘牺牲’了。”一位玩家说,冲锋时,他按照老玩家的指导,降低重心,左右游走,还用“盾牌”护住了前胸,但还是很快就感觉腿部被射中了。
几局下来,这位玩家明显有些“血槽”告急。参加这项运动,他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战争太残酷了。”
在歼灭战最后一对三的女战士贝贝觉得,这项运动对体力和脑力都有很高要求,甚至对脑力的考验更大。
她认为,“兵器”的搭配很有学问,场上不但要时刻观察四周,还要注重团队合作,同时每个人都要根据自身特点找好角色,“我一开始以为就是瞎胡闹打着玩,后来感觉很像电子游戏,真的很讲究配合和策略。”
贝贝本身是个常年坚持运动的体育爱好者,除了时常去健身房,也常打羽毛球,自认为体能还不错,但打完一局,她明显感到身体负荷很大。
这一次,贝贝是和老公以及几个朋友一起来体验的。她的几个朋友先在网上看到了“冷兵器格斗”的视频,得知北京有俱乐部也在搞活动,便专门从天津过来玩,这次活动后几个人都觉得不虚此行,打算有机会还会参与。
贝贝的老公事后总结,这项运动其实有一些取胜的技巧,就是要合理布置己方的队形,不要被对方从两侧迂回的人吸引,导致“兵力”分散。
贝贝觉得,这项运动特别适合年轻人社交,特别适合结伴而来或者朋友聚会,大家一起组队来完成一场“格斗”会很有趣。
轻量化处理后,侧重安全的“兵器”
小米也是和男朋友一起来参加“格斗”的,来之前她已经做好了被打疼的心理准备。不过,“开战”后她发现,这项运动的安全性还是挺高的,有头盔保护,“武器”也都是软质的,最可能发生伤害的是移动时摔倒或崴脚。
活动开始前,小米很认真地接受了老玩家的指导,一开始她习惯把“盾牌”放在胸前保护自己,后来明白要用“盾牌”格挡住对方的“兵器”才能更好地进攻。靠着现学现卖,她也拿下了不少人。
小米认为,这个项目相当解压,而社交属性则是这项运动能快速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此外,这项运动的规则照顾了所有人,几乎没有性别的差异,任何性别年龄的人都能有很好的参与感。
小米的男朋友成源是一名武术爱好者,学过形意拳和长枪的他在活动中算得上游刃有余,也成了本次活动的“击杀王”。
但成源认为,这项游戏对于“练家子”来说也不会占太多便宜,尤其是如果大家都玩熟了以后,有武术基础的人的优势反而会缩小。因为当相互之间熟悉后,战术的作用会被放大。
从武术爱好者的角度来说,成源也很推崇这项运动,他觉得这项运动给了像自己这样的武术爱好者一个实战的平台,“我学过武术后,找不到合适的表现出口,这项运动里有一对一,也有团战,可以让我们武术爱好者放手一搏大展拳脚。”
“兵器格斗”项目更侧重运动性和趣味性
成源认为,这项活动目前才刚刚兴起,未来的走向无论是竞技还是普及,对于当代社会的年轻人强健体魄都有帮助。此外,它还能够增强民众保护自身的技能和意识。
“活动中我发现,有的玩家完成‘击杀’后就放松了,结果就被身旁的对手刺到了。如果多参与这项运动,在现实中万一碰到什么突发的危险,可能会更好地保护自己。” 成源说。
03 创始人:唤醒中华
传统武术文化
“唤醒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是这项运动创办的初衷之一。大潘是这项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身材高大的他本身是武术爱好者,也是体育行业的工作者。
一直以来,他觉得现代武术有竞技、有表演、有健身,但年轻人学习的往往却是来自国外的拳击、击剑、跆拳道等。
“我们作为武术传统国家却没能传承下来让民众乐于参与的武术项目,这让我心有不甘。”大潘说。
于是,从2017年到2019年的三年时间里,大潘自掏腰包到河南嵩山、河北沧州、广东佛山及上海、山东等传统武术之地的武馆、武校考察。
他发现,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传统武术严重脱离了市场,大众体会不到参与感,武术被局限在了老年人健身和运动员竞赛两个小领域,而大量的武术爱好者没有方便活动的平台。
“击剑、跆拳道为什么好招生?因为人家上来都是有趣味性的,台阶也低一些,小孩子愿意学。所以,武术也要放低身段,到民间去。”大潘说。
“兵器格斗”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参与者
考察结束后,大潘和几个朋友开始研究能让民众接受的武术运动项目,他们给这个项目起名为“综合兵器格斗”。项目的原则是让所有人都能参与,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够在其中找到快乐。
由于大家都是从事体育方面的工作,规则的初版很快便制定出来。规则提倡老幼皆宜,要让女性、小朋友或身体素质并不出色的人也有机会存活下来。
后来,大潘又找到搞电脑游戏开发的朋友,对项目规则进行了游戏化修改,借用游戏中的赋分形式,规定各种“兵器”按照长短、轻重、攻击远近的不同给予不同分数,每个参与者可以自选“兵器”但总分不能超过8分。
在“兵器”的设计上,大潘和朋友们也是煞费苦心。他们先是查阅史料,按中国传统兵器的大小和长短来设计外形,然后进行对应的轻量化改良。
为了保证安全,他们对各种攻击型“武器”的内芯进行了切割,以保证过分用力后,“武器”切割部位先断裂而不会伤到使用者。
“我们希望这些‘武器’就跟足球、滑板一样便于携带,放在背包里或后备箱里,方便随时约上几个朋友玩一场‘格斗’。”大潘说。
方便携带且安全的格斗器具
本来计划在2019年底发展开来的项目,因疫情延后了三年。三年里,大潘和同伴们也没闲着,一直在完善规则。他们找来专业运动员、运动爱好者和完全没有运动基础的上班族分别进行体验,对不同运动能力的人在活动中的运动表现做评估,以便让更多人能参与进来。
今年春天之后,“兵器格斗”项目逐步推广开来。很多年轻人通过网络了解到这项新的社交运动,尝试和体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已办的活动则大多在五人制足球场、橄榄球场或曲棍球场进行。
“其实并不是我们‘抢占足球场’,主要是五人制足球场的场地大小合适,而且两个禁区恰好可以当作我们的阵地布置人力,球场周围一般还有铁丝网可以避免我们的‘兵器’飞到外面。”大潘解释说,“兵器格斗”项目其实对场地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在哪里都可以玩。
有一次,他们在网球场搞活动,还吸引了旁边训练的日本网球教练,日本教练也对这个多人参与的运动很感兴趣。
目前,大潘和朋友们成立了“将战综合兵器格斗”俱乐部。现在,三家俱乐部组成了名为WMC的联盟,联盟中的俱乐部可以互相比赛,选手也可互认积分。同时,上海、南京目前也都有了从事类似项目的俱乐部。
上海“冷兵器攻防战”的创始人“杜蒜头”(网名)介绍说,他们是从2022年开始尝试玩这个项目,当时也是他和几个练武术的朋友找不到合适的演练武术的平台,在一起玩攻防箭项目的时候受到启发,然后参考了国内外各种类似的游戏,制定了游戏规则。
“兵器格斗”
今年夏天起,他们以俱乐部的形式开始在市场上推广。据其介绍,他们的“冷兵器攻防战”与北京的“综合兵器格斗”的规则大体相当,只是在某些细节方面有所差异。
“这个项目如今方兴未艾,出现不同的流派和玩法很正常,就好像同样是打麻将牌,有四川麻将、北京麻将、广东麻将,但最后还是会有一个统一的规则成为麻将竞技运动。”
对于上海和南京出现的同类型活动,身为“将战综合兵器格斗”俱乐部主理人的大潘也认为,从让民众接受武术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任何一项游戏或者运动的规则都不应该是封闭的,不能只属于某个俱乐部或某些个人。
大潘认为,作为一项新兴运动,要让游戏规则在实践中逐步改良,取长补短,最后才能更好地被大众接受和传承,“这本身也是我们的初衷,就是让人们喜欢上中国传统武术,唤醒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一场“兵器格斗”即将开始
文并摄 | 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子渊
统筹 |林艳 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