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强者,人抬人;弱者,人踩人。”
一个人要变得强大,就不能自私自利,也不能单打独斗,而是学会依靠人,也给别人依靠。
就像老祖宗说的:“给人方便,自己方便。”
抬举他人,是给自己打造一个氛围良好的圈子,是顺着人性去处理社交关系。
01
抬举弱者,图他日后发达。
自古以来,我们就把“莫欺少年穷”当成一种美德。
年少的人,今天一事无成,不代表一辈子都这样,也许在他四五十岁的时候,就成了大人物。
等他成为大人物之后,你才去巴结,他多半是爱理不理的。你的行为,也是趋炎附势,令人讨厌。
他在没有出息的时候,你就帮他几次,那么你在任何时候去求他帮忙,都“不在话下”。
人在困顿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被感动的时候。落难时的一碗面,比富有时的一桌菜,更加珍贵。
在唐朝,李白进翰林院,成为了唐玄宗身边的红人。
李白写诗,得罪了杨贵妃,就被“赐金放还”。虽然没有了官职,但是名气很大,也结交了很多达官贵人。
李白走到并州,游山玩水,遇到一个叫郭子仪的小兵。
郭子仪因为违反了纪律,被关押了。李白见状,赶紧上前搭救。地方官员也卖个面子,得饶人处且饶人。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了,李白因为投靠永王,犯下了罪行。而此时的郭子仪,做了大将军,评判有功。
郭子仪积极周旋,李白因此被赦免部分罪行。
真的,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谁都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但是你要相信,每一个落魄的人,以后都有崛起的可能。
给穷苦的人一顿饭,给读书人一点资助。你开销不大,但是恩德极大。帮助了无数人之后,你随时随地都可以遇到贵人。
02
抬举虚伪者,满足他的虚荣心。
我们看过《皇帝的新装》,认为皇帝太愚昧了,居然不知道自己没有穿衣服。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前来欺骗皇帝的织工,利用了皇帝的虚荣心,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皇帝喜欢花里胡哨的东西,也喜欢大臣的追捧。织工借助这个特点,编了一个谎话:“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平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虚伪的人,你要是说了真话,他很不开心。你要是指出他的错误,他就和你翻脸了。
演员史蒂文森说过:“虚荣心很不容易死去;在某些顽固的场合,它甚至比它所依附的人活得更久。”
既然我们没有办法消除别人的虚荣,那就顺势说几句阿谀奉承的话,免得社交的氛围太尴尬。
平时,我们给人点赞,都包含一定的虚荣成分。只要不是捧杀、欺骗、算计,都是无伤大雅的。
我们保持自己的质朴,也不苛求别人变得真实,这就相安无事了。
03
抬举家里人,肥水不流外人田。
俗话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父亲拱起脊背,让子女向上走,到山顶去看风景;母亲如水,滋养子女的生命,让子女乘风破浪。这是父母托举儿女的具体形象。
父母爱儿女,付出很多,但是父母从来没有吃亏。一方面是父母老了,儿女能够孝顺,保障了父母的余生,不会太狼狈;一方面是儿女越来越有出息,父母更加骄傲,内心是愉快的。
同样,我们抬举兄弟姐妹。在他们创业的时候,借点钱,也去做点具体的事情。以后大家都可以依靠这一份事业,分得一杯羹,过上好日子。
我们抬举枕边人。给他点赞,支持他的事业。当他落难的时候,给予最好的安慰。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小家庭富起来,任何一个人都是获利者。
一家人,戒掉嫉妒、瞧不起、算计、拒绝帮忙等。形成互帮互助的格局,那么每个人都可以走得更远。后进的人,也会被先进的人拉着走。
04
抬举自己,打铁还需自身硬。
作家海明威说:“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
不管你对别人多好,如果你自己是烂泥巴糊不上墙的人,那就别谈什么社交了。就是你的家人,也会慢慢放弃你。
你要抬人,起码你应该有抬人的能力,而不是喊空口号。
战国时的苏秦,在鬼谷子门下读书多年,然后去秦国求发展。
他对秦王说尽了好话,还拿出自己的文章,但是秦王却摇头,说:“羽翼未丰。”
从秦国回到家,苏秦拿出书,继续研读,还写了更深刻的文章。之后,他就被燕国、赵国等君王欣赏,成为了有名的纵横家。
做一个有本事的人,读几本书,多赚点钱,也保持一份善良。你会发现,别人要抬举你,也就更愿意了,因为你是“可图日后发展”的人。
05
看过一个科普小故事。
不会做窝的雪雀,通常会去寻找鼠兔的洞穴,然后定居下来。
鼠兔也不排挤雪雀。因为雪雀懂得回报,会及时传递各种危险信号,让鼠兔及时躲避,保证了安全。
动物尚且知道“抬举”的好处,何况是人呢?
人在社会上混,真的不要总是一种“唯我独尊”的样子,也不要总是“巴结权贵”。每天都有举手之劳,也能给人笑脸,长期如此,你也会变成高人。
社交的意义,就是人与人互相照亮。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