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生,总有一些时候,无奈,无助,无力。
寒窗苦读十余年,却没有一举成名天下知。
处心积虑皆为子,子却不懂父母恩。
忙忙碌碌,为了几两碎银,却发现口袋空空。
常常看到一些同龄的人,一别永别,令人心酸。
人不是钢铁侠,总有一天会很累,尤其是遭遇挫折的时候,最累。
累的时候,建议你去黄州走一走,看看当地的几位名人,是如何改变心态的。
在游山玩水之中,以人为镜,找到心灵的力量。
01
王禹偁:做人端正,心就没有那么累了。
王禹偁是北宋的一个农家子弟,通过科考,走进官场。
他对自己做官的要求,就是:“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简单来说,就是敢说,敢做,敢当。
宋太宗在位的时期,天下太平,生活富足。
他却上书,反对奢华;到了灾年,主动降低工资,并且要求所有官员,减少一级工资。一番操作,把一大批官员得罪了。
庐州尼姑道安告文字学家徐铉和侄女有染,后来查明是诬告。地方官对道姑不予处罚,王禹偁果断上书,要求定诬告罪名。
宋太宗认为他多事,把他贬到商州。
折腾多年,他回到京城。
宋太祖的皇后过世,宋太宗态度冷漠。王禹偁上书,认为宋太宗应该尽孝,毕竟其皇位是接替哥哥的。因此,他再次被贬滁州。
到了宋真宗时期,王禹偁直接上书,指出两位宰相不和,因此被贬黄州。
他在黄州期间,写下大量的诗文,待了很长时间。后人送他一个别名“王黄州”。
三次被贬,但是他一点压力都没有,毕竟他是正义的化身。
行走在山水之间,他惬意地说:“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人啊,白天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只要你一辈子做善事,一直勤恳为民,维护社会正义的规则,那么你遭遇了任何事情,都不会惶恐不安。
只要你的心足够宽广,你会发现,一切的破事,都是小事。
因此,当你累的时候,就问一问自己,有愧吗?定期清理心灵里的杂质,把一切的恶意都删除。你一身正气,生活在任何层次,都底气十足。
02
苏轼:低配生活,赚钱就没有那么累了。
北宋大文豪的苏轼,沉沉浮浮大半生,写下一首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多次,第一站就是黄州。
因为官职降低,薪水也跟着腰斩。一家老小,吃喝都发愁。
一段时间,苏轼和家人借住在定惠院。
后来有朋友照顾苏轼,给他一些土地,靠耕种来改变生活。
苏轼和家人一起耕种,还修建了居住的小屋。
因为房子在东面的坡地,他就把自己的号,称为“东坡”。
有人还发现,苏轼省钱有妙招——把一个月的收入分成三十份,每天取一份,要是当天没有用完,及时放回去,这样一来,就是微薄的收入,还年年有余。
在改善伙食方面,苏轼把廉价 猪肉、鱼等进行改造,于是有了东坡肉。
苏轼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很多人累,就是缺衣少食,或者因为工作调动,跳槽等,导致收入减少。
如果有钱,估计一大批人,都不累了。
回到生活本身,我们一定要知道一个观点——钱是省出来的。
省钱的家庭,会有两个变化。
第一,一个月的开支少了很多,那么对于赚钱的要求,也就没有那么高了。赚钱的人,毫无压力。
第二,长期省钱,大家的习惯就好了,还形成了好的家风,子孙都不会学坏。
你发现自己收入减少的时候,子孙变好,家庭存款还多了一点,这还有什么累的呢?贫穷,也是一种幸运,是一场教育。
03
陈季常:夫妻同心,日子就没有那么累了。
河东狮吼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
故事的主角,就是陈季常。
北宋时,苏轼被贬黄州,常常去陈季常家喝酒。
陈季常住在黄州的龙丘,算是放弃功名利禄,隐居在此。夫妻靠耕种为生。
陈季常好客,苏轼好酒,因此喝酒到很晚,都不散席。
妻子柳氏在内堂,很是生气,故意摔锅打灶地骂将起来,在家的人都非常尴尬。
后来人们就把怕老婆的人称为“季常癖”;用“河东狮吼”来形容怕老婆的男子。
不过,正因为陈季常处处袒护老婆,才有了幸福的家庭。
就像苏轼在《方山子传》写的一样:“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如果你很累了,就和爱人一起出去走一走,想一想持家的方法。彼此打开心结,规划未来,很快就会有好日子的。
也许一辈子都穷,也没有地位,但是你有一个像样的家庭,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夫妻一起白手起家,一定是你后来最深的感慨;夫妻一起熬过低谷,一定让你感动到流泪。
当我们老了,一屋两人,三餐四季,这就是幸福。
04
走进黄州,看山水,读古诗,感怀时光流逝。
你会发现,一切让人疲惫的,都不值一提,拿起来如一座山,放下去如一缕风。
人生哪能事事如意,不过是0沉沉浮浮之中,总能自我宽慰罢了。
哲学家庄子说:“汝身非汝有也,何得有夫道。”
你当下拥有的一切,都是自然赋予的,很累的时候,那就把一切又交给自然吧。
一辈子,一来一去之间,别太较劲。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