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旷神怡

士人谈文化 2024-11-26 11:42:36

心旷神怡是一个汉语成语,其释义:心情愉快,精神舒畅。出自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我是一个世袭农民,祖祖辈辈种庄稼生活。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机缘巧遇,考上了中专学校。那个年代上学转户口,农业变成了非农业,也能吃上了皇粮,心情自然不一般。

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学的是基础课。学语文的时候,有一个词叫“心旷神怡”,老师让用这个词造句。我写的是:“当我登上学校的楼顶,看到周围空旷的原野,顿感心旷神怡。”(当时学校建在城外,学校周围少有建筑物)。

老师当时没有给我得分,说我用词不当,登上学校的楼顶,你感觉心旷神怡,至于吗?老师把我当成笑柄,把这个词拿到课堂上让全班同学来讨论。

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登上了学校的楼顶,我就是心情愉快,精神舒畅。有错吗?一个农民的孩子,祖祖辈辈都在农村,虽然我登的不是黄鹤楼,难道我第一次登上这么高的楼,心情不愉快吗?精神不舒畅吗?这是我的心理感应和体会,说出来了,有错吗?就是到了现在,我也不会承认错了。

请朋友们用“心旷神怡”造句留言,让我好好学习。

(我又想起了那句高中毕业时同学的留言:欲穷各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子非鱼。图片来源网络。

0 阅读:0

士人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