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甲辰龙年正月初五,老人说“龙年发不发,正月看初五”,正月初五有啥预兆?看看老祖宗的农谚怎么说?

正月初五,也被称为“大年初五”,按照过年习俗,过了农历正月初五,就没有了过年的一些讲究和禁忌,这天被称为“破五”,民间也叫做“送年”,“破”的是旧习俗,“送”的是“穷鬼”。
按照过年旧俗,正月初五“财神日”。正月初四接财神,正月初五要迎财神,把五路财神东、南、西、北、中迎入门,寓意着五路开财,八方进宝,财源广进,一年发发发。
按照传统老思想,古人认为正月初五是个吉日,掌握着人们这一年的运势。今日甲辰龙年正月初五,农村有经验的老人说“龙年发不发,正月看初五”,这里的“发不发”,指的是种地发不发财的意思,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龙年种地发不发财,就要看正月初五这天的天气。
今天咱们就一起看一下,老祖宗的农谚,是怎样预测的。

一、正月初五雪满天,今年种地定不沾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正月初五下的雪比较大,这年种地肯定不行。
老话“正月初五雪淋头,天寒地冰到清明”,正月初五这天降雪,寒冷的日子会持续到清明节,预兆着春天出现了“倒春寒”天气,会造成粮食欠收甚至于绝产,种地老农的收入也会减少,种地也就不发财。

二、正月初五动了流,老农种地不用愁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正月初五是个下雨天,雨水在地上流动,说明这年雨水充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种地的农民不用发愁,这年种地收入就会高,挺发财。
老话说“正月初五雨淋头,老农种啥啥都成”、“正月初五破了天,种田收入翻一翻”、“正月初五动了流,老农喝酒又吃肉”。

三、正月初五大晴天,老农收入添一添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正月初五是个大晴天,日头高照,晴空万里,这年庄稼就会大丰收,种地老农的收入就会增加。
农历正月初五,正是春天回暖的时候,这时晴天多,天气回暖就会快,有利冬小麦返青和春耕春种,为全年丰产丰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这些农谚都是古人经验的总结,从这些农谚中可以看出,正月初五出现降雪天气寒冷,说明天气反常,不利于农业生产,会造成粮食欠收,农民种地收入就会减少。正月初五如果下雨或者是晴天,则预兆着这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粮食大丰收,农民种地的收入就会翻一翻。
古人种地都是靠天吃饭,在没有现代天气预报的年代,都是靠多年的生产经验,来指导农业生产,并总结成农谚,一代一代流传至今。
从现代科学角度来分析,这些农谚还是有一定道理,万物都有变化规律,一旦出现了反常,都会给人类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只有正常的天气,才能给人类,带来丰衣足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