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讲究“对症下药”,治理国家同样要遵循“对症下药”的原则。然而,被网友们调侃为“阿根廷特朗普的” 米莱在登上阿根廷总统宝座后,大刀阔斧地开启了改革,也为阿根廷人喂下了一剂猛药。然而,这却是一颗难以下咽的药丸。根据阿根廷国家通讯社的报道,在米莱的一系列新政实施后,阿根廷先后有11个省宣布进入经济紧急状态。政府资金短缺,国内物价飞涨,百姓苦不堪言。毫不夸张地说,米莱刚刚上任一周,通货膨胀问题没有得到缓解,国家经济更是全面崩盘,米莱奉为神明的“休克疗法”完全成了灾难。
事实上,米莱之所以能够在此次大选中获胜,就是凭借着大胆创新的精神和不走寻常路的人设。毕竟,阿根廷人深受通货膨胀之苦多年,都期盼着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带领国人走出困境。对经济学研究很深的米莱采用“休克疗法”也不是一时兴起,因为这种改革方法在中、南美大陆有过先例。

此前,包括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和巴拿马在内,都曾经尝试通过“休克疗法”提振经济,其中,玻利维亚最为成功,有效遏制了国内的通胀,缓解了政府债务压力。殊不知,这种“休克疗法”在小国中能取得成效,却很难复制到经济体重更大的国家。以俄罗斯为例,苏联解体后,首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也曾尝试用“休克疗法”度过经济难关,但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在“猛药”治疗下却引起恶性反弹,GDP严重缩水、财政赤字猛增。最终,战斗民族无奈放弃了“休克疗法”。
和俄罗斯一样,阿根廷同样是区域性大国,更是南美第二大经济体。在“休克疗法”还处于实验性阶段,并不成熟的情况下,米莱就全盘复制并且大力度推进,受到的反噬效应可想而知。尤其是米莱的一系列过于激进的新政,如削减一半政府部门,大幅削减能源与交通补贴,暂停和取消公共基建项目等,直接让各地政府部门措手不及。
在疯狂寻求“节流”措施的同时,米莱政府在“开源”上也毫不冷静,仅仅是通过提升进口税、恢复个人所得税等方式,没有从经济根源上寻求新突破,这就造成阿根廷的财政危机和通胀危机进一步升级。尤其是在新的货币政策方面,米莱政府将本币比索贬值50%以上,而且未来每月将继续贬值2%,这个幅度相当炸裂,完全出乎外界预估。

对于阿根廷的未来经济走向,国际评估机构普遍给予悲观定位。目前,阿根廷国内多个省份都已经陷入了财政困境,甚至在今年年底前,一些省份的公务员工资将难以如期发放。由此飞来的负面效应,还将持续导致社会动荡和失业率上升,这就让阿根廷更为庞大的普通民众的利益受损。
事实上,在上任之后,米莱并没有全面兑现此前竞选期的承诺,在“休克疗法”落实上还是有所收敛。比如,最受外界关注的“关闭央行、采用美元”的新货币政策目前尚未实施。与此同时,在大刀阔斧改革政府部门的过程中,他依然保留了部分相对正统务实的内阁人员,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米莱的执政理念。不过,即便米莱想要亡羊补牢,也必须抓紧时间,因为目前阿根廷国内的反对浪潮正在持续升级。

据阿根廷媒体报道,目前阿根廷左翼势力对米莱新政的抵触力度最大。特别是在新政实施后,阿根廷左翼工会领导人已经召开了紧急会议,很有可能后续组织工人进行大规模游行示威,甚至引发罢工潮。与此同时,阿根廷内政部也和国内数十个省的省长、首都政府首脑召开会议,重点研究应对当下的危机。总体来看,米莱以“休克疗法”作为开局,已经动摇了阿根廷的国本,他的未来执政之路,也将必然荆棘遍地,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