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评选全球哪个国家的营商环境最差,有着“外企坟场”之称的印度绝对独占榜首,无可争议。“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这是网友们调侃印度的热梗,而现实中,很多企业遭遇的打击更是罄竹难书。近期,已经多次遭受的印度政府刁难的中国手机企业vivo再度惹上了“飞来横祸”。根据观察者网报道,印度政府以所谓的“金融犯罪”为由,强行逮捕了vivo印度分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莫须有”罪名的背后,是印度政府精心布下的“杀猪盘”。
可以说,在薅中国企业“羊毛”方面,印度政府是信手拈来。以擅自增加关税为例,只要有利可图,印度政府完全不顾国际法原则。2018年,眼看着中国手机企业掌控了印度手机组装产业的市场主导权,印度政府果断对进口设备征收20%关税,既让本国企业有了喘息余地,又让政府有了“创收”。这还不算,随着近两年中印在边境等问题上矛盾激化,印度政府开始加大对在印中国企业的打压,维护“国家安全”就成了屡试不爽的理由。

据初步统计,自2020年6月至今,包括了TikTok、WeChat、UC浏览器等在内,共有超200个中国手机应用程序被印度政府封禁,被卷入“税务风波”的中国企业更是不计其数。仅仅是在手机领域,按照印度财政部恬不知耻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6年,小米、vivo等中国手机制造商的“逃税”总额高达900亿卢比。
中国企业有没有逃税?印度的税收政策是否合理?对于这些合理质疑,印度政府从不给予正面回答,也拿不出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总而言之,印度所谓的税收政策以及对外企实施的管理监督政策,完全就是“废纸”的存在。只要动了杀心,印度政府随时可以施加政治干预,甚至还能随意推翻自己制定的法律。
在众多中国手机企业中,小米和vivo由于在印度市场风生水起,自然也是印度政府打击的重点对象。去年,vivo印度相关的119个银行账户就被印度电信管理局非法冻结,其公司总部还遭遇印度执法部门的突击搜查。今年10月初,小米和vivo还因为涉嫌“非法转移资金”被印度警方指控。此外,vivo印度分公司四名员工被卷入了“洗钱”风波。尽管vivo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相关问题,但印度政府根本不予理会。

事实上,在最初吸引外国企业进入印度投资时,印度政府是摆出了一幅“诚意满满”的嘴脸。靠着吸引外国企业,印度本土产业得到发展,就业问题得到缓解,外国企业依法纳税,印度政府也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这本就是合作多赢的效果。然而,印度政府布下“杀猪盘”,从没有想过做长久生意。除了针对中国企业之外,即便是面对微软、宝马、三星、亚马逊、谷歌等西方巨头企业,印度政府同样是黑手不断,羊毛一薅到底。

以韩国钢铁巨头浦项钢铁为例,该企业曾对印度市场充满信心,投资120亿美元建厂。然而十多年过去了,面对印度政府层出不穷的刁难,整个项目举步维艰,预期的投产计划一再拖延,最终被拖垮了的浦项钢铁不得不黯然离场,让120亿美元打了水漂。同样,无论是美国通用电气,还是美国福特汽车,在印度市场扎根后都是连年亏损,不得不含恨而去。
有权威机构做过统计,在过去10年,有超过2700家跨国企业最终经营不下去,放弃印度市场。众所周知,“印度制造”的坏名声已经是人尽皆知,如今印度政府还要费尽心思玩“杀猪盘”。我们不禁要问,在如此恶劣的营商环境,面对毫无诚信的印度政府,未来还有外国企业敢来印度投资建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