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寒冬的到来,也让处于崩溃边缘的乌克兰更加雪上加霜。自乌军发起的前一阶段大反攻全面受挫后,目前俄乌战场局势已经十分明朗。尤其是在几大核心战场,顿巴斯重镇马林卡已经升起了俄罗斯国旗,乌军的另一个重兵集结点阿瓦迪夫卡也朝不保夕,大约有2万乌军被包围。前线危机四伏,后方对乌援助杯水车薪,乌克兰已经失去了战争主动权。目前,就连乌克兰最大的支持者美国也失去了死撑到底的信心,只是希望普京能够手下留情,让乌克兰输个体面。
根据俄乌两国军方和相关媒体的报道,10月以来,俄乌两军攻防的重点就是马林卡、阿瓦迪夫卡等战线。以马林卡为例,这个位于顿涅茨克波克罗夫斯基区的军事重镇濒临顿涅茨克市,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早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爆发后,乌军就和顿巴斯地区的民兵武装在此展开激战。此后,乌军更是将这里作为长期据点,不断强化防线。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军曾多次对马林卡发动猛攻,但始终没有攻克。而在近期,俄军再次对马林卡发动大规模炮击,整个城市成为一片废墟,根据乌军相关人员的透露,目前整个马林卡城区已经被俄军占领。自此,顿涅茨克面临的最大威胁被解除。

和马林卡相比,阿瓦迪夫卡同样是乌军的重兵集结地,为了彻底解决这个心腹大患,俄军在反攻中可谓是下了血本,先后动用了第41集团军、第8近卫集团军、第2集团军等王牌部队。以机械化部队为先导,配合密集饱和轰炸,俄军步步为营,逐步缩小包围圈。目前,陷入俄军包围圈的乌军大约有2万人,其合围缺口仅有7公里宽。面对俄军的密集炮火,这批乌军的命运可想而知。
乌克兰的惨败,可以说是预料之中的“小国之殇”。在整个欧洲乃至全球范围来说,乌克兰作为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人口达到4000多万,在国家体量上并不算小,但论及综合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乌克兰显然无法达到俄罗斯的高度。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军在初期尚能支撑占据,主要是得到了西方的大力援助。纵观乌克兰本身,既没有完整的军工体系,也没有充沛的兵员和成熟的军队,再加上财政预算一团糟,因此,越到战争后期,其致命弱点就一步步凸显出来了。

尤其是乌克兰寄予厚望的西方盟友,如今纷纷患上了“援乌疲劳症”,家底都被掏空了,自然不愿意再有大手笔援助。以德国为例,其最新一批援乌装备中,155毫米炮弹仅有250发,无人机只有10架,这还不够一场小规模遭遇战的消耗。而根据《参考消息》报道,8-10月,整个西方国家对乌援助的总规模也仅有21.1亿美元,和2022年同期相比锐减90%。在缺钱缺武器的前提下,前线乌军士气低迷,军心涣散,败局自然早早就确定了。

危局之下,乌克兰的救命稻草依然只有美国。而随着巴以冲突爆发,分心乏力的美国也只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中东地区。对于乌克兰,拜登政府的态度其实就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只是希望乌克兰能够继续撑一撑,再消耗消耗俄罗斯。此前,为了给泽连斯基打气,拜登还提出为乌克兰争取一大笔军援,但无法通过美国国会的审核。如今,美国总统大选即将到来,拜登能否保住总统宝座还不得知,自然无暇顾及乌克兰了。
和朝不保夕的乌克兰相比,连战连捷的俄罗斯的前景可以说一片光明。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更是明确表示将参加明年的总统大选。而从俄罗斯国内的民调显示,他的支持率超过七成,连任几乎没有悬念。由于俄乌战争直接关系着普京的参选前景,因此俄军在未来的攻势烈度必然还会加强,乌克兰必输无疑,或许就连最基本的体面都将难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