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轮战——陆军之神12开炮

历史老王讲古今 2025-04-06 13:12:49

1984年4月1号,我炮连向前面山体运动,一时间汽车马达的轰鸣声响彻山谷。我在想,这么大发动静,越军难道听不到吗?但我们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服从上级命令,全力去执行。

到了后半夜我们下了山又往前面山上走,依然是跟着前车的尾灯前进,到了四月二号凌晨五点我们到了指定位置,我们将炮车分离,固定炮位,赶紧展开炮火,修筑炮位周边工事,挖掘猫耳洞,忙到了早晨七点钟,浑身大汗淋漓。炊事班最辛苦,天不亮就开始做饭,一到早上,我们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到了上早上九点十分,上级传来炮火预备的指令,并下达火炮诸元,我们赶紧开始调整火炮各项诸元,我紧盯着炮位上的电话,焦急的等待着进一步的指令。炮手们在火炮边就位,到了上午10点零五分电话还没有响,小黄看着我说:班长,可能又取消了。我说:再等等。我让炮瞄手再确定一遍火炮诸元。十点十五分时,我听到前面阵地上传来隐约得炮声,炮声由远及近。此时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我接通电话,电话里传来一个声音:某炮阵地注意,某号目标,标尺某某某,基准射向左洞洞幺某拐,榴弹,延期引信,一炮一发装填。

一炮好!拉火,预备,放!就听轰的一声,火炮猛的向下一沉,一团尘土猛的扬起,前方瞬间就看不到人了。我的胸口也感觉猛的一收缩,小腿上一麻,就好像被人狠抽了一鞭子。我明白这是火炮发射时产生的炮口波。同时我也长出了一口气,因为我班火炮首发炮弹发射成功了。这对冷炮来说至关重要。我们先来了解下炮口波。火炮在发射时,火药燃烧气体剧烈膨胀,我们可以理解为炮弹是被发射药燃烧的高压挤出炮管的。随着炮弹脱离炮口,炮口喷出的高达2,000大气压以上的热气体,使爆心处的压力和温度急剧上升,在炮口附近空间形成的瞬间压力突跃,并借助空气,水,火炮本身向地面及四周迅速传导,这就是炮口波。

为什么说火炮第一次发射实弹最危险呢?因为这时火炮处于冷炮状态,这时炮膛温度低,火炮驻退机和复进机都没有被良好润滑,底板和驻锄与土地结合不严,很容易发生炸膛,或因炮火底板和地面结合不严,导致火炮直接被掀翻。紧接着,电话里又传来指令:五发极速射准备,我见小黄搬着炮弹张着嘴,没有待防炮耳罩。我打着手势问小黄,你的防炮耳罩呢,他摇摇头,张大嘴继续搬着炮弹。火炮极速射是用来打越军移动目标的,通过炮火爆炸后的弹片把越军赶紧碉堡,防炮洞里,接下来就该是齐射了,火炮齐射则是依靠大片炮弹落地时产生的冲击波,直接端掉越军阵地碉堡,防炮洞,前沿铁丝网等工事,我火炮一般经过三轮齐射后,步兵兄弟就可以直接冲上阵地抓俘虏了。

果然,火炮极速射过后,就下达火炮齐射的命令。前方的高炮部队炮声猛烈。我连炮火齐射了十几分钟后,我一炮复进机不能复位。修理班的技师赶紧抢修,我看着炮手小黄,小周,小丁等着火炮修理时焦急的眼神,又扭头看着连里其他火炮发射时的羡慕神情。直到下午一点,一炮复进机还没有修复,电话里又传来火炮急袭的命令,我懊恼得一拳砸在地上。好不容易等来的实弹发射机会,却因为火炮故障而打不成了。下午三点,火炮复进机修复完毕,却等来了猫耳洞隐蔽防炮的命令。

一直等到四月三号凌晨,我们等到了撤除阵地的命令,我明白这是为了防止越军炮火的报复。看着连里其他火炮一挂车,而我们班的火炮还没有退出炮位,我心里很着急,还好有惊无险,到了早上七点,我们连全体离开了原有炮位到了备靠公路的一座山头上。清晨八点,天已大亮,我们昨天的前方炮位上迎来了越军炮火的狂轰滥炸。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