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漱石没进总前委,为何说他对淮海战役贡献巨大?
淮海战役的意义不用说了,所有的军迷朋友都知道,如果没有淮海战役,就没有后面的渡江战役,就连平津战役和远在山西的太原战役,能不能打好也有影响。淮海战役打赢之后,所有人都知道,国民党没戏了。
淮海战役主要战场是在华东,两支参战的大军中,华野负担的作战任务更重,而华东的最高负责人并非陈毅,而是华东局书记兼华东军区政委饶漱石,但奇怪的是,淮海战役最核心的指挥机构总前委中,华东老大饶漱石并未在列。这是为什么?
我们看看三大战役中的另外两大战役,就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辽沈战役前委书记是林彪,他同时也是东北局书记;平津战役前委书记还是林彪,那为什么到了淮海战役,华东局书记饶漱石不仅不是书记,甚至连总前委都没进去?淮海战役大部战事都发生在华东,饶漱石这个“地主”,按说天然就应该是书记的人选,为何没进总前委?
有人说是因为有邓小平,但我觉得这个理由不成立。
邓小平在当时的地位比饶漱石重要,这有证据,在稍后新组建的华东局的,邓小平是第一书记,是第二书记饶漱石和第三书记陈毅的顶头上司——但在淮海战役期间,华东无论从部队还是到后方的广大战线上,最佳的资源调动和协调者无疑是饶漱石而不是邓小平。
那么,为什么饶漱石没能进总前委?为什么又说他在淮海战役中作用巨大?
关于饶漱石为什么没有进总前委,说法很多,也有很多猜测,但多属没有真凭实据和一厢情愿的臆测。
事实上,在淮海战役最初的筹划阶段,饶漱石不仅参与了,而且程度很深。
所以有人说,淮海战役实际上是由饶漱石指挥的,这当然不是事实,但这种说法却并非空穴来风:第一,饶漱石是华东地区当之无愧的地方老大;第二,淮海战役的前期筹划时,军委的电报基本是发给他和粟裕的——那时,陈毅已经调往中原,中野的主战场也在中原而不在华东。
但随着事态的进展,很快地,军委关于淮海战役的电报也不再给饶漱石。特别是粟裕的“小淮海”在向“大淮海”转变过程中,中野大幅度参与,粟裕发电给军委建议由“陈军长和邓政委统一指挥”,次日,军委回电同意,这时,淮海战役的最高指挥者已经不再是饶漱石和粟裕,而变成陈邓了。那时刘伯承还在豫西与敌周旋,尚未加入淮海战团。而粟裕作为“小淮海”的策划者,也和谭震林进入战役最高指挥机构,但属于“第三层次”。
淮海战役总前委共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书记邓小平,第二层次是常委刘陈邓,第三层次是委员,粟、谭都属于这个层次。
为何华东老大饶漱石在临战被排除出战役指挥部?连毛泽东和军委都不再给他发报?
原因很简单,只有两个,这两个原因实际是一个:第一,淮海战役是华野和中野打的,饶漱石在这两大野战军中都没有职务;第二,他不懂军事。
说饶漱石在华野没有职务,可能很多人不认可,连毛泽东都说过饶漱石是华野全军的政委,为何没有职务?
这涉及到如何理解毛泽东的话,他是战略大师,说的话也多是战略高度来理解的,他饶漱石是华野全军的政委,也是大而华之的,大意是说他在军中的影响力无以伦比,这话不错,毕竟连陈毅、粟裕和张云逸这些华野和新四军老将都是他的下属。
但饶漱石确实在华野没有职务,他当时几个最重要的职务分别是:华东局书记和华东军区政委,而华野的几大职务都没有饶漱石的份:司令员和政委是陈毅,代司令员兼代政委是粟裕,粟裕的本来职务是副司令员,副政委是谭震林。
淮海战役主要是野战军打的,军区部队虽然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是主力,所以作为军区政委的饶漱石没有进总前委就可以理解了。
不过,军区政委没进总前委,但军区司令员却进了,这是为什么?因为军区司令员是陈毅啊……陈毅是华野和华东军区的双料司令员,又是中原军区和野战军的双料副司令员,还是华东局和中原局的双料副书记,如此多的双料,妥妥的跨界人才。
说饶漱石不懂军事应该没人反对,他最早在白区工作,新四军时期当过东南局副书记,继刘少奇之后任新四军政委和华中局书记,在军中指挥作战的经历甚少,更不要谈指挥大兵团作战了。
因此,饶漱石没进淮海战役总前委就变得容易理解,而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虽然也侧重于中原局和政委工作,却是个军事干才,在1955年的授衔中,只差一点就获得元帅军衔;至于辽沈和平津战役的前委书记、东北军区和野战的双料司令员兼军区政委林彪,军事能力之强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没进战役总前委的饶漱石,为淮海战役做出贡献了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完全可以用巨大来形容。
没进总前委,不代表贡献不大,比如辽沈战役中的高岗、李富春和陈云等人,谁能说他们的贡献不大呢?没有高岗、饶漱石、李富春和陈云等人,就不可能取得三大战役如此大的成绩,这和他们进不进前委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说用一句话来概括饶漱石为淮海战役做出的巨大贡献,用陈毅常说的一句话可以说明。陈毅后来在提到淮海战役时经常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这话说得非常到位,一句话就把支前的作用突出来了。
比起林罗刘指挥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的“小车”作用更明显,因为东北战区的铁路系统异常发达,主管铁路的前东北军将领吕正操作用突出(他后来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任铁路部长),当初林罗刘从哈尔滨双城南下到锦州时,绝大部分路程都是坐火车行进的。
但淮海战役时华东地区不同,没有那么优渥的条件,支前、后勤、送粮、运送伤员、传递情报等工作,几乎都要靠当地老百姓的“小车”。
陈毅在说那句著名的话的时候,没有提这一切的策划者,淮海战役总前委管打仗,而支前和后勤所有的事情,全部都压在饶漱石一个人肩上。
换句话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实际褒奖的是饶漱石。
所以,客观来说,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最大贡献的应该是6个人的集体:战役总前委的5位成员,再加上饶漱石。
邓小平:贡献自不用说,作为中原局书记(未来的华东局第一书记)和中野政委,又是总前委书记,最大的作用一是协调两大野战军的作用,二是协助刘伯承指挥中野从河南打到华东,先占郑州的开封,“小淮海”演变成“大淮海”的关键;之后攻克宿县,最终完成对徐州数十万敌军的包围。说邓小平居第一功并不过份。
刘伯承:中野和中原军区司令员,先在豫西牵制白崇禧和黄维,随后加入徐蚌战场,之后一直和邓小平和陈毅在一起指挥战事。除了占领宿县在战略上使徐州之敌无路可逃之外,刘伯承最值得称道的是在双堆集,以当时非常羸弱的中野包围敌军重装集团的黄维兵团,并在华野的协助下一举吃掉这股强敌,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奇迹。
陈毅:城南庄会议之后,陈毅和邓子恢调离华东,来到中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为四川人协调邓小平和刘伯承两个四川人的关系。在邓小平赴延安其中,中原局由陈毅全权主持,同时,他还是华野司令员兼政委,在协调两大野战军的关系上,陈毅功劳最大。
粟裕:粟裕在淮海战役的功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淮海”的策划,二是具体的战役指挥。淮海战役战役有三场荡气回肠的大战,粟裕指挥下的华野就占据了两场半。战役共歼敌55.5万人,粟裕指挥下的华野就占40万,这个惊人的比例,正说明粟裕显赫的战功。
谭震林:被称为“谭老板”的谭震林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政工干部,但实际上,他是典型的军政双优,不仅在政治工作上贡献卓著,而且在军事指挥上也非常有章法,最显著的战功就是在歼灭黄百韬兵团。另外,华野对旧军队的使用也是一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这方面工作的主将就是谭震林。
饶漱石:作为华东老大,甘当绿叶,在他筹划和组织下的华东支前和后勤工作成为最为辉煌的典范,这已经很说明饶的贡献了。如果说高岗、陈云和李富春等人对东北解放功不可没的话,饶漱石就是华东的高陈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