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书法家贯休五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唐朝时期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中国五代、宋、辽、金,是中国书法史上继晋、唐之后的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战乱和政局不稳,呈现出复杂局面。
“五代”又称“五代十国”,是指唐朝灭亡后、宋朝建立前的历史阶段。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为五代,共53年。公元907年, 割据者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由此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称“五代”;又有吴、吴越、南唐、 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和北汉,称“十国”。十国时间为(902年—979年)。五代十国持续了73年(907—979年)。
唐宋之间经历了一个五代十国,虽然时间不算很长,只有短短七十三年,但这七十三年国家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其实不论是经济还是政治上,都多少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五代十国书法,这一时期,朝代频繁更替,战乱不已,人们有一种不安的心绪,再加唐人已把书法上的法度发展到相当完善的境地,于是书法家们转向以书法抒发个人意趣的轨道,在这方面取得高度成就的杨凝式、李熠、彦修、王文秉、李颚、贯休等。
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
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
这里分享五代十国时期著名书法家贯休书法作品。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五代十国著名书法家贯休书法作品
贯休(823—912)姜氏,浙江兰和安寺僧人。二十岁受其足戒,移在本州诸暨五泄山寺,修净十年:后杖锡周游,先后客居洪、常杭荆四州。在杭州灵隐,曾受吴越王钱锣礼遇,次年三月十七日葬于成都北门,置塔,道日白莲之塔。有诗名,当时名诗人陈陶、方干、李频、许棠、张为、曹松、吴融、王贞白韦庄罗隐、罗邺、齐已等并为友善,皆有唱酬。贯休擅画,尤以罗汉像见称于世,人视其画迹莫不珍若拱璧。
贯休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由于俗姓姜,故称为"姜体"。《益州名画录》说:贯休善草书图画,时人比诸怀素,画师阎立本。
书法以善草书而争鸣于时,或比诸怀素,更为释门所重,有“能草圣”之誉,赞宁高僧传卷三,成都府东禅院贯休传记:“(贯)休书迹,好事者传号日'姜体’是也。”北宋宣和朝内府所藏书迹尚多,记有草书《常侍帖》及《千字文》(六通)和行书《梦游仙诗》,凡八帖。
《宣和书谱》卷十九称“作字尤奇崛,至草书益胜,崭峻之状,可以想见其人。喜书(千文),世多传其本。虽不可以比迹智永,要自不凡”云。有论书诗观怀素草书歌,亟颂怀素草书之雄逸。
五代著名僧人画家书法家诗人贯休《草书禅师诗》赏析
五代著名僧人画家书法家诗人贯休《草书禅师诗》《唐诗纪事》说:贯休工篆隶。宋人陈思的《书小史》说:贯休工草隶,南土皆比之怀素。刘泾的《书诂》说:贯休的书法与怀素、辩光、高闲、亚栖等相媲美。
五代著名僧人画家书法家诗人贯休《行书帖》赏析
五代贯休《行书帖》《宣和书谱》说:贯休作字尤奇崛,至草书益胜,崭峻之状,可以想见其人。喜书《千字文》,世多传其本,虽不可以迹智永,要自不凡。又说:又善书,时人或比之怀素。
五代著名僧人画家书法家诗人贯休《草书常侍帖》赏析
五代贯休《草书常侍帖》
据《宣和书谱》记载,宋御府曾收藏贯休草书七件、行书一件。其代表作有草书《常侍帖》、《千字文》及行书《梦游仙诗》。
五代诗僧贯休,绘《十六罗汉图》,胡貌梵相曲尽其态之一。
中国书法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也是独具一格,非其他书法所能及。所谓艺术无国界,书法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以多种方式深入到世人的生活与工作中,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书法带给人的慰藉已远超金钱所带来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