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外长已经抵达南非,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今年这场G20会议,有些不同寻常,紧跟在慕尼黑安全会议,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之后,还发生了美俄重启外交对话,商定就俄乌冲突开展谈判这样的大事。
另外,今年的几场G20高层会议,美国破天荒地没派人参加,从国务卿到财政部长,都找了不同的借口,拒绝出席G20会议。
【参加完慕安会、主持了安理会会议后,王毅外长又赶到南非参加G20】
不过有没有美国,并不妨碍G20照常进行,就国际形势展开讨论。而在德国参加完慕安会,在美国纽约主持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后,又马不停蹄赶到南非的王毅外长,也结合中方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对二十国集团当下的国际格局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并毫无保留地给出中方的几点建议。
我们开场明确,当前国际形势依然变乱交织,地区动荡频发,全球安全赤字还是有增无减,形势不可谓不严峻,因此二十国集团需要做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力量。
具体怎么做,还是得建立一个综合、全面、可持续的安全观念,发挥自身的多边协调优势,
王毅外长给出的几点建议,首先从我们一直提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说起,国与国之间要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制度。
【G20期间,中俄外长举行会谈】
如果存在分歧,也要坚持对话谈判的道路,争取政治解决,阵营对抗、干涉内政的事情也做不得。以上这些,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有深刻的参考价值。
不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难的一直是身体力行地落实,而中方在这方面的经验,将有力推动G20围绕这些原则建立一个基本的安全原则。
而有了原则还不够,接下来就是要构建一个具有广泛共识、各方都能接受的安全观,中方提出并坚持至今的全球安全倡议,为G20集团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思路。
说白了,就是要摈弃早已过时的零和思维,以对话代替对抗,结伴取代结盟,走发展共赢路线。有了能被普遍接受的新型安全架构,国际社会才能充分应对各种传统与非传统的安全挑战,而不是各自为战。
【俄乌各个当事方,利益难以协调一致,不存在简单方案】
再说了,国际社会面临经济全球化,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冲击后,连带着安全合作也要与时俱进,一个封闭、孤立、以自我为中心的安全观念,注定难以长久。
再然后,就是要坚持多边主义。多极格局是大势所趋,这是中方一贯的立场,而要有效维护好多边体系,也要坚守以联合国为核心、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去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全球挑战。
而这三点建议,对目前主要的几个地缘政治热点,比如俄乌冲突和巴以问题,也有现实意义。
比如说,最近俄乌和谈的呼声持续走高,中方劝和促谈这么久,和平的窗口期总算到来,但也不能对美俄开启对话感到盲目乐观,因为各方立场不尽一致。
【南非是今年G20的东道主国】
美国特朗普政府虽然想快刀斩乱麻,俄罗斯那边也准备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但俄乌冲突这种复杂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即便有,也是为以后的危机埋下隐患。不过美俄愿意对话,总归是个值得肯定的积极信号。
所以王毅外长就讲,中方会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也包括美俄近期达成的共识在内,同时期待俄乌冲突的当事方,都能够找到一个长期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如果当事方有要求,中方也会继续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并充分考虑国际社会,特别是全球南方的关切。这一点,是前面三点建议的具体体现。
至于中方对俄乌问题更具体的态度,已经在中俄外长会谈时充分阐述过了,俄罗斯那边也介绍了危机的最新进展,以及现在的考虑,承诺会从根源解决,重视中方的立场。
【美国国务卿以南非“反美”为由,缺席G20会议】
而巴以问题,我们依旧坚持之前的态度,“两国方案”是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加沙停火协议必须得到全面彻底落实,战后治理也该按照“巴人治巴”的原则进行。
随后我们还提了一句叙利亚问题,强调不能让极端势力在那里获得容身之地,更要防止他们趁着叙利亚政治形势不稳定,趁机坐大。
鉴于今年的G20峰会在南非举行,我们很给东道主面子,主动提到了非洲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重点突出G20的“非洲时刻”,支持非洲自主解决内部问题。
整体而言,美国不在,会场的政治氛围就显得清静了不少,王毅外长代表中国,对与会国家提出这三点建议,阐述“中方强音”,并没有遭到多少杂音干扰,也更容易在G20内部收到广泛的积极反馈。
何况在来参加G20外长会之前,王毅外长先后在慕安会,安理会上的表态,所传达的立场,与上述表态都是一致的。也是再次向国际社会确认,中国会尽到应尽的大国义务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