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上旬,一则“联想终止A股上市”的消息引爆网络。随后,联想集团发布公告称:“考虑到公司业务规模及复杂度,同时审慎考虑最新发行上市等资本市场相关情况后,本公司决定撤回中国存托凭证于科创板上市及买卖的申请”。
联想为何要终止上市申请,是因为业绩不行么?当然不是。恰恰相反,联想近年来业务运营状况一直良好,财务数据表现也是异常亮眼。比如,2020财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了4000亿大关,再次刷新记录。

过去五年,联想集团的经营业绩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反而能逆势上涨,并在多个年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即便是在疫情袭击全球的2020财年,联想的营收依然实现了15%的增幅,相比而言,2020财年,苹果营收年增长只有5%。通过数据分析可知,过去五个财年,联想集团营收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0.2%,几乎是每年一个涨停的节奏,这在全球千亿级别的科技企业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从税前利润的增长情况看,联想同样表现亮眼,过去5个财年,除了2017财年因加大数据中心业务何移动业务的投入导致利润下滑外,其他年份税前利润均实现了正增长。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过去五个财年里,联想集团的税前利润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9%,远高于收入的增长率。这说明:近年来,联想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此外,联想8月份公布了2021财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大幅增长,营收高达109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7%;净利润30.1亿元,同比增长119%,这也是联想史上最强劲的单季业绩,可谓是大爆发,远超市场预期。
那么,联想集团的“赚钱能力”是如何得到大幅提升呢?主要还是受益于公司在科技领域的长期布局,比如深度整合的智能设备业务(IDG业务集团)、方案服务业务(SSG业务集团)等。过去几年,联想正是抓住了全球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机遇,包括智能终端设备升级、基础设施升级及应用升级,从而推动集团实现了可持续的盈利增长。

从集团新的组织架构可知,智能设备业务(IDG业务集团)目前包括三大块:个人电脑、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其中个人电脑早已是全球第一,而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未来将继续为集团公司提供增长新动力。
分析联想2021财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可知,智能设备业务(IDG业务集团)的营业额为947亿人民币,同比增28%,营业利润高达70.8亿人民币,增幅43%,实现了收入利润的双高增长。在智能设备业务中,非个人电脑业务增长迅速,其营业额已经占到了IDG总营业额的18%。未来,联想将继续聚焦更智能的设备、核心部件技术及智能算法、新一代计算设备与计算平台等方向加大研发投入,通过交叉销售非PC产品,以推动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增长。

2021财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方案服务业务集团(SSG)本季度实现营收77亿元,营业利润为16.9亿元,利润率更是高达22%,远高于传统硬件业务。方案服务业务集团有三大主要业务:支持服务、运维服务和“x即服务”、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其中,支持服务盈利能力增长了近三个百分点;运维服务和“x即服务”的营收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垂直行业解决方案的订单金额实现三位数增长。如此亮眼的业绩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联想在IT服务领域的大手笔研发投入。
从目前全球IT发展动向上看,IT基础架构正在向基于“端-边-云-网-智”的新IT架构转变,新IT将为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为个人和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率、更强的生产力。很明显,在“新IT”的浪潮中,只有加大研发投入,才能在未来拥有更高盈利空间,从而实现业绩持续高增长。

我们知道,对于一家科技企业而言,研发投入是公司成长“核心动力”,不重视研发投入的企业很难长久。此前,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就表示:“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争三年内实现翻番!”,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2021财年的一财季财报显示,本季度联想集团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了40%,远高于收入增幅。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未来,联想集团将结合人工智能与5G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在智能设备业务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先进的产品,并提供PC软件及定制化、平台化和智能化等多元服务,全面位满足客户的IT需求。在此基础上,联想集团将会实现盈利能力的可持续增长,成为全球IT领域科技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