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前段时间,我走访了华为的供应链公司。
在厂房过道,我看到了墙上挂着一副“肖占武誓词”:聚焦业务本质、承担使命、服从命令。

我就问老板说,为什么要挂这个?
老板告诉我,这是任正非老爷子推荐学习的连续剧【绝密543】的男主角。
其实,我对这部连续剧非常熟悉,看了好几遍,《绝密543》取材自中国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英雄二营”克服种种困难,保护新中国领空的故事。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成长,创新突破,一定是来源于持续不断的学习,但学习首先要解决两个最为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向谁学?学什么?

我最近在走访学习华为和背后的公司中,把他们学习的对象分成五类:
1、向西方学习:积极引进西方国家的顶尖技术和人才,学习他们一整套的管理理念和工具。
2、向军队学习:借鉴军队的组织纪律和执行力,强调团队协作精神和高效运作。
3、向市场学习,向对手学习:不断调整战略,适应市场变化。
4、向客户学习:重视客户需求,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与客户的互动来改进产品和服务。
5、向自然万物学习: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追求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学习之前,先要明确自己企业的痛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对象,如果企业需要提升技术水平,可以向西方企业学习理念和工具,如果需要提高管理效率,像【绝密543】和肖占武就是华为公司向军队学习的典型案例。
解决完“向谁学”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我们具体要学什么?

这部分要细化,不是组织大家看个电影、看个连续剧就没了。
我对华为一直就有研究,又和走访公司的老板和员工聊了他们向军队学习的内容,总结三个方面。
02
第一、强调团队协作和流程管理、标准化的高效运作。任正非说,流程管理才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要把权力集中到流程,同时简化繁琐的管理,确保企业的高效运作。在【绝密543】中,苏联老大哥教的流程是8分钟开雷达打击目标,但是面对新的高空侦察机和反雷达装置,老大哥教的那一套就行不通了,再怎么练习也只能优化到4分钟。
后来,二营开始由繁入简,自己优化整个流程,最快速度30秒开雷达捕捉目标。但在面对更新迭代后的U-2侦察机,30秒都无法完成任务了。
在没有任何技术资料和老大哥的帮助下,二营通过调动全体官兵智慧,深度进行流程优化,从8分钟优化到6.8秒,并且还在营长不在的情况下,靠团队协作首创用地对空导弹击落高空侦察机的历史记录。
这是华为向军队学习的第一个重点,通过借鉴军队的组织纪律和执行力,强调团队协作和高效运作。
在华为向IBM学习的时候,任正非就提出了“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策略。

一开始是“拿来主义”,别人有什么,教什么,我全都拿过来,再巩固固化成流程、工具、方法论,拿到市场上,面对客户需求进行实践,刷新认知。
只有超越套路,不断实践底层方法论,理论和实践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才能成为学习型组织,把企业从基础能力转化为更高级的核心竞争力。
从二营超越苏联老大哥、华为超越IBM身上,充分体现了学习三步走,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03
第二、相信“相信”的力量。
在1998年向IBM学习的时候,华为内部的反对声音很大,因为费用很贵,又担心国外公司组织模式不一样,但是任正非力排众议,决心打破高层的认知边界。
任正非相信西方企业的管理方法,相信比自己更优秀的企业和成员。
唯有“信”,才会产生内驱力,才会主动靠拢,并且在遇到周边杂音的时候,不惜流血也要要求公司“削足适履”地学习,“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坚定地把规则之墙建立起来。我在2007年学习华为之后,也学习了这个三化:僵化、优化、固化。
先僵化的学习巴菲特的长线,买伯克希尔公司股票,一直持有到现在十几年,然后研究国内所有消费品公司,在三聚氰胺事件中抄底,在僵化学习后,我又在优化过程中理解消费公司的真正意义,不只是传统意义的吃喝玩乐,等到2016年巴菲特买入苹果公司的时候,我也抄底了腾讯,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第三、“全营一杆枪”的目标一致性和执行力。
在《绝密543》中,很多次讲到了一个词“全营一杆枪”,也就是强调整个团队需要统一思想和行动,确保目标一致性和执行力。

这种理念同样可以帮助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在2006年投标外国移动通信网络项目上,华为投入巨大,但一线和深圳总部之间的协作明显脱节。
在客户召集的技术分析会上,华为去了10多个人,每个人都代表自己所在的部门向客户解释各自领域的问题,里面有重复,甚至是自相矛盾,客户的首席技术官很恼火,最后华为惨遭出局,输得一败涂地。
任正非后来反思,企业要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团队,严格执行规则制度,以及庞大、勤劳、勇敢、善于学习和强大执行力的团队。
“全营一杆枪”体现在华为销售管理中就是著名的“铁三角工作法”,这是今天很多企业也在用到的方法论。

它的原型出自美军“铁三角”,华为学习之后,组建了以“客户经理、解决方案经理、交付服务经理”为核心的铁三角项目管理团队。
前方的客户经理上前线,听炮火,全面理解客户需求,同时后方支持部门全力支持,提供弹药,经过三年苦练磨合后,华为在竞标中拿下该国G网最大项目,实现了绝地翻盘。
04
当然,军队面对的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军事和管理分属不同的领域,打仗的事情,可以照搬到企业管理中吗?
当然不行,军事领域的理论与经验,不能机械搬用到企业的管理与竞争中,隔行如隔山,但隔行不隔理。
我们需要把军事和管理都上升到方法论、思维模型的高度,再去迁移到企业管理上,这就是学什么的精髓。
任正非推荐学习《绝密543》包括向其他军队学习,学的是解放军的流程优化、全营一杆枪的理念和美军铁三角的团队框架,这些对现代企业都有巨大的价值。
在企业面对重大转型、技术突破的时候,更应该打破传统的人才使用模式,灵活地识别和利用各种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人才、资源,用更多元、更开放的包容性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毕竟没有自己的技术突破,最后还是会受制于人。

希望今天的分享,从我们向谁学?学什么?到“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能给大家一点点的启示。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