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桃桃,一个曾被孩子称作"霸王龙妈妈"的普通家长。每日更新手账新页,路过时记得常来看看。我们都不是完美妈妈,但可以成为彼此育儿路上的星光。
注:文章内容为原创内容,请勿搬运;图源AI,禁商用
看到叶童最近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6》的新闻,我忍不住在朋友圈转发了好几条。61岁的她,一头灰白短发,眼神依然清亮有神,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令人羡慕的从容和自信。
每次看到她,我总会忍不住感叹:这才是真正的活出自我啊!
但也只是感叹别人的人生,从没有思考过自身。
直到昨天小米板着一张稚嫩但严肃的脸,问我:妈妈,你觉得自己活出自我了吗?
这个问题像一颗石子,丢进了我平静的内心湖面。
现代女性,尤其是已经成家有了孩子的女性,总是会被各种“标准”所困扰。
要做一个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女性?要时刻陪伴孩子还是留时间给自己?要追求事业上的成功还是甘愿做家庭的后盾?
社会似乎总在告诉我们:完美的妈妈应该无私奉献,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还要保持年轻美丽、温柔贤惠。
可是,真的存在“完美妈妈”这种生物吗?
社会对“妈妈”的期待就像一座无形的监狱,我们被要求牺牲自我、无条件付出,却不被允许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这些刻板印象让多少妈妈忘记了自己也是独立的个体,也有追求快乐和成长的权利。
叶童在采访中说:
“我不想被定义,我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我从不刻意掩饰自己的衰老,任由头发变白,任由皱纹的存在,让时间留下痕迹。”
是啊,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为什么当了妈妈就要放弃自己?
记得去年我报名参加了一个摄影班,每周末要出去拍照。
刚开始的时候,我特别愧疚,觉得周末不陪小米是不是太自私了。
但慢慢地,我发现小米居然开始对我的作品产生了兴趣,经常趴在我肩膀上一起看照片,给我提意见,有时甚至会露出惊喜和崇拜的神情。
那时候我才明白: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妈妈,而是一个真实、有血有肉、有自己生活和热爱的妈妈。
要打破刻板印象,首先要学会和自己和解。
我开始每天给自己留出半小时的“专属时间”,或看书,或跑步,或只是安静地发呆。
我开始对自己说:“你不必事事完美,你已经足够好了。”
我们要做的不是把自己塞进“妈妈”这个模具里,而是重新定义它——我的方式可能与别人不同,但只要我和孩子都快乐,那就是最好的选择。
每个妈妈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去定义自己的角色。
不必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不必被社会的标准所束缚。
当我们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勇敢追求内心的声音时,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
比起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其实是以身作则。
当我们敢于打破世俗对"妈妈"的刻板印象,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时,我们不仅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也在默默地影响着孩子。
就像叶童说的:“人生最壮丽的冒险,就是拒绝活成他人期待的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