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8日,战场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在高平市,步兵第346师的部分部队在民兵自卫队的配合下积极行动,进行阻击。在河广县,步兵第246团与地方部队一起,封锁了从平孟边境口岸通往河安的道路,阻止了中国军队的进攻。
因此,直插河安的中国军队不得不掉头撤退,在安乐、龙万、扣旺一线转入防御。 另一路中国军队从通农县城出发,沿着通农至班庄的乡间小路向原平县推进。在广宁方向,当地军民不断击退中国军队的进攻,保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守住了边境线上的阵地。
国防部将位于高平、谅山、广宁的多个直属单位的指挥权移交给第一军区,并在高平、谅山两个方向为第一军区派出了一系列增援部队。军区司令部按计划接收、调动、部署这些部队进入战场。
高平方向有海兴省第183团、总参谋部特工第45营、炮兵第675旅一个营、B72反坦克导弹营、工兵第473师第38团。谅山方向有第3军区步兵第327师、第4军区步兵第337师、工兵第229旅、炮兵第675旅130加农炮营。
2月18日下午,第一军区第二前指在高平省银山县开设,军区副司令员谭文魏负责第二前指工作。军区司令部派出工作组检查,督促河北省第196团、北太省第197团增援谅山方向。2月20日下午,谅山方向的第3师第2团在炮兵的支援下,守住了从探垄到同登的1号A公路。
同登地区的战斗极为激烈,从2月17日上午开始,连续几天,第12团经受住了中国军队猛烈炮火的打击和优势兵力一波又一波的攻击,仍然控制着法国炮台和同登镇的南部。在高禄、禄平、亭立和广宁方向,部队积极击退中国军队的进攻,守住了战场。
在此期间,国防部下令动员第二线省市的17个预备役步兵营准备执行战斗任务,北太省有5个营,河北省有5个营,河内市有4个营,海防省有3个营。许多家庭的父亲、儿子被动员到同一个单位作战。太原钢铁厂自卫队有父子俩(儿子是班长,父亲是士兵)一起到高平省原平县参加战斗。
2月19日晚,军区司令员谭光忠少将在听取了司令部的情况汇报后作出判断:中国军队以六倍的优势兵力进攻,但是未能实现攻占高平市、同登镇、高禄县、禄平县的计划,而且损失惨重。我们的部队虽然有些措手不及,但是迅速稳住了阵型,坚决打退了对方的大规模进攻。由于在实力对比悬殊的条件下作战,一些部队遇到了困难。第346师和高平省军事指挥部不得不转移司令部,因此他们和部队失去了联系,无法实施有效指挥。第246团和第567团的补给中断。
基于上述情况,军区司令部主张集中兵力,守住高平市和3号公路。为此,必须击退向原平和河安进攻的中国军队,在扣屯至高北山口的3号公路沿线组织坚强防御。同时,组织运输力量为高平方向的部队提供补给。
从2月20日开始,中国军队凭借兵力、炮兵火力和坦克火力上的优势,逐步向前推进。2月20日至23日,中国军队组织力量进攻扣屯三岔路口,第852团、巴比县独立营、北太省第73工兵连和后勤部T1仓库的部队打退了攻击。2月23日,中国军队的2个营占领了大湖仙桥,随即遭到次反击,被迫沿3号公路后撤。
2月17日至22日,第246团一直在河广方向独立作战。由于部队伤亡很大,同时缺少增援力量和后勤补给,22日下午,经过数个小时的激战,在中国军队达成合围之前,第246团团长为了保存实力,决定撤退到河广和通农之间的陡石山区,尔后依托有利地形,对中国军队的侧翼和后方进行有组织的小规模袭扰。
根据军委指示,第一军区司令员谭光忠少将决定成立谅山前线。高级军事学院副院长黄丹少将被任命为军区副司令员兼谅山前线司令员,谅山省委书记黄长明任政委兼党委书记。前线副政委和副司令员是:军区副政委费兆含大校、军区副司令员黎成少将、谅山省军事指挥部指挥长黎松大校、谅山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闭周琅。2月25日,谅山前线司令部从芝陵转移到高禄。
2月26日,战况再次激烈。在谅山方向,中国军队继续发动大规模攻势,目的是夺取谅山市。他们以大约1个军的兵力从同登方向沿1号A公路进攻谅山市,先是占领了330高地和800高地,尔后推进到谅山市北侧的586高地、520高地。另一支中国军队占领了607高地,逼近了庆溪桥。在禄平方向,一支中国军队占领了谅山市梅帕地区的东南部,另一支向高禄方向进攻的中国军队仍然被第3师第141团阻击于海燕地区。
到2月28日中午,中国军队已经基本上完成对外围阵地的占领,准备直接进攻谅山市。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微信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