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断变好,最重要的一件事

槃鹰 2023-02-02 23:09:34

今天看到明白老师写的文章,他说只要自己做好一个小改变,能让自己今年多赚20万。

我被这个标题惊到了,什么改变这么大魔力?

很好奇点进去看,这个小改变是什么呢?

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每天要提前安排好计划,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情。

如果出现紧急,或者意外情况,就延后处理,或者拒绝放弃。

这一点,我深表认同。

为什么让事情按照计划推进这么重要?

1、让自己安心,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

有一件快递放在快递站,一直惦记要去拿,可是一直没去拿。

有时想着下次路过的时候顺带拿一下,没有必要单独跑一趟,等到路过的时候又忘记了;

想要去某个心仪的地方旅游,不是工作忙没时间,就是孩子没放假,等到节假日来了又嫌人多,

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延期。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闺蜜陈南星约许红豆去旅游,约了三年还没有成行。

结果生命永远去不成了,就是讲的这样一个场景。

实际上,这种拖延所带来的心理成本是很高的,远远大于把这件事做了的消耗。

不完成这些待办事项,它就一直存在于你的大脑记忆里,时不时牵扯一下,让你无法集中精力。

我每天的工作,都会列一个计划清单,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上面,然后挨个地去执行落地。

完成一件,就勾掉一件。

每勾掉一件,就仿佛卸下心里的一块石头,感觉轻松而有成就感。

这种正反馈能够增强自己的心里能量,让自己有更好地状态去面对接下来的工作和学习。

反之,如果因为某项工作没做完,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对自己的意志力都是极大的损耗。

有时是因为有事打断,比如正在写代码,这时老板叫我开会;

有时是因为遇到难点做不下去,需要突破,比如本来早起的时间是要写文章,结果不知道写什么,

迟迟下不了笔,陷入焦虑、内耗当中。

这样的话,整个一天,人的精神状态都不会太好。

心不安定,根本就没法去做任何事情,勉强去做,也做不好。

2、计划的事项完不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要求自己每天更新文章,但是昨天断更了,以前也有间或有过这种情况。

这个原因就是明白老师说的,没有在固定的时间做计划的事情。

拿昨天来说,我早起的5点至8点开始写文章,但是我感觉没有内容可写。

于是,不停地找书看,想找到触动自己想法。

翻了好多本书,时间在一点一点地流逝,我却毫不自知。

心里不断赞叹:“写得真好呀,说得太对了”。

结果,早起的2个多小时过去了,我还是没主意。

这样,焦虑感由然而生,一整天都不爽利。

计划被打乱,只得重新调整计划,把下班要练字和读书的时间用来写文章。

下班之后,又翻了《跃迁》,《这样读书就够了》,《精进》,《系统思考》等。

在读的过程当中,我越来越焦急,因为时间已过了一大半了。

如果把这个任务推到晚饭以后,那么完不成日更的可能性更高,压力会更大。

而最近又因为心态地波动,出现了断更,又是一种无形压力,更让我焦急。

在这样情况下,可想而知,是很难真正看出点什么东西来的。

结果也确实如此,我焦急地翻书的目录,快速翻看感兴趣的内容,一无所获。

脑了里只有一堆杂乱的概念和案例、原理,让我头痛欲裂。

晚上吃完饭又因为一件事情耽搁,没有时间写日更了。

3、按计划的时间做事情,不要轻易变更

究其本源,就是没有在指定的时间做计划的事。

早上写作的时间就应该写作,不要去读书、也不要去找选题、不要看手机。

让自己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当前的任务上面,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在上午的集中工作时间,就应该搞定计划里最重要的工作难点。

有同事问问题,客户的问题反馈,只要不是万分火急的,都可以延后一点去做。

为了使计划更顺利的进行,要多做准备,有应急的办法。

比如我昨天早上的情况,确实没有内容可写怎么办呢?

一方面可以提前多准备几个选题,早上起来只管写就好了;

万一没有准备,可以写自己的反思日记,或者是感恩日记;

再不济,实在要看书思考,也应该要注意限定一定的时间,自己跳出来;

因为当前的任务就是写文章,挑最好的选题写就好了。

最后的话:

我从去年开始日更,目前223天,为了让自己有一个高能的状态:

我坚持早起,还建立了一个早起的社群,从社群的优秀伙伴身上,获得正能量。

我坚持每天健身,跑步锻炼或者俯卧撑,让身体也有一个积极的状态。

经常写反思,管理情绪,不让自己的能量随意地耗散流失。

这些动作,都是为了让自己安定内心,呈现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孟子说:“吾养吾浩然之气。”

存养养气,有了这些,我相信我的将来一定会辽阔高远,步步向好。

共勉。

今天是日更第223/365天,早起阅读写作第110天,都看到这里了,不妨点个赞,关注一下。^_^

每天更新文章,相信日更是一种态度。

4 阅读:71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