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86年版的《西游记》堪称最经典的版本,已经被播放了成千上万次,接近四五千遍。每当暑假和寒假来临,众多电视台还是会选择再次播出这部剧集。
然而,大多数人并不清楚,为了让观众享受更佳的视听感受,《西游记》的拍摄并未完全遵循原著内容。
【一、形象美化】
在电视剧里,师徒四个人当中,也就师父唐三藏的模样还算过得去。他嘴唇红润,牙齿洁白,模样帅气,以至于女儿国的国王一见到“御弟哥哥”,就变得茶饭无心,夜里也难以入眠,哭着闹着非要和唐三藏成亲。
然而,唐三藏的三个弟子,一个赛一个地长相吓人,实在不怎么好看。
挥舞着金箍棒,拥有闪亮的火眼,全身覆盖着金黄的毛发,他弓着腰,时不时挠挠耳朵抓抓腮,六小龄童所饰演的孙悟空形象极为传神,让观众丝毫不觉得害怕。毕竟,“美猴王”这个称号绝非空穴来风。
说起孙悟空,大伙儿脑海中立刻浮现的往往是六小龄童的形象,以至于觉得孙悟空本该就是电视剧里那般模样。
其实,在原著描写里,孙悟空长得可没那么帅气,反而是相当丑陋。
在原版故事里,孙悟空的模样颇为奇特,长着一张歪歪扭扭的脸,眼睛红彤彤的,脸颊深陷下去,嘴巴形似雷公的嘴,简直就像个生了痨病的人。并且,他的个子也不高,连一米三都不到。就连唐三藏初次见到孙悟空时,也说他看起来就像个小和尚头陀的模样。
孙悟空这般模样,不管到哪都像是个能吓倒一片的厉鬼。因此,大家一见到他,纷纷逃跑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拍摄电视剧时,要是孙悟空的形象跟原著一模一样出现在荧幕上,观众恐怕难以接受。所以,杨洁导演在开拍前就着手对孙悟空的形象做了调整和优化,没有完全按照原著来塑造。
除了孙悟空之外,猪八戒的形象也与原著大相径庭。
在电视剧里,猪八戒的模样虽不俊俏。但说实话,他也没那么可怕。猪八戒整天挺着圆滚滚的肚皮,脑袋大耳朵肥,说话时嘴总是嘟着,还贪吃懒惰,时不时就嚷嚷着要回高老庄不干了。这样的猪八戒让观众既喜欢又无奈,尤其是他被孙悟空戏弄的时候,总能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说实话,原书里的猪八戒模样确实挺吓人的。他原本是一头野猪,嘴巴长长的,足有三尺,像锥子一样尖,两颗大獠牙白得跟银灯似的,脑袋后面还竖着一排像铁箭般的猪鬃,全身的皮都糙得很,还泛着青色。
与原著里孙悟空那矮小的身形形成鲜明对比,猪八戒的个子高达3米5,就像一座铁塔矗立在那儿。
此外,猪八戒性情极为凶狠,不认亲人。他一来到这世上,就把自己的母亲给咬死了,而他的兄弟姐妹们也都遭遇了不幸。
如果严格按照原著来塑造猪八戒,观众恐怕难以接受。试想,这样一个模样的猪八戒,跟在唐三藏身旁,说不定还没到西天就被他当成食物了。因此,在拍摄《西游记》的过程中,杨洁导演对猪八戒的形象做了改动,好让观众更容易喜欢上他。
沙和尚是第三个徒弟,在电视剧里他总是表现得勤勤恳恳,一脸络腮胡,话不多,只顾着挑担子,默默付出。每当猪八戒和孙悟空闹矛盾时,沙和尚就成了调解大家关系的那个人。
不过,在原著描述里,沙僧曾是个杀人如麻的角色,他颈间挂着的一串骷髅头项链便是铁证。沙僧身形高大,足足有3米7左右,和猪八戒的个头几乎一般高,而且他长着一张蓝脸,嘴巴大得吓人。
住在流沙河的日子里,沙僧陆陆续续害了九条前往取经的和尚性命,并且把他们的头骨串起来,当作项链戴在颈间,以此夸耀。
很明显,电视剧里不能直接复制原著里沙僧的模样。除了角色形象上的差异,电视剧里的不少情节也和原著有着显著的出入。
【二、虚构情节】
鸳鸯成对蝴蝶翩跹舞,春色满园令人陶醉心,轻声问那高僧,这姑娘可算俏丽?
在电视剧《西游记》里,唐三藏与女儿国国王之间那段深情缱绻的爱情,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一首《女儿情》歌曲风靡各地,传唱于五湖四海。
朱琳所扮演的女儿国国王,一举一动都透露着风情,眼神里满是温柔。就连圣僧唐三藏,也并非那种不为女色所动的柳下惠。尽管他守着众多的清规戒律,但说到底,他也是个有血有肉的正常男人,在女儿国动了情,这也是人之本性,完全能够理解。
在取经的漫长征途中,历经了八十一道难关,儿女私情无疑也可算作其中一劫。正因如此,导演杨洁在拍摄时加入了自己的诠释,并未完全拘泥于原著的叙述进行拍摄。
在原著描述的女儿国里,并不像电视剧展现的那般满是花园般的美丽景致,也并无倾城美女存在。按猪八戒的说法,那地方不过是一群“粉面骷髅”。女儿国内没有男性,女性生育则是依赖于子母河中的河水。
通天河是女儿国与外界相通的唯一路径。它的一侧坐落着陈家庄,而另一侧,便是那传说中的西凉女国,也即女儿国所在之地。
在陈家庄,有些勇敢无畏的人,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将诸如针线、粉饼、头花等小物件带到女儿国出售,目的就是为了能得到十倍的收益。
提到“不顾一切”、“豁出性命”这样的说法,仔细想想,真让人觉得心惊胆战。
师徒四众抵达女儿国境内,投宿于一户老妪家中。老妪向他们揭露了女儿国的惊人内幕:那里的人们会榨取他人的精气,割下其肉,用以制作香囊。
据传女儿国的国王有意许配给唐三藏,孙悟空便佯装应允,巧妙取得通关文牒后,师徒四人连忙逃离这个麻烦的地方。
若依照原作来演绎,当唐三藏途经女儿国遭遇纠缠的情节,与其他诸多试炼相较,并无太多亮眼之处。然而,经过重新编排的女儿国桥段,显得更加贴近生活,充满了人气,同时也更为真切。
除了对女儿国的故事进行了改编,白龙马的相关细节描绘也与原著有所出入。
在《西游记》这部电视剧里,唐三藏西行取经时骑的那匹白龙马,其实是由小白龙幻化而成的。提及小白龙,他乃西海龙王的三太子。剧中,小白龙形象俊朗,性格豪爽不羁,并且与万圣公主有着一段情缘。
不过,小白龙因为贪吃,把唐三藏原本骑的白马给吃了,这让孙悟空火冒三丈,他迅速出手,轻松就把小白龙给制服了。还好观音菩萨慈悲为怀,及时出现,小白龙这才逃过一劫,被变成了白马,顶替了之前的位置,成了唐三藏的新坐骑。
然而,在原著里面,小白龙一直有个称呼叫“玉龙三太子”,从未出现过像“小白龙”这样直白易懂的叫法,电视剧里那些浪漫的恋爱故事完全没有,就连和孙悟空之间也没有上演过激动人心的打斗场面。
在书里,玉龙三太子仅仅在孙悟空因三次打跑白骨精而被唐三藏赶回花果山,之后唐三藏又碰上黄袍怪、沙僧被抓、猪八戒想要逃跑的那个节骨眼上,化身为一个宫女。他趁着跳舞舞剑的机会,试图去刺杀黄袍怪。
在电视剧《西游记》中,白龙马的角色脱离了原著的设定,其经历变得更为跌宕起伏,为整部剧增添了不少光彩。
【三、远离色情和暴力】
作为电视剧,面向数以亿计的观众播放,其内容绝对不能包含色情镜头。不然的话,肯定是无法通过审核的。
在原著里,有不少表述和场景刻画得相当直接且不含蓄。就像盘丝洞那一节,七个蜘蛛精沐浴的场景被描述得十分直白,用词相当大胆。那会儿,猪八戒化作一条鲶鱼,在浴池里游来游去。这些尺度过大的情节和场景,确实不适合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或荧幕。
在电视剧《西游记》中,同样不能展现太过血腥的镜头。反观原著,里头不少场面的描绘简直就像恐怖电影一样惊悚。
在书的第七十五回里,狮驼岭和狮驼国的场景被描绘得极为惨烈。小钻风讲述道,那位三大王不仅把一座城池的国王、文官武将都吞进了肚里,连城中的男女老少也没放过,全成了他的口中之食。这简直就是一场“血洗全城”的惨剧。
孙悟空化身小钻风,悄悄溜进了妖怪的老巢,里面那场面真是惨不忍睹:尸体堆得像小山一样高,鲜血淌得满地都是,臭味熏天。更让人心惊胆战的是,那些小妖精竟然把活生生的人剥皮剔骨,煮成了汤。
要是真按实际情况拍这种场景,估计会比聊斋里的故事还要恐怖得多。
在狮驼国内,狼群把守着四大出入口,老虎和狮子担当首领之职,角鹿则负责杂役,狐狸一族得势嚣张,蟒蛇环绕城墙进行警戒,花豹与苍狼模仿人声混淆视听,兔子和野猪摆起了摊位,公然在街上叫卖人肉吸引顾客。只要有人类踏入这座城池,四周的野兽便瞪大眼睛,口水直流,这里简直就像是一个恐怖至极的人间炼狱。
抵达狮驼国时,就连那位阅历丰富、精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他既敢闯东海龙宫,也曾大闹天宫,但在目睹了眼前的景象后,竟被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半天都没能站起身来。
此外,在原著描述里,唐三藏的形象与电视剧《西游记》中展现的善良、单纯大相径庭,并非大家心中所想象的取经人模样。
在书里,唐僧缺乏责任心,还容易猜疑别人。当孙悟空除掉拦路抢劫的强盗后,唐僧没弄清楚事情真相,就马上责怪起孙悟空来,生怕自己会因此受到牵连。
还有更离奇的事儿,孙悟空二度除掉那些山贼后,唐三藏竟给那些亡魂念起了经文,并且告诉他们,是孙悟空动手的,不是他,可别搞混了。
孙悟空屡次出手,将妖怪击败,保住了唐三藏的性命。然而,他的回报却是接二连三地被逐走,不得不一再承受唐三藏念起的紧箍咒。
在“真假美猴王”这一段故事中,孙悟空在被逐走后,心里惦记着师傅唐三藏,怕他少了自己的守护难以继续西行取经的路,于是特地返回去找唐三藏师傅。
真让人意外,为了再次把孙悟空赶走,唐三藏毫不犹豫地连念了二十遍紧箍咒,直到那金箍深深嵌进孙悟空头皮近一寸,这才罢休。
在原著描写里,唐三藏显得既愚昧又倔强,而且是非不分,冷漠无情。孙悟空甚至称他为“没用的人”。这样的唐三藏,和观众心中圣僧的形象大相径庭。
你是更喜欢电视剧版的《西游记》,还是原著小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