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秋,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考入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师从刘国语主任研究员攻读博士学位,同时他被批准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革命军人。
毛新宇
刘国语是一位在军事历史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资深教授,他在第一次见到毛新宇时,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军事历史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功底,希望你能够在这里静下心来,深入研究。”
毛新宇听后坚定地回答说:“我会的,我一定会努力!”
军事科学院的学习生活是紧张而充实的,有一次,毛新宇在撰写一篇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论文时,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他发现现有的资料中对于某一场战役的描述存在一些矛盾之处,为了弄清楚真相,他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甚至走访了一些当年参加过那场战役的老兵。经过数周的努力,毛新宇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并在论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刘国语看到毛新宇的论文后,对他给出了高度评价:“新宇,你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非常难得。”
毛新宇进行写作
几年的博士生活转瞬即逝,2003年,毛新宇即将面临毕业,他给自己选定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论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刘国语得知毛新宇的想法后,劝他说:
三大战役在我国学术界研究成果较多,理论创新也比较困难,但对毛泽东的军事战略进攻思想的研究目前还不多见,而且战略进攻思想贯穿于解放战争全过程。你作为毛泽东主席的后人,应该去写你爷爷,这项工作更具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毛新宇见自己精心挑选的论文题目被否定了,心中不免一阵沮丧,但他认为导师的话也很有道理,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将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调整为《毛泽东军事战略进攻思想》。
毛新宇在撰写毕业论文期间,得到了母亲邵华的大力支持,邵华曾鼓励他说:“你现在就是一名战士,在仰视爷爷是伟大的军事战略家。所以,你的博士论文必须明确阐述,毛泽东军事战略进攻思想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根基。”
毛新宇和父母
经过不懈努力,毛新宇终于完成了《毛泽东军事战略进攻思想》,这篇论文不仅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还结合现代战争的特点,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得到了导师和评审委员会的高度评价,还荣获了2003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2003年7月,毛新宇顺利从军事科学院毕业,他被授予大校军衔,并留在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从事毛泽东军事战略理论研究工作。
有一天,毛新宇来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他发现一群大学生正围在一起讨论一个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话题。其中一个学生说道:“其实,历史上的很多事情并没有定论,所谓的‘英雄’也不过是被时代塑造的符号罢了。比如毛泽东,他的功绩被夸大了,而他的错误却被刻意淡化。”此言一出,周围的同学纷纷点头附和,甚至有人拿出手机,展示一些歪曲历史的网络文章。
毛新宇接受采访
毛新宇听后心中一紧,他知道这种观点正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表现,他马上走上前,礼貌地打断了学生们的讨论:“同学们,你们的观点很有意思,但我认为有些地方需要更深入地探讨。”
随后毛新宇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通过歪曲历史来达到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他举例说:“毛泽东同志虽然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走过弯路,但他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毛新宇的话引起了学生们的深思,一位学生问他:“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历史呢?”
毛新宇回答道:“我们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历史是复杂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其中的一些问题就否定整个历史进程。我们要尊重事实,用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历史。”
毛新宇(右一)和家人
这件事让毛新宇意识到,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正在一些年轻人中传播,如果不加以纠正,可能会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自己作为毛泽东的后人,应该积极地宣传毛泽东思想,通过更多的渠道来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随后毛新宇开始在学校和社区举办讲座,主题是“捍卫历史真实,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毛新宇在讲座中详细介绍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和危害,呼吁大家要增强历史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有一次讲座结束后,一位学生找到毛新宇,诚恳地说:“毛老师,听了您的讲座,我才知道自己之前对历史的理解有多肤浅。我以后一定会用正确的方法去学习历史,不再被那些错误的观点误导。”毛新宇听后欣慰地笑了,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毛新宇的故事,是传承和弘扬毛泽东思想的生动实践,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毛泽东思想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