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主要居住在广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潮汕人总数约为 3000万至3500万。
潮汕人的姓氏很多,尤其是偏僻姓氏多。行走潮汕地区,我们会发现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宗祠。而其中,排名前三的是陈、林、黄,人口都超过了100万。其中,陈姓潮汕第一大姓,约为150万人。
关于潮汕人的由来,这些宗祠中普遍记录着这样的信息:始祖宗族从莆田迁来。例如普宁市洪阳镇,有32个村庄,其中13个村子的家祠中记载,自己的开基祖是从莆田迁来的。
而在莆田涵江区涵头镇黄巷村,有一座规模宏大的黄冈祠,导游告诉我们,这里就是潮汕地区黄姓人家的祖地。
在祠堂中我们俩了解到:黄冈祠号称世界江夏莆阳黄氏总祖祠,里面供奉的是黄氏始祖黄岸,他是黄元方嫡系十一世孙,唐代的进士。
他的先祖黄元方,最初的时候住在今福州东街口南后街,后来迁徙到了今天的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在这里,莆田黄氏一脉繁衍生息,逐渐成为望族。
每年正月初六至初八,家住潮汕地区的黄氏一脉后人,都会来这里寻根、祭拜。
单纯从潮汕人的祠堂记载来看,潮汕人祖地明确。
但是,学术界一直另有观点,认为潮汕人的基因中,更多元素来自当地的土著。
之所以不同姓氏家族的家谱类似,应该为明清时期,一批专门撰写家谱的人杜撰。当年的目的,就是否定先世的身份,证明户籍有来历。
这种观点,我们在北宋 《舆地广记》《太平寰宇记》等史料中,找到了部分佐证: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被楚攻破,大量越人南迁,他们与盘瓠蛮接触、融合,由此开启潮汕和闽南的百越时代。彼时,盘瓠蛮主要指畲族、瑶族、苗族等苗瑶语族少数民族。
在这个过程中,越国后裔的一脉,辗转至灵江、瓯江流域及福建北部武夷山一带建立了瓯越国;另一脉,迁至九龙江和粤东一带,建立了闽越国。这两个国家的国民,都是勾践的后裔与当地的闽人和畲蛮融合后形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浮滨文化也逐渐发展、完善起来。它是潮汕文化与中原文化碰撞融合 的最好佐证。
如今,虽然潮汕先民的由来依旧在争论,但潮州人自我优越感和自豪感还是很足的。
如何分辨是否正宗潮州人呢?其实很简单,脱掉鞋一看就知道了:
“小趾头指甲分瓣”,这一显著遗传特征,会出现在正宗潮汕人脚上。
也有专家认为:“六甲遗传”这种情况,或为“原始汉族”标志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