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电子产业链深度重构的浪潮中,中国连接器市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一方面,5G通信、AI算力、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催生对高速、高可靠性连接技术的爆发式需求;另一方面,本土厂商的崛起与"国产化替代"趋势正在重塑竞争格局。 作为全球高速连接器领域的技术领导者,Samtec通过"国际视野+本土深耕"的双轨战略,展现出独特市场竞争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与非网在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期间,采访到了Samtec亚太区数字营销总监Whitney Beckley,就连接器产业的现状和Samtec的亚太区战略部署进行了深度探讨。

图 | Samtec亚太区数字营销总监Whitney Beckley(右)
在初次参加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Whitney眼中,德国慕尼黑电子展的参展企业以全球龙头企业为主,覆盖全产业链,注重基础技术突破的呈现;而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参展企业则以中国及亚洲企业为主,更侧重元器件与方案展示,应用导向明显,因此也吸引了大量贸易商和经销商,带来了更多商业机会。
从224G到448G的持续领跑在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Samtec的动态弯曲电缆演示成为技术实力的缩影——当观众操控游戏杆随机扭曲线缆时,信号仍保持稳定传输。这种将严苛环境测试与趣味交互结合的创新展示,正是其技术沉淀的具象化体现。
图 | HDRcade 游戏机Demo,深度体验Samtec Nitrowave 电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与此同时,面对中国市场中AI服务器、光模块等领域对高速互连的迫切需求,Samtec已构建出完整技术矩阵。 对此,Whitney表示:“2025年,Samtec会继续注重推进Silicon-to-Silicon (S2S)的产品,比如高速、高密度的112G,224G PAM4 产品线(NovaRay®、Si-Fly® 系列),覆盖光模块、高速线缆、芯片级接口。还有Core Board-to-Board,涵盖弹性堆叠、高可靠 / 电源连接器,Mini Mate®,以及 56G 及以下高速板对板产品 ——SEARAY™、Q Strip®、Edge Rate® 。同时,在玻璃基板封装技术(GCT)领域,Samtec也将进行更落地的战略实施。”
构建"闪电式"响应生态相较于技术优势,Samtec的差异化更体现在服务体系的本地化重构。其"24小时快速样品"服务已坚持数十年,而近年来打造的"2天全球直达"物流网络,将惠州工厂、越南工厂、新加坡枢纽仓等全球资源与中国客户无缝衔接。 对此,Whitney表示:“这种差异化布局通过新加坡区域枢纽实现资源调配,既规避了单一市场风险,又可以形成技术梯度转移的闭环。” 更值得关注的是数字化服务转型,Samtec的全球资源都被有效整合:其信号完整性团队、应用支持团队和互连处理团队将紧密协同,为客户提供从选型到测试的全流程技术支持。 这种将国际供应链资源与本土响应速度结合的模式,有效解决了中国客户"既要快速交付,又要成本可控"的双重诉求。中国与印度的双引擎驱动当谈及亚太战略时,Samtec展现出了清晰的区域洞察。 Whitney认为,不同于欧洲大区和美洲大区,亚太区非常特别,语言的种类更多,国家、地区文化不同,用户习惯也有很大差别,因此用户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需求侧,中国与印度是Samtec在亚太地区的核心增长市场,这两个国家的成长性客户最多,中国的汽车与工业领域正蓬勃扩张,印度市场也在快速发展。 为此,过去几年,Samtec加大了在中国的市场投入,重点携手本土合作伙伴,共赴创新与成长新征程。 正如Whitney在展会上强调的"Think Global, Act Local",这种全球化视野与本地化运营的平衡,或将成为跨国企业在亚太市场的新范本。 在连接器这个看似传统的领域,Samtec证明了一个真理:真正的本土化不在于工厂数量,而在于对市场需求的解码能力。当大多数企业还在讨论"国产化替代"时,Samtec已通过技术前瞻性与服务敏捷性,将自己转化为中国市场不可或缺的创新伙伴。这种以价值替代价格、以协同替代竞争的思维,或许正是其在中国连接器市场持续增长的核心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