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子教育中,重视成绩,拼命卷孩子的家长太多了,但是会做减法的家长太少了。
只不过孩子的成长来源于内心的觉醒和父母的正确回应,而不是外在的灌输和强加。
尤其是对于高二的孩子来说,课程进度快,课程难度大,原本学习和写作业就很痛苦了,要是父母在给孩子加码,不断在学习上做“加法”,孩子会身心俱疲。
家长该偷懒时要偷懒,忍住帮孩子的冲动,才能修炼为有智慧的父母。
这句话不落地时,只是正确的道理,只有将道理践行到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才能变成经验和助推孩子进步的利器
我自己也是一个高二孩子家长,很认同老师在书中所提到的,要不断做“减法”,这才是有效帮助孩子,书中也给了家长三个减负建议:
第一件事:把孩子的责任,还给孩子
已经高二了,学习父母不能催太多了,往往父母越催促,孩子越拖拉,越磨蹭,越不想学习和写作业。
孩子拖沓的主要原因就是父母之前催太多造成的,导致孩子没有规则意识,小时候催着做一些,等到高中了,催也不做。
我家孩子就是这样,他小时候学习和做事,每天被我催无数遍,还是很拖拉。
等到了高中后,我不催时,他反而没之前那么拖延了,反倒是我焦虑和着急催他时,结果啥也没做,只是嘴上答应说:好,行,我马上就做。
在《减法家长》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醍醐灌顶:
急孩子所急,孩子就容易逃避。
如果家长把学习这件事,比孩子还重视,那就会出大问题。
心理学中有一个原则叫:谁痛苦,谁改变。
如果学习只是父母痛苦,那孩子一定不会改变。所以把学习交还给孩子,孩子才能积极主动。
第二件事:家长做错时,要会按下暂停键
父母在焦虑时,会有一种“灾难化思维”,觉得孩子再不收拾和修理就要完蛋了。
于是父母对孩子各种插手,各种唠叨和训斥,不仅孩子一句没听,反而把亲子关系也搞砸了。
父母也要学会自我提问:
我在担心什么?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我真正焦虑的是什么?我害怕的结果是什么?
父母一步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拆解和复盘时,就能有意识跳出狭隘思维,从对孩子的越界选择中按下暂停键,从而退出。
我家娃这一两个月学习状态很差,上课跑神,作业不写或打折写,对学习很敷衍。
有很多次,我都想狠狠把孩子吵一顿,但每次刚开始说被孩子抗拒时,我都暂停了,选择了闭嘴,哪怕我再煎熬,再难受,也坚决按下暂停键。
不是不想管,而是管不了,在孩子对抗时我越管,他会越抗拒,越摆烂。
起码我不发火,不跟他闹崩时,他对我是坦诚和诚实的,是开诚布公的。
他的摆烂不隐瞒我,他做得不好的地方也会如实告诉我,他的所有想法也会跟我分享。
如果我选择跟他硬碰硬,对自己管不了的事,还强势介入,结果一定会更糟糕。
正是因为我有意识提醒自己,哪怕我无法做对,也坚决不做错,就是变相做对。
所以,在每一次我差点失控和做错时,我都能将自己拉回来,用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回头。
第三件事:别让家庭情绪,消耗孩子的学习动力
之前,我的情绪根本无法控制,就像一个炸药包一样,一点就爆。经常因为一句话或一些小事,就跟孩子爸爸吵架,一不顺心还会把火气发给孩子,导致孩子很胆小和沉默。
其实我在愤怒时,我也很痛苦和委屈,心情也特别差,情绪也低落。
可是我当时根本意识不到我的坏情绪,会让家庭氛围很压抑,也会让孩子变得战战兢兢。
孩子连一个温馨的家庭都感受不到,自然不愿意回家,也自然没有心力学习,哪还有半点学习的动力。
现在,当我觉醒之后,家里再也没有争吵和唠叨。孩子回家后,就是聊聊天,一块看看电视,吃吃饭,让孩子在轻松和愉悦中想干嘛就干嘛。
秉承着闭嘴原则,不争对错,也没了之前的好胜心,自己的情绪也不必拿别人作为发泄口。
其实家庭情绪,需要每个人先做好自己,管控好情绪,才能做到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劲往一块使,心往一块凑,如此就只剩下了共情与体谅,孩子也能在融洽的环境中,获得放松与滋养。
修复家庭关系,也是解决问题的捷径,更是给孩子一个溶解焦虑的树洞。
养育孩子来说,有时慢即是快,少即是多,家长有边界感,不为孩子过度操心和付出,也会能助力孩子更快进步。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