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治愈人心的佛家楹联,每一副都治愈人心!

书易聊文化方式 2025-02-07 09:10:59

01

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

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

——李渔

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又字笠鸿,号天徒、笠翁。浙江兰溪人。

【注释】这是“芥子园杂联”中的一副,芥子园是李渔金陵别业。【简评】此联写出了作者吟风弄月的潇洒之态和闲适之情。月榭四面通达,自可邀月邀风。无论春夏秋冬月,皆清照台上,人坐其间,相对莹澈。无论南北东西风,皆徐来座中,人坐其间,心情洋洋自喜。上下联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着笔。小小水榭,邀四时月,临四面风,堂庑特大,亦足见作者心胸。《礼记》中有:“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郑玄注:“东西南北,言居无常处也。”李渔为生计所迫,带领家庭剧团游幕于贵宦之门,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二三十年间居无常处,也可谓东西南北之人。但即便如风儿一般漂泊,亦终究会归来此间。从这个角度理解,作者的洒脱中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

02.

足涉万仞峰峦,看绿水浮天,白云扫地;

人来三千里外,唤清风结伴,明月为邻。

——白云寺

【释义】

表达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豁达处世的人生哲学。它倡导人们在心态上要保持空灵、自在,不受外界过多的干扰和约束

在那静谧的山谷之中,有一座古朴的小屋,屋前溪水潺潺,屋后青山绵绵。我在此处暂别尘世的纷扰,静坐于溪边石上,“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这句话悄然浮现。抬眸望去,天边的白云悠悠飘荡,不受任何羁绊,自由自在地变幻着形状,恰似我们应有的心境,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累,始终保持纯净与洒脱。再看脚下的流水,沿着地势蜿蜒前行,遇到阻碍便巧妙绕过,从未有过一丝执拗。人生之路,何尝不应如此呢?我们应让心灵如这白云般自在,将烦恼抛诸脑后;让意志似这流水般灵活,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波折。如此,方能在这繁杂的世界中,寻得内心的宁静港湾,收获生命的纯粹与美好。

03.

时有客来,烹茶烟暖浮新竹;

闲无俗累,洗钵泉香舞落花。

——五台山碑楼寺

04.

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

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

——茶亭

释义:据说此联由清代一秀才所作,旧时茶亭、现今茶楼里常见此联。 “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风,是构成世间万物的基本元素,而“皆空”则是说这些元素都是无常的,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地、水、火、风,一切皆空,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行色匆匆的赶路之人不妨坐下片刻,喝一盏茶;东、西、南、北,两头都是路,你来我往,喝完一杯茶,大家又各奔东西了。 此联禅意十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就像茶亭的两端都有路一样,人们在这里短暂相聚后,又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有缘千里来相逢,且珍重,且惜缘;但也不要因为缘之将尽而难舍,缘尽挥手惜君去,且洒脱、且飘逸。

05.

石墨一枝春,问山僧梅子熟未;

梵钟数杵晓,唤世人尘梦醒来。

——金日修

06.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切莫放年华虚度;

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可晓得脚步留神。

——光孝寺

无论我们处于何种境地,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切莫放年华虚度。时间是宝贵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在顺境中,我们要保持谦虚和谨慎,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在逆境中,我们要坚定信念,勇敢面对,不放弃希望。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时刻保持警觉。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在做出决策和行动时,要慎重考虑,留神自己的脚步,学会审时度势,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07.

微笑拈花,佛说两般世界;

拨观照影,我怀一片冰心。

——五台山殊像寺

赏析: 微笑着轻轻拈着花,佛祖告诉我们有两种世界,一种现实世界,一种内心世界。 我在纷繁芜杂的凡尘之中,看到了那一片如冰心一般的真心。 人不要对现实世界太过执着,要能透过现实,看到内心。

08.

山色溪声,万壑清明春雨后;

天光云影,千峰苍翠夕阳中。

——魏源

世事变迁,人生起伏不定,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却可以把握现在,把握住稍纵即逝的青春时光,莫让它在无谓的虚度中消逝成梦。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面临着选择与决断。门里门外,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引领我们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谨慎行事,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确保我们的每一步都坚实而明智。人生若白驹过隙,稍纵即逝,莫待白发空悲切。雁过留痕,人过留声,无论你做了什么,时间都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09.

窗静鸟窥禅,心是主人身是客;

山虚风落叶,天漫绝顶海漫根。

———出自南通白庵楹联

赏析:这联以景寓理,在静虚的当下,万物各安其位,各现真境,在天地丰美的声色中,含藏妙悟的契机,能自己作主,不攀外缘,所遇都能带来无上的清净心。

在宁静的窗边,鸟儿悄然窥探着禅意的世界。心仿佛才是这里的主人,而身躯却只是匆匆过客。窗外的景象宁静而深远,让人的思绪也随之飘荡。

远处的山峦虚渺,清风拂过,吹落片片树叶。那山仿佛连接着天空的绝顶,而广阔的大海似乎也漫延至天地的根基。在这壮阔而又静谧的画面中,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与自然。我们置身其中,感受着自然的伟大与心灵的震颤。仿佛时间都在此刻静止,只剩下对这一切的敬畏与思索。

我们如同那山、那海一般,在无尽的时光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和意义。也许,真正的归宿就藏在这宁静与壮阔之中,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领悟,去与那永恒的禅意相融合,在这片天地间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10.

山静日长,时于此中得佳趣;

天心水面,更从何处问真源。

——自然庵

「释义」:

在静谧的山中,日子显得格外悠长,时常能在这里面领略到绝妙的自然意趣。清澈的水面仿佛映照出天道的本心,还需要向哪里去寻找真正的本源呢?

当人的心境如同澄澈的水面能映照出天空的深邃时,便已接近了事物的根源与真谛。不必再四处寻觅,因为真源就在这宁静的内心感悟之中。在山水之间、在自我的内心世界里,找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到那种超越物质、世俗的精神愉悦与灵魂升华。

11.

野鹤闲云,何非法相;

清风明月,亦是色尘。

——趵突泉

此句出自趵突泉楹联。一切自然景象都是佛法的体现。闲云与野鹤,清风与明月,这些看似平凡但充满诗意的自然元素,都是指引我们了悟法相的途径。通过对它们的观察与思考,我们能够领会到一切现象的空性,认识到依赖和执着于任何现象都是无常和无我,进而达到心灵的清净和自在。

在这世间,野鹤闲云看似自由洒脱,无拘无束,仿佛远离了一切尘世的纷扰。然而,又怎能确定这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法相”呢?它们或许也只是一种外在的呈现,而非本质的真实。

清风明月,那般美好而令人陶醉,是无数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可是,当我们深入思索,便会发现,它们其实也不过是“色尘”,是这纷繁世界的表象之一。

我们不应被这些看似美好的景象所迷惑,而应学会透过现象去看本质。在追逐自由与美好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面的东西所蒙蔽。以一种更为深刻和睿智的目光去审视周围的一切,去探寻那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真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我们自己的存在意义。让我们不执着于野鹤闲云的逍遥假象,不沉醉于清风明月的迷人外表,而是努力去追寻那更为深远的智慧与真谛。

12.

松声竹声疏雨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宜人。

——汪轸光

人不宜自我设限,自缚手脚。限制束缚阻碍虽然都是压制,但突破了就是自由的天地,任其纵横驰骋。一点微不足道的求生欲,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暖日闲窗映碧纱,小池春水浸晴霞。

数树海棠红欲尽,争忍,玉闺深掩过年华。

独凭绣床方寸乱,肠断,泪珠穿破脸边花。

邻舍女郎相借问,音信,教人休道未还家。

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临江近水的草堂,成群飞舞的白鸥。说甚真与假,诗酒倦天涯。所谓是非对错,不在是否存在,而在如何审视。小庵亦是小桃源,时事方难住更便。啼鸟落花忘客主,青山流水见因缘。得过一日是一日,浪说百年谁百年。分付妻儿更深避,扫岩趺坐学枯禅。

13.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举头四顾,海阔天空。

——出自南通狼山广教寺楹联

赏析:拾头环顾四周,没有什么是能够阻挡视线的,像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没有边际。比喻人心胸眼界开阔,无拘无束。

陆九渊说:昂首攀南斗,翻身依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会开车的人都知道,当你的视野越来月狭窄的时候,离出车祸就不远了。不要局限在自己的小格局、小圈子里,多到大自然中走走看看,感受一下天地的开阔,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

14

半点尘埃飞不到,

一轮明月去遂来。

——海潮寺山门

释义:

到了这里,了却凡尘,半点尘埃都无法侵入。内心空明,任凭明月明月自由地来去。 尘埃不染,月明心间,每个或许人都渴望有一个尘埃不染的内心世界。这不是逃避,而是一种对纯净和美好的追求。

“心灵是自己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我们的内心,就是这样一块可以自我塑造的圣地。 当外界的纷扰和尘埃试图侵入我们的心灵时,我们需要学会守护。这种守护不是封闭,恰一种选择性的接纳与排斥。真正的清净,不是远离尘世,而是在尘世中保持一颗不染尘埃的心。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的就是一颗心。”愿我们都能在尘世中修得一颗不染尘埃的心,让那轮明月永远照耀在我们的心间。

15.

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

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

——清代王剡题天台万年寺联

在云水间,心灵得以沉淀,如同水中的月影,虽然波光粼粼,却始终不改其本色。那份淡然,是我们本心的写照,仿佛倾诉:不论外界如何喧嚣,不妨在忙碌中寻找这份云水般的悠闲,在纷扰中保持那份如水的清心。

其近义词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该句出自陈继儒《幽窗小记》洪应明《菜根谭》。此绝句美文配以书法,观之犹龙蛇飞动笔下生花。

0 阅读:0

书易聊文化方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