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刘强东内部讲话:公司里最大的不公平,是让弱者占强者便宜。
在公司治理,团队管理中,“白兔员工”通常是指那些态度良好、人际关系融洽,但工作业绩平平或贡献微小的员工。虽然他们可能没有明显的过错或不良行为,但他们的存在却可能对公司造成的危害却是毁灭性的。
所以,走上管理岗位后,必须要学会开人,学会开对人。
当然,在开人之前,你要做到“仁至义尽”:该给机会给机会,该给辅导给辅导,但是千万别假装看不见,做烂好人。
永远记住,开人,是你最后的管理手段。不要只会通过开人解决问题。
01
“白兔”的负面影响
公司治理中“白兔员工”的危害
1. 降低整体效率和产出: 每个员工的岗位职责都是公司整体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部分员工无法完成或达标工作任务,就会拖累整个团队的进度和效率,最终影响公司的整体产出。
2. 增加管理成本: 对“白兔员工”进行管理和培训往往需要额外的时间和精力,这会增加公司的管理成本。例如,需要安排专人进行绩效辅导,制定改进计划,跟踪进度等。
3. 影响团队士气和氛围: 当其他员工看到“白兔员工”付出较少却得到与自己相近的待遇时,可能会感到不公平,进而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士气。长此以往,会导致团队氛围涣散,影响整体合作绩效。
4. 阻碍人才流动和晋升: “白兔员工”占据了有限的岗位资源,会阻碍其他有能力、有业绩的员工的晋升机会,不利于人才的流动和梯队建设。
5. 稀释公司文化: 公司文化是凝聚员工、指引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如果“白兔员工”所表现出的低绩效、低贡献的态度成为主流,会稀释公司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文化氛围,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02
白兔多了,会产生“死海效应”
死海效应,是指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能力强的员工容易离职,因为他们无法容忍公司的某些愚蠢的行为,而这个时候呢,能力差的员工(白兔)倾向于留着不走,因为他们离开公司,也不太好找工作,时间一长,老板总觉得这些不离开公司的人才是自己的真爱,才对忠心耿耿的那一拨人,进而就变中高层了。
能力强的人才更容易流失,而能力弱的人才更容易留下来的现象。这就像死海一样,水分不断蒸发,盐度越来越高,外部优秀的人很难进来,进来后很难活下来,最终导致正常生物难以生存。
该现象对公司的影响是负面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因为剩下的白兔员工,往往效率较低、才能较差,难以满足公司的长远发展需求。
为了破解死海效应,公司需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方式留住合适的人才,并尽可能了解和挖掘每个员工的潜能,让员工为公司创造的价值最大化。同时,公司也需要关注内部管理制度和文化氛围的建设,以减少员工离职和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
03
如何杜绝“白兔”泛滥
尽管“白兔员工”可能没有明显的过错或不良行为,但其存在带来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公司应采取有效措施,例如绩效考核、末位淘汰、培训辅导等,提高员工整体绩效水平,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以下是一些建议: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明确绩效考核指标,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将绩效与薪酬、奖惩等挂钩,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业绩水平。畅通沟通渠道: 建立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工作困难,帮助员工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培训和发展: 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和水平,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建立公开透明的晋升机制,为有能力、有业绩的员工提供发展机会,鼓励员工积极进取。加强公司文化建设: 倡导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企业精神,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 企业应建立长期的激励机制,不仅要奖励员工的短期业绩,还要重视员工的长期发展。例如,可以为员工提供股权激励、职业发展通道 等,让员工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
写在最后
在企业的运营中,总会存在一些“白兔”—那些工作效率低下、不思进取、甚至拖累团队的人。对于这些人,企业应该如何处理?容忍他们,还是予以淘汰?
容忍“白兔”,就是让企业加速灭亡。
企业应该认识到,开对人很重要。
开对人是风向标,
开对人是管理者用人主张的表达,
开对人是对得起对得起的人,对不起对不起的人。
“白兔”的存在,是企业发展的阻碍。只有及时淘汰“白兔”,才能让企业保持健康地发展。
但是在开掉“白兔员工”之前,
我们要扪心自问:
我们对得起他们吗?
我们是否做了我们该做的动作(沟通、辅导、帮助等)?
让他们离开,我们会后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