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全面碾压山东,县域经济PK背后真相

信莹桃文文呢 2024-12-18 08:43:12

说到县域经济,大家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哪里人多,哪里产业强”。但是,最近的一个县域经济数据让很多人都眼睛一亮,江苏省在与山东省的对比中,几乎是全面碾压。话说回来,山东这个大省,看似底子厚实,地广人多,经济总量也不差,为啥在县域经济上反倒不如江苏呢?

先来看看数据,2023年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的榜单上,江苏毫不意外地占据了24个席位,而山东则只有15个。而且,这15个县市里,除了龙口市能勉强挤进百强名单,其他县市的表现都不太令人满意。相比之下,江苏的县市不仅数量上占优,而且质量更是远胜山东。尤其是苏南一带,简直碾压了鲁南和苏北,龙口市就算是山东县域经济的佼佼者,也只能排在百强县的第11名,居然还比不上江苏的一些县市。

这让人不禁要问,山东的县域经济,究竟是怎么了?看看这些排名,山东省县域经济的排名最高的是滕州市,第27名,和江苏的前十名比,差得也太远了。而且,江苏不仅数量占优,在质量上也更强,像宜兴、东台这样的城市,县域经济实力比山东的城市还要强。即便是最落后的苏北,几个县市都比山东的鲁南地区表现得更好。说实话,江苏在县域经济这块,完全不需要再跟山东比了。

从整个大环境来看,江苏和山东的经济对比,最明显的差距还是在县域经济的层面。虽然山东的省会济南也很有竞争力,但是在县级城市的经济发展上,显然没有江苏那样均衡。江苏的县域经济,基本上都是稳步增长,不会出现某个地方拖慢整体发展的情况。相比之下,山东的县域经济明显存在不平衡现象,有的地方发展缓慢,有的地方则“太强大”,这导致了整体发展进程的滞后。

回到这场县域经济PK,虽然山东有着庞大的县级市数量和人口基数,但在县域经济的质量上,江苏的优势显然更为明显。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游戏,更是各地产业结构和创新能力的体现。江苏省在产业布局上更具前瞻性和活力,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的集群效应上,江苏无疑占据了制高点。而山东,虽然有不少优势,但在县域经济的“分布式”创新上,明显缺乏江苏那样的整体规划和深度发展。

这让我想到了几年前我舅舅的一个故事。他在山东某个地级市做生意,虽然说当地经济也在发展,但就是有种发展不平衡的感觉。像他做的小生意,虽然是地地道道的传统行业,生意一直不错,但县里的经济大环境跟不上,市场有时候冷得让人发慌。说到这儿,我就忍不住吐槽:山东这些地方,经济大起大落,根本不像江苏那种平稳持续的增长,真心感觉有点儿捉襟见肘。反观江苏,尤其是南京周边的县市,做生意都比较踏实,大家都有了过日子的底气,哪怕是小商小贩,日子也不差。

舅舅也说,山东这几年政府虽然投入不少,但县域经济想要长远发展,关键是如何激活“内生动力”。他观察到,很多地方的产业聚集效应还不够强,有些地方就算政府给了补贴,还是没能吸引来真正需要的企业和人才。相对来说,江苏一些县市倒是给人一种“聚合力强”的感觉,既能吸引人才,也能提升地方经济的整体质量。

再说说我姨妈家的情况。她在江苏一个中小城市做旅游业,生意其实挺不容易的。但是她跟我说,江苏在旅游业方面的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都比山东好多了。她以前去山东旅游,虽然景点也不少,但当地的旅游服务设施明显感觉有些滞后。对比之下,江苏的一些县市不仅有漂亮的景点,还有完备的服务体系,这种综合优势,让地方经济能够在旅游业上得到有效的提升。她还说,很多山东的县市,虽然有风景名胜,但相关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相对薄弱,游客想来一趟就觉得有点麻烦,最终也就没什么人气。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表哥的创业经历。他是学互联网的,大学毕业后曾经在山东某城市尝试过创业,但没做多久就“败下阵来”。他说,虽然山东地方政府在鼓励创新方面政策不错,但一些地方的创新氛围却相对冷淡,没有像江苏那样有强烈的市场导向和文化认同感。而且,整个县级市的创新支持政策也没有江苏的灵活和实用。相反,他在江苏一个小城市创业时,得到了更多来自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帮助,这让他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被重视”感觉。这种氛围的差距,让他对山东的县域经济表现产生了质疑。

从这些故事来看,山东的县域经济,确实需要在多个层面进行反思和改革。可能我们很难一下子改变一个大省的整体经济格局,但如果能在县域经济上更注重“平衡发展”,引导产业升级,注重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或许山东未来能在这方面有更大的突破。而江苏,凭借其稳步发展的县域经济模式,完全有能力在未来继续引领全国。

话说回来,大家觉得这两省在县域经济上的差距,未来会有改变吗?还是说山东会永远落后?

0 阅读:0

信莹桃文文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