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巨变!上海车展多家车企“消失”

雅琴谈谈车 2025-04-25 11:30:28

话说,2025上海车展,咋就突然冒出这么多“消失”的车企?

是车市刮台风了吗?

还是集体玩消失?

这背后的故事,你是不是也想扒个底朝天?

2025年的上海车展,那场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咳咳,跑题了。

言而就是个热闹。

来自全球各地的车企,带着自家的新玩意儿,恨不得把展台挤爆。

可你仔细一瞧,哎?

怎么少了点啥?

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劳斯莱斯,这几位“老炮儿”去哪儿了?

还有北京现代、悦达起亚,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合资品牌,也集体隐身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难道车市真的要变天了吗?

说起“变天”,那得先说说那些“新面孔”。

小米汽车、鸿蒙智行、乐道、萤火虫、方程豹……这些名字,是不是听着就觉得新鲜?

没错,他们都是第一次参加上海车展。

尤其是小米汽车,那展台,简直比春运火车站还挤。

雷军那句“长期主义”,更是被无数人挂在嘴边。

只是,这“长期主义”到底能走多远,还得看未来的表现。

再说说蔚来,这回玩起了“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一口气推出了乐道和萤火虫两个新品牌。

乐道L90瞄准高端市场,萤火虫则走起了亲民路线,11.99万元起的价格,确实挺诱人。

但问题也来了,摊子铺这么大,蔚来能hold住吗?

品牌之间的定位会不会冲突?

这些都是未知数。

还有华为,这回和上汽集团“深度拥抱”了。

余承东和贾健旭在展台上的那个拥抱,简直是“世纪之吻”。

华为的技术实力毋庸置疑,但造车毕竟不是光靠技术就能搞定的。

华为和车企之间的合作模式,到底该怎么走,才能实现双赢,这恐怕还得摸着石头过河。

那边是新势力风光无限,这边却是老牌车企黯然神伤。

北京现代和悦达起亚,这对曾经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的“韩流CP”,这回彻底凉凉了。

首次缺席A级车展,简直是颜面扫地。

韩系车这两年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用一个字形容就是“惨”。

新能源转型慢,本土化策略又跟不上,被自主品牌打得满地找牙。

说白了,就是不思进取,活该被淘汰。

法系车也好不到哪儿去。

东风雪铁龙和东风标致,这两个名字,现在还有多少人能记得?

神龙汽车为了自救,推出了新能源品牌“HEDMOS示界”,但能不能成功,谁也不敢打包票。

法系车的问题,在于“浪漫过头”,完全不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你整那些花里胡哨的设计,人家根本不买账。

更让人唏嘘的是超豪华品牌。

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劳斯莱斯,这些动辄几百万的豪车,也开始“退守”了。

虽然说超豪华品牌的客户群体相对稳定,但面对新能源的冲击,他们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市场策略。

现在有钱人也开始追求环保和科技感了。

最让人唏嘘的,还得属哪吒汽车。

曾经也是风光无限的新势力,月销量一度突破3万辆。

但好景不长,2024年开始,哪吒汽车就陷入了经营困境,裁员、降薪、工厂停产……负面新闻不断。

2025年前两个月,销量只有可怜的487辆,简直是“断崖式下跌”。

IPO也宣告失败,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些传统车企的转型困境,背后反映的是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残酷。

不创新,不改变,就只能被淘汰。

就像现代汽车,全球战略调整是没错,但中国市场的情况特殊,你照搬海外经验,肯定行不通。

还有Stellantis集团,和广汽集团分手,Jeep品牌在中国市场彻底玩完。

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消费者该怎么选?

选车就跟选对象一样,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别盲目追求品牌,也别被各种花里胡哨的营销套路迷惑。

多了解,多试驾,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真香”之选。

2025上海车展的“消失”现象,只是汽车行业变革的一个缩影。

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品牌崛起,也会有更多的品牌倒下。

至于谁能笑到最后?

嘿嘿,你品,你细品。

0 阅读:15

雅琴谈谈车

简介: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