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宋希濂在美国接受西方记者采访,采访的时候记者问宋希濂,国共两党里哪个党的领导人更伟大。
“毛主席那可比蒋介石高明太多,蒋介石落得今天这个下场,那就是自找的,完全是活该!”宋希濂刚说完,整个场子就沸腾起来了。
宋希濂一直有着鹰犬将军的名号,算得上是老蒋的爱将。他为啥能说出那样的话?到底是咋回事?
一、咎由自取1959年的时候,宋希濂因为改造得很不错,成了咱们党第一批特赦的国民党军官。被特赦之后,宋希濂并没有打算去台湾。
晚年的时候,中央批准了,宋希濂就去了美国。一直到他逝世,就再也没离开过那儿一步。
1982年,宋希濂在美国接受了西方记者的采访。
记者问:“您对国民党和共产党这两个党有啥看法?对毛主席和蒋介石又咋看的?”
记者话音一落,宋希濂就冷笑一声,说道:“老蒋有今天这地步,那都是他自找的,可怪不得旁人。毛主席那可比他厉害多了。”
宋希濂说完之后,全场都沸腾了。说这话的可是被叫做“鹰犬将军”的宋希濂,谁不知道他是老蒋的得力爱将?他在国民党军里的地位那是明摆着的,不容置疑。
记者这时候脸色都变了,他没想到宋希濂会这么回答。可宋希濂的话,他又不得不承认确实有理。
毕竟宋希濂从北伐战争那时候就开始和老蒋有接触了,再往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也是如此。
当然了,宋希濂可不会无缘无故就议论老蒋的,人家是有依据的,宋希濂把依据分成了三个方面。
首先得说说老蒋用人这方面。对一个领导人来讲,用人可是相当重要的事儿。只有善于了解人并且善于用人,才能取得加倍的好效果。
主席在这方面那可称得上是模范,只要是有本事的人,主席都会加以任用。关键是主席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可是老蒋在这方面矛盾得很。他一方面想让你为他效力,另一方面却又信不过你。
从宋希濂刚踏入国民党起,一直到解放战争战败被俘,这么多年来,他始终都得忍受蒋介石的怀疑,这种怀疑的态度就没消失过。
老蒋心眼小这事儿就不用细说了。就拿宋希濂来说吧,人家在抗日战场上那可是立了大功的。可老蒋,连个司令员的职位都不舍得给人家,到后来还把人家打发到西北那旮旯去了。
这怎能不让宋希濂心寒?他在前线拼命打仗,可连个嘉奖都没得到。
就像宋希濂说的那样:有功劳的事都让嫡系去干,背黑锅的事全是我来!
宋希濂说的第二点,那可是从古至今都有名的话:得人心者得天下。老蒋最后成那样,和民心有很大关系。
抗日战争刚一结束,老蒋就全然不顾全中国老百姓的想法,铁了心要发动战争,这可把老百姓的生活搅得一塌糊涂。
才刚从日本侵略下解脱出来的中国百姓,又要被卷入战争了。老蒋,虽然很在乎自己的名声,但在权力跟前,名声啥的都不算啥了。
主席一直深受大家的爱戴。当年主席撤离延安的时候,老百姓都不舍得主席走。主席特别平易近人,一点领导者的架子都没有。
这是老蒋一直都做不到的事儿。
在蒋介石心里,这辈子最要紧的就是权力了。他这人特别骄傲自大,从来都不反省自己,就知道怪罪别人。
这就是宋希濂所说的最后一点,也就是人心。
对于一个领导人来说,赢得人心那可是顶顶重要的事儿。
主席在人心方面那是没话说的。解放战争打完后,为啥好多原来国民党的将领对咱们党改变了看法?这都得归功于主席的宽宏大量。
但是老蒋对待战俘啥样就不用细说了,更让人瞧不起的是,老蒋老是把失败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这可让一群跟着老蒋的将领寒了心呐。就说当年杜聿明病得很重,只能躺在担架上指挥打仗,结果仗打完了,老蒋却把啥错都推到杜聿明身上。
为啥记者会问宋希濂这个问题?前面的文章里提到过的,就因为宋希濂参加过国共两党嘛。
宋希濂一开始是共产党员,可后来经过好些事儿,就开始为老蒋效力了。
这事儿得从宋希濂在黄埔军校那时候讲起。年轻的宋希濂瞅见当时中国的局势,心里就涌起一股报效祖国的想法。
后来听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办了黄埔军校,宋希濂就大老远地跑到广州,去参加黄埔军校的招生考试了。
后来,宋希濂就成了黄埔一期的学生,他跟陈赓将军可是同学。在黄埔一期那会儿,宋希濂就只和陈赓的关系最铁。
可以这么讲,后来宋希濂加入我们党,那是因为陈赓的关系。当时宋希濂对自己的未来特别迷茫,瞧见陈赓入了共产党,他也就跟着加入了。
那时候国共两党正处于合作阶段,啥事儿都平平稳稳的。可到了后来,“中山舰事件”一发生,就开始表明两党之间的合作要出问题。
宋希濂也到了两难的境地,得在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做个选择。宋希濂简单寻思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决定跟着老蒋走,他选择相信孙中山先生。
可宋希濂当时不知道,老蒋后来根本就没继续遵循孙中山先生的理论。
之后,宋希濂就被老蒋重用了,慢慢地就当上了师长。
直到1935年的某一天,出了一件事,就这么让宋希濂和我党只能处于敌对关系了。
老蒋给宋希濂下了命令,让他把我党领导人瞿秋白给处决!
瞿秋白被捕以后,敌人用酷刑折磨他,可他一个字都不肯吐露。老蒋气得不行,就打算枪毙瞿秋白。说起来,老蒋还故意把这个枪毙瞿秋白的任务交给宋希濂。
毕竟宋希濂一开始也是我党人员,这事儿一直是老蒋心里的一根刺。
宋希濂接到命令后也犹豫过,可在那时,他心里一直信奉“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老蒋的命令他从不拒绝。
就这样,宋希濂决定听从老蒋的命令,在长汀把瞿秋白给处决了。
三、改造良好老蒋这人,疑心重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就说宋希濂吧,他干了那么多事儿,战功那也是相当显赫,可老蒋,打心底里对他还是有些不放心。
解放战争那时候,老蒋把宋希濂给调到老远的大西北去守着了。当时,老蒋的那些王牌部队可都在华北地区。
一直到解放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咱解放军这边攻势很猛,国民党军队,那是一个劲儿地往后退。这时候的蒋介石,手里都没什么能用的将领。
这时候他才想到宋希濂,就赶忙把宋希濂从大西北紧急调回中原这边,让宋希濂担任华中剿总副司令。
打了这么多年仗,宋希濂对局势看得可透了。到了这个时候,他也只能承认,国民党军已经没救了,可宋希濂自己也没了退路。
1949年末宋希濂打了败仗被俘虏了,然后就被关进了看守所。这时候的宋希濂,对生活已经没信心了,就一门心思求死。
在看守所的时候,他好多次自杀都没成功。一知道他这种情况,陈赓大将马上就去看他了。后来经过陈赓的一番劝慰,宋希濂这才又有了信心。
后来,因为改造得很不错,宋希濂就成了第一批被特赦的人员,又重新回归社会。
后来,宋希濂对老蒋那是从心寒慢慢变成了怨恨。宋希濂被捕的消息传到国民党军队里的时候,国民党的高层还批判他。
他们觉得宋希濂不该向我党投诚,然后还对他的亲人下手,不但逼他跟妻子离婚,还把他儿子软禁在台湾。
于是,宋希濂被特赦以后,就留在国内,为两岸统一出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