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病!”主席办公室里传来这样一声。到底咋回事?一向温和的主席怎么就发这么大脾气了?
任弼时随后听到声音就走进了办公室,他瞧见主席正站在地图前,对着刘邓大军所在的地方勾勾画画。这时候,他可算是明白主席为啥突然变得烦躁了。
那时候刘邓大军都遭遇了啥?咋一向温和的主席都变得暴躁起来了?
抗日战争才结束没多久,新的战争又要来了。
原以为主席到重庆跟老蒋谈判后,国内能有一阵子安宁。可哪成想,主席刚回延安没多久,老蒋就把《双十协定》给撕了,这就意味着全面内战开始。
国民党军仰仗着自己人多,武器又先进,还放出狂言,说要在6个月内就把我党剿灭,取得胜利!
可是过了快半年了,国民党根本就没大获全胜,反倒是一个劲儿地被咱们解放军不停地歼灭。就眼前这局势,要是还这么下去,那老蒋肯定要吃亏的。
于是,老蒋就打算重新规划新的战略部署了,这时候,他就盯上延安了。
都知道延安向来是咱们党的政治中心,就好比是党的“老家”。没多久蒋介石就下了死命令,说要不惜一切代价对延安下手,非得给咱们党来个沉重打击不可。
不过,现在只能讲老蒋的眼光确实有点狭隘。主席察觉到老蒋的想法后,马上就有了应对的法子。
那就是放弃延安!老蒋那雷霆般的出击,让战火迅速烧到了延安。老蒋心里觉得,只要把延安给攻占了,那就相当于直接把咱们党的战士们战斗的决心给瓦解掉了!
就为这事儿,他啥代价都舍得付。老蒋派出去的可是他的得力助手胡宗南。胡宗南也不含糊,没一会儿就把延安给占了。
老蒋一听说延安被占领了,那高兴得不得了。而且,为了打压我党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声望,老蒋就在报纸上拼命宣扬他们所谓的“杰作”。
胡宗南不仅宣称俘虏了我们党一万多名战士,而且还要邀请外国媒体到中国延安参观。
可当时咱党的实际状况是,彭老总手底下总共就三万人,胡宗南要那一万人,彭老总上哪儿给他找去?
并且在胡宗南发动进攻之前,主席就下命令让部队撤离延安了。这么一来,胡宗南到的时候,延安就跟一座空城似的,咱们的战士当然也就没多少伤亡了。
老蒋爱吹牛,这事儿大家心里都清楚得很。可即便这样,还是有不少年轻的将士觉得很气愤。老蒋这么做,这不就是在往我党身上泼脏水嘛!
战士们士气低落的时候,主席很快就召集全体人员开了个会来鼓舞士气。
会议上主席讲道:我清楚,现在大伙心里都在琢磨,就凭咱们的本事,他胡宗南来了又能咋的,为啥就不能跟他干一仗?这是因为咱们想要的可不只是延安!
他觉得把我们延安占了,我们就被消灭了。哼,他能打到我们延安这儿来,我们也能打到他南京去!我们就是要用延安来换得全中国!
主席的话一说完,战士们就激动得跟打了鸡血似的,立马掌声连连。
所以,当时我军的局面有点处于劣势。这时候主席瞅着这个局势,决定冒险走一步棋。啥棋?就是让刘邓大军朝着大别山挺进,直接奔着老蒋的要害去,给他来个要命的打击!
二、刘邓艰难绝境在这儿就必须讲讲大别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大别山处于三省交界的地方,安徽、河南和湖北就在它的周围。
还有老蒋那边的政治中心南京和军事要地武汉,这么说吧,要是咱们军队能把这个地方占了,那对咱们军队以后的进攻可是有着巨大意义的。
只能讲主席这一招实在是太妙!按照中央的指示,1947年下旬的时候,刘邓大军就开启了“大别山之旅”。
只要咱们的军队进了大别山,蒋介石那肯定得派兵来围剿。不管他是从山东调兵,还是从陕甘宁调兵,咱们的军队都紧紧咬住,让蒋介石只能顾得上一头。
现在的人可能觉得挺进大别山是件特轻松的事儿,可在当年,这事儿可把刘伯承和邓公给难住了。
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路上得渡过好多条河,渡河肯定会拖慢咱们军队行军的速度。刘邓大军为了能让部队顺利渡河,把所有大型武器都扔掉了,这就为后面战斗艰难埋下了隐患。
并且那时候国民党在中间捣乱,刘邓大军得不到百姓支持,战士们只能睡在地上。而且南北有差异,战士们还水土不服。
这一件又一件的事,都让原本就艰难的部队处境更加糟糕了。
不过这时候老蒋也没闲着。
三、主席三次掉笔你想,老蒋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后,那肯定气得不行,不过他哪能就这么干等着,肯定得想法子来对付咱们党。
老蒋为了阻拦我军向大别山进军,马上就派人去围剿大别山了。
国民党军为了阻拦刘邓大军这把直插蒋介石心脏的利刃,那可真是啥手段都使出来了。
老蒋前前后后派出来差不多20个旅的部队,这可把我军的行军速度拖得够呛。但在眼前这种状况下,哪怕慢上一步,危险就多一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军又碰上了一个大难题。8月底的时候,我军正打算渡过汝河,蒋介石突然派85师来阻拦刘邓大军,而且,还把大军渡河用的所有船只都给烧了!
现在的刘邓,就好比“前有狼后有虎”,被国民党军死死围在中间!
主席知道这个情况后,只能强撑着病体走到地图跟前,在上面勾勾画画。要知道,当时主席的身体状况已经很糟糕了。
想当初从延安撤离的时候,胡宗南的部队根本就没跟着撤,而是一个劲儿地在后面紧追不舍。这一路赶下来,时间一长,又累,还缺吃的,主席的身体就开始出毛病了。一开始,只是会头晕,到后来身体都浮肿了。
主席因为身体原因,浑身没一点力气。他刚拿起笔,还没抬手,笔就从手里滑落了。
就在这个时候,医生和护士进来了,主席一看到他们,就再也坚持不住了,大声说道:“我没病!我能有啥病?你们多去看看那些战士们吧!”
在门外听到主席恼怒的声音,任弼时赶忙走进办公室。随后,经过任弼时的劝慰,毛主席的情绪总算缓和下来,马上就把那名医护人员叫回来并向他道了歉。
可当时的局势那是相当严峻,也难怪像主席这么温和的人都变得暴躁了。要是刘邓大军没能成功挺进大别山,顶多再过两个月,陕北就撑不下去。
这时候这么关键,主席着急也是难免的。主席在这边急巴巴地等着,前面的刘邓大军也正拼了命地在打仗。
8月27日那天,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刘邓大军顺利进入大别山。主席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那股高兴劲儿根本藏不住,他喜气洋洋地对身旁的人说:“熬过来了,可算是熬出头!”
刘邓大军顺利挺进到大别山,这就意味着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开始。这场战斗可是解放战争的一个转折点。
这场战役可是主席一个特别重要的战略思想的体现,这充分显示出主席用兵如神,从根本上扭转了当时的局势,给咱们国家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特别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