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物的风味,名声不佳的地方特色哪里都有,文化差异也总是存在,但如果不止步于此,总会有表面印象之外的发现。
2009年,我第一次到爱丁堡,行程主要是参加图书节和艺术节。有一天下馆子,灼青口、海螯虾、大扇贝端到面前。作为住珠江边吃海产长大的人,毫无期待之下,一颗颗新鲜、厚肉的贝类入口,我一下就被惊到了。当时的激动,有点像在一个偶遇的宝藏音乐现场,急于与人分享的同时,想到的却都是周围朋友们对英国饮食不待见的观念。带着对苏格兰海产“惊为天人”式的好感,我开始下意识去探究不列颠的饮食文化:与英格兰的众友人聊天了解饮食传统、多去接触业界人士、逐家去品尝品质好的“英式烹饪”餐厅,并陆续约见英国的几代厨师,与对方详细聊天。
如今我的理解是:油腻难吃的“炸鱼薯条”当然存在,不明所以的“仰望星空”鱼派也担当得上“黑暗料理”之名,19世纪伦敦打工人发明的“泥鳅冻”放到今天,就算是本地人也难以下咽。但就像北京有豆汁,长沙有“臭豆腐”;许多国人初接触英国圣诞节特色糕饼mince pie时,极不习惯各种香料干果混搭的酸甜口味;同样的,英国朋友们大都难以理解中秋月饼里面的咸蛋黄。名声浑浊的“地方特色”哪儿都有,文化差异也存在。但如果并不止步于此,放开心胸谦卑探索,你会发现“中国胃”在英式烹饪中并不委屈。
英国酒馆(pub)遍地,从中世纪开始就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之处。聊过去一年里的英国美食,何不就从“gastropub(美食酒馆)”说起。这个结合了美食(gastronomy)和酒馆(pub)两个词的新造词,起源于1991年的一家伦敦酒馆。如今越来越多的酒馆都在效仿这一模式:提供简单但高质量的餐品,菜单根据季节变化,使用新鲜的本地食材,结合了传统英国菜和现代烹饪技巧。翻看酒馆的中世纪历史就知道,当时的酒馆餐食如炖菜、烤肉、面包和奶酪,简单是简单,但使用的就是本地生产的食材,菜品种类也根据季节变化。这让我想起来,从南到北,我见过的每一位不列颠厨师都会提到一个变化:二战后的英国有过一段食材短缺的时期,在重建经济的阶段曾照搬美国的快餐模式。
过去一年我到过两家新转型的老酒馆:位于西伦敦住宅区的酒馆The Orange和诺丁山地区的The Princess Royal。两家酒馆都开业于维多利亚时代,主要服务于当地居民和工人,提供传统的英式啤酒和简便的餐品,新装之后建筑和餐品都不乏“新中见旧”,供应典型的英式礼拜天烤肉,但厨师长Ben Tish强化了“伦敦食材”,蔬菜、沙拉都注明了出自市区中的哪个房顶花园,将gastropub的概念玩到极致。
几位上了年纪的厨师说过:有人也许30年前到伦敦旅游,吃过难吃的馆子,从此耿耿于怀。之后也一直没回来过伦敦,“没见着这场餐饮革命”。如今即使是到伦敦热门的旅游景点,吃饭也不需要凑合。事实上,今年我专门去了一趟英国肖像美术馆(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并非冲着展览而去,而是直接搭电梯到顶层新开的餐厅The Portrait,只因为听说餐厅掌舵人是米其林星级名厨Richard Corrigan;结果是在美术馆里吃本地海鱼的体验好得很。
The Portrait餐厅:在美术馆里吃本地海鱼的体验
不列颠的饮食文化底子无法与中国相比,即便如此,认知依然是无限的,英式烹饪也确实在重新找回“前美式快餐”自家传统的同时,逐年在演化和进步。今天英国学厨的人都会告诉你,当代英国烹饪的底子都是饮食传统深厚的法厨技巧;可只要多加留意就会发现,这些年来,英格兰一个个城镇乡村,都陆续开起了好吃的馆子,而且都是以年轻主厨为轴心经营的模式。我在过去一年里尝过不少这样的新馆子,同时也不少于欧陆间往返。对比之下,英格兰的年轻厨师毫不逊色,而且摸索出了有当地特色的路。
例如,曼彻斯特才开了半年的新餐厅SKOF,进门就给先上一壶羊汤,胃一暖,期待也随之起来,厨师长Tom Barnes的地道与创意也经受住了我天花板般高的期望值。他说,发酵蔬果在英格兰早有传统,但战后在美式快餐引入之后,被遗忘了一段时间。东伦敦“零浪费”概念餐馆Silo的主人Douglas McMaster视发酵法为“正典”,他使用到源自古罗马烹饪传统的“Garum”:在小粘土罐等容器中腌制和发酵鱼类而形成“鱼露”,然后用作各种食物的酱汁。
Tom年纪虽轻,但跟今日每一位有追求的英国厨师一样,做菜都就近取材。他也再次印证了我当年被苏格兰海鲜惊艳时的直觉:很长时间以来,英国人民都没有意识到自家门口就有丰富的食材,过去苏格兰海鲜一直出口到美国、中国去,为纽约、欧洲的高级餐厅输送新鲜鱼虾,只有苏格兰百姓没意识到自己一直守着一座“金矿”。
上一个冬天我曾造访英格兰北方存在里的Moor Hall,主厨Mark Birchall的创造力令我印象深刻。他对我说过,英格兰的餐饮结构在过去20年里一直在发生变化:“老百姓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因此也对食物更讲究,大家慢慢下意识脱离去超市买预制菜的习惯,而转向新鲜食材,但愿这能把从前的优良饮食传统带回来。”Mark说,自己祖父祖母一辈,都是直接从海边买生蚝扇贝来吃,现在这风潮逐渐也回来了。有条件的餐厅自己种植蔬菜,如今也正时兴。
自带蔬菜园的餐厅如今遍布英格兰乡村。在过去一年里拜访过的乡村菜园里,我最记得的是伯明翰附近村庄里的新式空间“Grace and Savour”。主厨David Taylor与当地农夫和园丁一起建造了一个有机菜园,蔬果就近采摘,收成后吃不完的,都分类做发酵腌制,一部分做成泡菜萝卜,一部分制成饮品,如发酵苹果、甘菊茶。餐厅里只供应英国出产的蔬果,因为英国气候种不出好柠檬,菜单上也就不会有柑橘类水果。英国的夏季不如意大利漫长,种出来的桃子和杏口感比不上南欧的甜,但如果喜欢吃苹果和梨,英国的气候和土壤最是宜人。
对于总觉得在英国找不到好吃的游客,一半意大利一半英格兰血统的女名厨Angela Hartnett建议是先到伦敦,然后往南到汉普郡、德文郡、康沃尔郡;回到中部,探索巴斯、牛津郡、诺丁汉,再一路往北,到兰开夏郡乡村,还可以继续往北到苏格兰爱丁堡、甚至天空岛去。
Angela是今日英国厨界资历比较老的一位,她当年最先在英国电视烹饪节目“地狱厨房”里亮相,2008年与当年的导师Gordon Ramsay在伦敦合伙开办Murano,后来自己买断股权经营至今。大半年前,Angela取消了餐厅里的“品鉴菜单”(tasting menu),她认为一本正经的模式已有点过时,还是改回散点的形式更灵活。在白金汉郡克里夫顿庄园担任厨师长的Chris Hannon与Angela都提到过,希望自己的餐厅气氛更随意一些,客人的衣着和礼节都可以不太拘束。
Murano餐厅的多宝鱼配鲜螃蟹肉
Angela自己很喜欢去的一家海鲜馆子是英格兰南滨达特茅斯的The Seahorse。这家馆子我也去过,它跟其他沿海餐厅的共同优势是海产当天上岸当天烹制。我记得同样是南滨的韦茅斯所在的多塞特海域一处,就拥有40种本地海产品种,海潮涨满适合捕鱼,退潮时则捕捞扇贝、螃蟹等贝壳类海产。
其实除了海产,英格兰不同地区都有很好的散养鸡、牛肉、羊肉和猪肉,大量的畜牧业都是有机牧场,猪牛羊都是吃草长大,这一点即使放在整个欧洲都很出众。就像国内有“南橘北枳”的区别,欧洲不同地区和气候,食材也各异。
跟Angela聊天时,她回忆起二、三十年前开始当厨师时,整个伦敦大概只有10家左右的好餐厅,现在是“每个拐角都能找到10家好馆子”。她注意到的另一个变化是,品质好的餐厅已不仅集中在伦敦西区,东南西北区都大量涌现多种菜系的餐厅。我最近尝过的一个例子是出现在切尔西老军营里的The Campaner,餐厅并不标榜自己是西班牙菜,而是直接细分到了“巴塞罗那菜系”,这算是伦敦饮食水准进步的另一种证明。
一年已经见底,漫长的英格兰冬季,决定了一顿暖胃的菜肴离不开红肉。这些年来,蛋白质丰富、胆固醇极低的鹿肉逐渐被英国厨师捧为健康又可持续的红肉,在超市里都已很常见。英国现存六种野鹿,其中红鹿和麋鹿是英国的品种。野鹿的自然天敌:狼与棕熊已从英国境内消失了一百多年,半个世纪前英国又出台过一部“野鹿保护法”,迄今野鹿数量在英国已繁殖每年上升三成,濒临失控,公路上的野鹿撞车事故也越来越频繁。逛公园驻足看野鹿的人不少,英国林业信托署也鼓励猎人进林猎鹿,还号召老百姓多吃野鹿,以帮助维持生态平衡。环顾四周,身边已经出现了不少平时注重健康、但吃肉只吃鹿肉的人。
The Dining Room:全熟的野鹿肉,外加酥皮鹿肉派
吃鹿在英国已成为“环保义举”。鹿肉偏瘦,营养高,但煮熟了口感就很干。餐厅厨师们的做法都是煸个半熟,外焦里嫩。无奈我还是无法赏识带粉红的肉类,对于我要求“全熟”的坚持,过去有的厨师会专门走出来语重心长试图说服,有的对我的要求当没听到。两方各有自己道理的坚持,想来还真有点意思。在伦敦维多利亚的百年老店The Goring里,我终于遇到一位不介意为我上全熟鹿肉的厨师,鹿肉的口感是“柴”了点,但总比粉红色带生肉味的“嫩”感对一些。厨师另外还做了一个酥皮鹿肉派,里面是烤熟的肉丝,牛油酥皮包带汁肉馅,很令人想起大众酒馆里的经典“派”。
在汉普郡时,Chris提到了另一种餐盘上的变化:过往几年里,烹饪界追崇过复杂之美,许多厨师一心要在餐盘上“玩出花来”,经常往一道菜里塞上多种的食材,处理不好时,口味容易彼此冲撞抵消。如今化繁为简是英国厨界的新风尚,简化食材、一种食材分拆成多种做法,配菜味道点到即止,保留主食材的鲜味,朴实为重。The Dining Room做的其实还是经典英国菜,但做法和用料上更考究一些。比如说“炸鱼薯条”在这里的版本是用肯特郡多佛海域的“多佛比目鱼”,取代一般的鳕鱼,鱼的口感更细腻。
我点的是另一道鱼菜:节瓜煮大比目鱼,结果是关于这道菜的一切都长在了我的审美上:一道鱼三吃,除了鱼排铺上节瓜片以外,还有鱼滑酿节瓜花、花甲肉酿节瓜。当我切开节瓜花看见鱼滑时,有一点感慨:这种我的成长时代在广州的菜市场再普通不过的“鱼滑”,来到英格兰之后遍寻不着,在餐厅里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一下就有了与厨师“英雄所见略同”的额外好感。
冬季时期,每逢深入英格兰乡村,扑面总是一股柴火味,令人着迷。“英式烹饪”,在我看来,并不乏这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