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第五代DM的价值

衣衣谈汽车 2024-06-20 09:09:56

在进入正题前,笔者想先抛出一个问题:比亚迪拥有的只是10-20万元市场的“定价权”吗?

5月28日,比亚迪在西安正式发布了第五代DM技术,首搭车型秦L和海豹06同步上市,售价均为9.98-13.98万元。

在这场时长超过2个小时的发布会上,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DM技术总设计师杨东升用时近40分钟对第五代DM技术进行了深入介绍,但对于大多数听众来说,最具冲击力的仍然是几个数字:46.06%的发动机最高热效率、低至2.9L的百公里亏电油耗以及最长2100km的综合续航里程。

而在这场发布会前,诸如奇瑞、东风等主机厂的插混/增程产品也曾成功挑战2000km以上续航,但均未能在舆论场上和用户中间形成“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技术发布至今已近半个月,相关讨论仍在持续升温。2000多公里的综合续航是否有意义?以电为主的混动为什么需要大油箱?亏电油耗为什么要用NEDC而不是WLTC工况?普通人日常驾驶的油耗是多少?

一系列的质疑和争论让比亚迪的第五代DM技术以及秦L和海豹06两款车成了这个近期车圈热度极高的话题。然而热度归热度,有效的技术创新终归要为用户服务。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带给用户的价值将是本文重点探究讨论的对象。

规则制定者

比亚迪在插混领域的积淀是毋庸置疑的。

但在第四代DM技术于2021年横空出世前,这份积淀未能转化成市场的广泛认可。

此前采用多速DCT混联架构的第三代DM证明了比亚迪的插混技术可以用于打造高性能车,例如2018年上市的全新唐DM拥有堪比主战坦克的综合功率,不仅拥有4s级的零百加速性能,还曾以城市SUV的形态在越野圈刷了不少存在感。

尽管参数亮眼,风头也没少出,但三代DM亏电动力差、油耗高的缺点却使之难以打开主流的大众市场。对于普通用户来说,5-20万元区间的家用车并不是用来彰显个性的高性能玩具,而是过日子的工具,在满足基本的移动和空间需求的情况下,省油和省心才是他们更为关注的。

几款搭载第三代DM技术的车型销量趋势也印证了这项技术难以帮助比亚迪开疆拓土,实现对传统燃油车的对等替代。

与前代技术相比,采用双电机串并联架构的第四代DM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奥卡姆剃刀原理,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如砍掉了6挡双离合变速箱改为单挡直驱,简化结构的同时提升了传动效率,降低了故障率等。上一代技术中严重溢出的动力在主打经济性的DM-i上被大幅下调,换来的是低至3.8L的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和仍然优于同级燃油车的7-8s级的零百加速性能。

同时,此前第三代DM技术的性能路线在第四代上也依托全新的架构,以DM-p的形式重生,并且更进一步地发展出了专用于越野的DMO平台。

由于第四代DM技术更好地覆盖了主流用户的需求,从2021年Q1开始,比亚迪在接连突破了产能瓶颈后,迎来了一波长达3年的销量快速增长。

笔者曾听过一句略带调侃意味的话:比亚迪这几年卖得好,友商都有责任。

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比亚迪的第四代DM技术和搭载该技术的插混车型并非没有遇到过竞争。虽然2021年的比亚迪在插混市场尚且算是一枝独秀,但从2022年起,头部自主品牌开始陆续推出自家新锐的插混技术,试图挑战比亚迪的“江湖地位”。如吉利雷神8848、长城Hi4、长安原力智能增程等,这些技术各有侧重,与比亚迪的第四代DM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但遗憾的是均未能在省油和平顺这两项关键指标上实现对比亚迪的完全超越。

相比之下,比亚迪的第四代DM技术凭借超过一年的先发优势,在插混市场成为红海前达成了巨大的保有量,率先实现了对用户心智的占领。而保守恰恰是主流大众的特征之一,第四代DM技术在这几年间积累的装车量就是他们选择比亚迪最充分的理由。

除此之外,刚刚发布的第五代DM技术仍然沿用NEDC标准也有了相对合理的解释。据王传福在发布会上介绍,第五代DM技术的研发“熬过了1,000多个白加黑的日夜”,相当于2021年1月第四代DM技术发布后不久,比亚迪就启动了第五代DM技术的研发,而混合动力车辆采用WLTC标准取代NEDC标准则是从2021年7月开始实施。用NEDC标准这把相同的“尺子”来丈量技术迭代的提升幅度,这一点无可厚非。

因此到这里已经可以对笔者在本文开头抛出的问题作出回答。

坐拥先发优势、保有量优势、用户心智优势的比亚迪不仅仅拥有10-20万元市场的“定价权”,同时也是插混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这一点截至第五代DM技术发布的时间点仍然没有变。

用户价值

与第四代DM技术不同的是,第五代DM技术并没有完全推翻上一代技术的基本架构,而是在此基础上,围绕3L以内的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这一硬性指标,通过各个子系统的小幅优化最终达成整体能耗的大幅降低,而动力方面则基本与上一代技术持平。

那么这次技术的迭代会给用户带来怎样的价值呢?笔者认为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使用价值和情绪价值。

使用价值顾名思义,指的是该技术在用户日常用车中带来的切实的体验提升。

第四代DM技术发布后,比亚迪旗下的插混车型在动力和能耗两个关乎用户日常用车体验的关键属性上,实现了对销量规模庞大的德系和日系合资车的超越和长达3年之久的销量快速增长期。

能耗低等于日常用车成本低,非豪华品牌用户普遍看重,头部日系品牌长期霸占“低油耗”的标签,并以此为销量密码。第四代DM技术成功让比亚迪也打上了该标签。秦PLUS DM-i的实际亏电油耗远低于轩逸、卡罗拉等热销日系A级轿车的燃油版本,与价格较高的HEV版相近,对早期大众吸引力很强。

第五代DM技术发扬了该优势,在用户没有家充桩,日常当油车开的情况下实现插混车日常用车成本向纯电车进一步靠拢。

目前典型的A级纯电轿车的平均市区百公里能耗在15kWh左右(考虑到夏季和冬季开启空调、电池加热等因素),公共充电桩在非谷电和峰电时段的电价约为1.4元/度(含服务费),计算可得其每公里用车成本为0.21元。

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秦L和海豹06,市区百公里油耗(NEDC工况)约为3L,92号汽油价格按8元/L计算,其每公里用车成本仅为0.24元。在与同级纯电轿车相差极小的情况下,多出了补能方便、没有续航焦虑等前者不具备的优势。

其次,动力强则让过去A级车“油门踹进油箱都不走”的窘境成为历史,极大地改善红灯起步、超车等高频场景下的体验。

仅从秦L和海豹06两款新车的动力参数上看,第五代DM技术相比前代没有退步,后续的车型或许还有更多惊喜。

情绪价值的定义较为宽泛。例如:用户是一个怎样的人,所以需要一辆与身份、形象相称的车;或:用户想要看起来像某一类人,所以需要一辆能赋予他相关属性的车。品牌、口碑等都包含在其中。

第五代DM技术在宣传时曾围绕“工业奇迹”四个字做文章,而这四个字具备很强的情绪价值。

综合续航超2000km是情绪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65L的油箱容积正是为此指标服务的。

以NEDC标准为尺,第五代DM技术的百公里亏电油耗比上一代技术降低了约23.68%,意味着假设秦L和海豹06仍然采用与秦PLUS DM-i相同的48L油箱,综合续航里程也将有大幅提升,但感官上的冲击力远不如直接将油箱加大至65L,将综合续航推至2000km以上。

之前第四代DM技术在秦PLUS、宋PLUS等车型上提供的情绪价值主要表现在用户花同样或更少的成本,获得了较合资车更强的动力和更低的油耗,此外还有更好的内饰用料、更高的配置、更大的空间等。换句话说,购买这些车让用户看起来更像是懂车且会过日子的人。第五代DM技术对此进行了继承和发扬。

此外,随着90、95、00后加入购车群体,以及近年来自主新能源的快速崛起,用户逐渐破除了对合资的品牌迷信。年轻用户并不执着于“牛头”或“VW”车标,而是开始以购买物美价廉的“新国货”为荣。

比亚迪现在已经树立了“电动化技术排头兵”的品牌形象,而这对各个价位段的产品都能提供品牌加成。用户不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即可获得一辆搭载行业领先的插电混动技术的家用车,这一点在第四代DM技术发布之初尤为明显。但随着友商在2023年陆续发布最新的插混技术,比亚迪的技术优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为用户提供的情绪价值也打了折扣。

因此,顶着“工业奇迹”的名头发布的第五代DM技术,除了帮助比亚迪重新拉开插混技术优势,还承担了重塑用户情绪价值的重任。

秦L与海豹06

从用户价值回到产品本身。

第五代DM技术的首搭车型——秦L和海豹06是两款用来填补价格段,完善产品矩阵的车型。

在尺寸上,两款新车的车长和轴距均为4830mm和2790mm,较目前热销的大众速腾、吉利星瑞等A+级轿车有一定优势,但与主流合资品牌的B级轿车,如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大众帕萨特等相比,则有较大差距。

在“以大为美”的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尺寸和轴距上的劣势使得秦L和海豹06难以与主流B级轿车展开“轮对轮”的竞争,但9.98-13.98万元的售价区间与目前优惠后的A+级燃油轿车有较高的重合度,加之尺寸轴距上的优势,因此秦L和海豹06实际上是以准B级轿车的体量参与A级轿车市场的竞争,在品牌内部介于秦PLUS/驱逐舰05和汉/海豹DM-i之间,定位10-15万元的年轻家庭主力用车。

外观内饰方面,两车的车身轮廓和内饰布局相似,其中在细节上,海豹06较为年轻化,而秦L偏成熟和中式,构成了两车最大的差异化。因此在目标用户年龄上,海豹06可能会较秦L更加年轻。

作为家庭主力用车,秦L和海豹06在空间上可以满足需求,其后排头部和腿部空间以及后备厢空间均达到或接近主流B级燃油轿车的水平,并且后排中间地板做到了近乎纯平。

与同价位燃油车相比,秦L和海豹06的核心竞争优势来自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所赋予的低能耗,在上下班通勤、孩子接送、商超采购等覆盖度较高主要用车场景中,表现远远优于传统燃油车,用车成本远远低于后者。

在舒适性配置和智能化等方面,秦L和海豹06则基本与主要的燃油和新能源竞品保持在同一水平。考虑到A级轿车市场的用户相对保守且对价格高度敏感,短期内智能化将难以在该市场大规模落地,无法对销量构成根本性影响。

总体上,秦L和海豹06延续了比亚迪此前惯用的“以大打小,同价竞争”的战术,第五代DM则在其中构成了最主要的卖点。空间和能耗将是两款新车与同价位燃油车竞争的主要优势。

总结

与三年前发布第四代DM技术时不同,如今的比亚迪在插混市场面临的是双线作战。

一方面,新能源周渗透率迈过50%大关,相对固执、保守的晚期大众开始将新能源车纳入选购清单,但在10-30万元区间仍然存在大量稳态月销过万的热销燃油车。将这部分用户彻底从燃油车手中争取过来仍然任重道远。

另一方面,其他主机厂发布的新一代插混技术已经逐渐抹平了比亚迪第四代DM技术的优势,对于想要购买一辆省油、动力强、性价比高的家用车的用户来说,搭载第四代DM技术的车型仍然是很好的选择,但已不是“唯一解”。怎样抵挡住友商的新一轮攻势同样是重中之重。

比亚迪在2024年上半年的一系列动作可以归纳为八个字:既卷价格,也卷价值。在发动价格战,将旗下插混车型价格推向新低的同时,推出能为用户带来更高价值的第五代DM技术,应对新一阶段的竞争。

作为新技术的首搭车型,秦L和海豹06在这场双线作战中承担了先锋官的角色,既要填补价格段空缺,完善产品矩阵,也要实现走量,完成第五代DM技术口碑的正向积累,为后续插混车型全线切换该技术打牢基础。

《建约EV预测》预计,至2024年Q4,秦L和海豹06将跻身A级新能源轿车季度销量TOP5。

0 阅读:1

衣衣谈汽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