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的“对等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上午12:01生效,而在关税生效前,已经有多达70个国家开始寻求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

美国财长贝森特证实了此事,并表示日本有望在其中获得优先待遇。
美国的关税大棒下,哪些国家率先“认怂”?
1、越南

越南是最早妥协的国家之一,不仅主动降低对美国液化天然气和汽车的关税,甚至提出“取消对美国所有关税”。
越南领导人苏林打电话、写信主动求和,希望特朗普能把46%关税的实施时间往后推45天,给双方留点谈判的时间。
越南认怂的理由很简单,一方面越南认为“自己没有资本与美国长期对抗”,另一方面,越南对美国贸易顺差高达1235亿美元,达到了GDP的30%。
此外,越南正进行大规模政府改革,裁撤30%的中央部委、精简40万公务员,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防止改革失败。
2、印度

印度总理莫迪一向以强硬姿态面对外界压力,但是在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下,还是选择了妥协。
印度对115亿美元的美国商品降低了关税,幅度从“温和”到“彻底”,甚至部分商品可能完全免税。
其中汽车关税从110%降至70%,并为电动汽车设立零关税准入特殊政策。
同时还同意对威士忌等非敏感商品降税,将苏格兰威士忌关税削减50%。
但是,在肉类、玉米、小麦和乳制品,印度明确表示不会动,因为这涉及1.2亿贫困农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妥协,对他们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3、日本

日本首相在参议院决算委员会上表示,这种力度的加征关税,对于日本来说几乎就是国难,他希望能够通过谈判的形式争取减免,而且希望能够尽快访美。
因为日本在经济上长期依赖美国。
作为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日本大量的汽车、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以及机械设备出口到美国市场。
此外,日本还高度依赖美国的农产品和石油天然气资源,日本企业对美国进行了大量投资。
这种高度绑定、依赖,一旦被加征高关税,打击力度是非常大的。
4、印尼

美国对印尼的对等关税为32%,消息出来后,印尼总统就公开表示希望与美国建立公平对等的关系,并将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美国征收的32%关税问题。
为了表示诚意,印尼计划增加从美国进口商品,如棉花、小麦、石油和天然气。
4月8日,印尼财政部长英卓华表示,印尼将把从美国进口的钢铁和矿产品的关税从5%-10%降至0.5%。
此外,印尼还将把来自任何国家的电子产品、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进口税从2.5%降至0.5%。
5、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公开表示“不会报复”美国,尽管总理批评美国政策“不合理”,但澳方担心对美国出口受损。
此外,澳大利亚在军事上严重依赖美国,咱们055大驱“环澳绕行”,并且在距离悉尼400公里海域上进行了实弹射击,着实吓坏了澳方,因此澳大利亚必须向美国示好,以换取军事保护。
当然,澳大利亚还不忘了将矛盾转向中国,声称中国从中受益。
6、韩国

韩国非常奇葩,现阶段连总统都没有,政坛上都忙着如何处理尹锡悦,以及如何竞选下一任总统。
代总统韩德洙表示接受“全球关税战”现实,提出通过沟通和扶持受冲击产业应对。
韩国和澳大利亚一样高度依赖美国军事保护和贸易出口,所以肯定不会对抗,认怂是很合理的。
倒是欧盟,忽左忽右,让人摸不清楚。

欧盟的态度非常有意思,一会态度非常强硬,一会态度又非常缓和。
4月7日,欧盟表示拟对价值28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实施首轮反制,包括肉类、谷物、葡萄酒、木材及日用品(口香糖、吸尘器等),但该计划需要在4月9日进行投票表决。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还表示,如果特朗普做出回应,欧盟将把从美国进口的汽车和工业产品的关税降至零的回应。即“对等零关税”。
这种撕裂还表现在,欧盟委员会既要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又要将美国波旁威士忌从拟征收反制关税的商品清单中剔除。
欧盟内部这种截然不同的表态真的很矛盾,但这恰恰是欧盟的特点,主打一个意见不同,各顾各的。
现在欧盟内部主张强硬反击美国对等关税的主要是法国、德国,而意大利、西班牙则呼吁理性克制,其他国家更多的是墙头草。
所以欧盟到底是硬刚还是认怂,最终需要投票决定。
目前唯一宣布反制,而且明确表示“奉陪到底”的只有中国

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商品征收34%的关税,这无异于一个巴掌,特朗普顿时感觉懵懵的,完全没想到,中国会反击。
这一巴掌让美国股市蒸发了3万亿美元,美国超市涨价30%,美国民众掀起了抢购潮,上到七八十老头老太太,下到20岁的年轻小姑娘都参与了抢购潮。
美国亿万富豪呼吁赶紧购买,后面还会涨价,并且很多东西会买不到。就算去买美国货,也会涨价,他们会把责任推给关税。

其实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美国民众更受伤,买不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了。
而中国经济在最近的8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显著的就是美国成从中国第一大贸易国,变成了第三大贸易国,排在前面的是东盟、欧盟。
中国的制造业突飞猛进,是全球唯一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工业中类,525个工业小类的国家。全球占比高达35%,远超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
其次,中国的科技自主化大大加强,就连长期被美国打压限制的芯片和AI也逆流而上,为中国产品注入了科技的力量。

虽然,目前有不少的国家在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下选择妥协,但是他们能得到美国的善意吗?不会!很多国家是不是忘了乌克兰是如何被“端上餐桌的”?
即便是强如欧盟,特朗普也明确表示需要购买3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才能获得喘息机会。
其他国家还是仔细考虑一下自己的结局吧!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